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卢中西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31


摘要:缓解供电压力是供电公司正在研究的基本问题。这需要在电力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合理找到可替代的能源,展开新时期的发电工作,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技巧。

关键词:电力改革;新能源;

1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特点

在制定新能源的发电计划时,应全面分析出新能源发电工作的应用优势及基本特点,确定技术研发工作的方向,为推动供电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技术应用特点来看:新能源发电技术充分利用了清洁型、可再生的能源来进行发电工作,整个工作环节当中不会产生污染物质,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发电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用于发电的新能源种类也不断增多,这主要得益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技术人员对新能源综合利用能力的逐渐提升。目前,符合新能源发电工作要求的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以及水资源,这些能源的利用率比较高,应用范围也比较广。具体在选择发电方式时,应结合经济成本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势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应当充分确保发电工作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2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

不同发电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配备不同的基础设施,本文主要以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三个角度,介绍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

(1)风能。这种发电方式需要在常年风力强大的地区展开,同时,由于每日的风向无法通过人力来控制。所以,要在安装风力发电装置时,在开阔位置上选择好设备的安装位置及角度,角度的不同会影响风力对设备的推动能力。而如果设备工作区域存在遮挡物,也会影响风能的转化效果。所以,应当确保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有对应的风力装置,这样不论风向如何变化,都可以保证当天的风力充足,从而顺利将风能转化为动能,带动发电机完成发电工作。实际上,风力发电的成本比较高,尤其是发电装置的运维管理工作流程复杂,工作难度大。同时,风力发电方式的占地面积较大,设备运作时还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所以,供电公司通常需要将发电厂建设在郊区,建设在远离人烟的地方。另外,应科学控制好风力设备的运作速度,定期做好设备的清洁、维修、保养等基础工作,保障风力发电工作的顺利开展。

(2)太阳能。太阳能发电的技术方法适用于日照充足的地区,在电力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展开发电研究工作,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太阳能发电主要依靠的是太阳光的热量,将这种热量转化为热能或电能,这需要在工作环节安装专用的电池,并应当做好能量的收集及存储工作,避免阴雨天气下,太阳能装置无法吸收热能,而影响供电工作的稳定开展状态。目前,太阳能发电板、热水器,都在社会当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不仅可以为供电公司的供配电工作提供便利,而且有效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用电难题。

(3)水能。利用水资源来发电,需要从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入手,建设水电站。要考虑电网覆盖面积以及电力设备对防潮、防水问题的相关要求。因为水能导电,所以,水力发电的方式相对而言风险系数比较大,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水力发电可能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需要及时结合实际问题研究合理的解决方案。不过,水力发电的成本比较低,相应的水资源还可以用于进行农田灌溉,利用率较高。所以,供电公司应当掌握水力发电的原理,及时组建水力发电机组,做好输电线路的绝缘保护和防潮处理工作。在发电工作中,实时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并考虑创新发电技术方案的可行对策,在工作中落实环境保护的观念。重点应当将多种发电方式的技术优势融合在一起,提升新能源发电水平,这项工作应当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

3 新能源发电的技术要点

在决定制定新能源发电计划之后,应结合以往发电工作的开展情况,明确发电研究工作的侧重点,合理制定管理机制,规范发电操作行为,确保工作的安全与稳定。

多种能源的综合利用。实际上,大部分地区都有水资源和太阳能,只是风力大小和风向无法预测。因此,可以考虑将太阳能发电和水力发电的方式融合起来,综合两种技术的应用优势,来提升供电工作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由于供电工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配电装置故障、电流传输工作中断等情况。为了避免对人们日常的电能使用需求产生不良影响,供电公司通常会设置备用电路,并配备备用的供配电装置。在主装置故障后,启动备用装置,以保障供电工作的稳定性。同理,将两种新能源融合起来,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一种新能源发电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而导致供电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新时期,技术人员还应当重点研究其他清洁型新能源的合理应用方式。例如,潮汐能,生物质能。

提升发电系统安全性。新能源发电技术与传统的发电方式存在差异,需要使用的发电设备不同,设备的安装、操作流程都不同,这使得供电公司所设定的传统管理方案无法为发电及供配电工作的稳定性提供基础保障,容易引发安全风险。需要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发电工作通常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设备来完成。所以,供电公司应注重提升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分析发电设备故障会造成哪些风险,并安排专家为技术人员讲述判断设备故障的方法和设备故障后应如何处理,提升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消除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隐患。同时,应安排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的检修工作。此外,影响安全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设备之外,自然气象灾害也会影响发电安全。例如,雷雨天气、地震问题等等,这些都是供电公司在日常工作中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创新方向。在新能源发电工作中,需要总结各种新能源的特殊性质,了解不同发电技术的优缺点,以对比分析的方式,判断出哪些发电方式适用于新时期的电力系统构建工作。要充分借鉴其他地区的新能源发电方案,综合目前城市发展对电网构建工作的基本要求,合理找到发电、供电工作的创新发展方向,推动供电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在工作中充分落实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工作理念,这是新能源发电技术创新发展的侧重点,应通过政府部门的宣传教育以及相应管理政策的落实,来保障节能环保工作可以与新时期的电力系统建设工作融合在一起。

4 结语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主要应用价值就是具有环保属性,发电过程中不会生成有害物质。而且,这类能源具有可再生的特点,能够满足供电公司的电力供应工作需求。基于每个地区的自然气候环境不同,地形、地势也存在差异,所以,需要对新能源发电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应当注重考虑将多种发电技术融合在一起,来全面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同时,应做好防水、防雷、防震等处理工作,以安全管理为基础,保证新能源发电工作的安全性。由于发电工作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因此,应注重提高人才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不断优化发电流程,降低发电操作的难度。

参考文献

[1] 赵晋京.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2):235-236.

[2] 刘锦崴.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11(03):86-87+103.

[3] 程梓筠.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大众用电,2021,36(08):80-81.

[4] 徐德鸿,陈文杰,何国锋,施科研,李海津,严成.新能源对电力电子提出的新课题[J].电源学报,2014(06):4-9+30.

[5] 蓝澜.新能源发电特性与经济性分析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14.

[6] 王继东,张小静,杜旭浩,李国栋.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的并网技术标准[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3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