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的变电运行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智能电网的变电运行技术分析

刘松松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电力行业发展期间,必须保证其发展平稳、科学、合理,电力企业需始终平稳的为各行各业运输电力资源,才能保证人类正常生活。智能电网是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后的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成果,主要在电力系统规划以及电力技术中应用。阐述变电运行技术与智能电网的应用,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工作,保证智能电网的应用价值,探讨智能电网的变电运行技术,解决现阶段变电运维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升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其运行质量。

关键词:智能电网;变电;运行技术

引言

智能电网的出现,使得自动控制电力网络合理供应电力能源成为可能。由于需要维护的设备种类、数量都较多,而且变电站较为分散,不便于集中管理,再加上作业操作重复、极易因思想上的懈怠导致发生故障概率提高,不仅不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还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而基于智能电网的变电运行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对变电站电力设备的运维管理水平,为变电运行的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智能电网的长远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变电运行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将其保障智能电网变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1智能电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逐步成为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新方向与新挑战。若能顺利完成相应研究,并与相应技术进行完美融合,在相关行业中应用,则可发挥重要价值。从实际应用可看出,智能技术的出现帮助人们解决了大量问题,例如超市常见的智能感应开门关门技术、楼道中的智能感应灯,工业中应用的智能操作技术等等。智能电网也是问世并应用的智能技术之一,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通信网络,达到动态监控电力行业的电力生产、电力运输、电力供应以及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等目的,这种智能化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人工,还可及时挖掘电力生产运输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利用智能电网技术解决相应问题,实现有效的监控与管理,促使电力系统真正稳定、可靠、安全运行。若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智能电网系统会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存在,利用相应技术自动解决问题,或是及时报警提醒相应技术人员及时解决系统故障,从而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从实际应用可看出,智能电网具有多重优点。(1)智能电网可全面实现双向互动智能传输数据,可促使电价制度动态浮动。(2)可充分应用传感器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并且可自动获取设备数据,并进行数据有效整合。在电力供应高峰期,还可结合不同区域实际用电需求,及时调度电力资源的传输量,促使电力供应缺口恢复平衡,优化电力系统运行的管理效果。

2智能电网的变电运行技术的特点

2.1提高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的可靠性

随着智能变电站理念的提出,充分发挥了智能化技术的优势,而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中,也全面提升了变电站的智能控制作用。在智能变电站运行时,能够针对智能调度的命令展开分析,可以实现多项功能的操作,从而有效提高智能变电站运维的可靠性。通过智能变电站的我实现,有效改变了以往变电站设备运维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了技术创新手段,通过智能化系统的构建,进一步提升了变电站的管理自动化水平,保障变电站设备检测与维护的科学性,次那个人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2实现变电站设备自动化管理与控制

对于变电站的运行来说,为了进一步提高变电设备的管理效率,还要做好变电站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在变电站设备运维工作中,主要是针对电气设备进行科学化管理,结合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模式,将变电信息与平台进行整合,利用智能技术手段构建数字化变电站,确保电力系统得到有力支持,保障智能变电站运行安全,同时也能够优化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态,提高电能传输质量。

2.3智能巡检

一般变电站日常维护巡检需要大量的巡检人员,巡检维修工作效率较低,质量不足,同时高温、暴雨、大雾等严酷天气还会造成一定障碍。利用先进的监视设施和感应设施,甚至智能化的巡检机器人,实时收集变电运维的相关系数据,智能巡检让运行数据收集更方便、更精准、成本更低。发展思路为“集中管控+无人值班”,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主,人力监控为辅。

3电网系统变电运行技术的应用

3.1电网系统变电运行技术中预警系统

预警系统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对故障发生具有先进的识别、报警功能的系统,相关系统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线路异常做到早期发现,并研究其故障发生原因,同时结合现有技术对故障及相关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变电运行技术人员在获得预警系统的信息后,需及时进行有效沟通、协调,采用故障间隔或利用旁路替换故障线路的方法,尽可以减少故障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同时对故障问题进行技术性分析,找到处理方法彻底解决问题。

3.2电网系统变电运行技术中设备故障

设备故障跳闸在变电运行技术中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会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处理这一类问题时,通过明确跳闸开关的位置,及保护装置的情况,可以立即对故障对设备运行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故障原因进明确故障原因,快速找到解决办法,并对故障进行排除,可有效避免更严重的事故发生。

3.3电网系统变电运行技术中过电压

采用电网变电运行技术的智能电网系统,普遍存在通过架空传输电缆将电流输送到变压器的高压端的进线的过程中容易受自然因素影响发生故障的问题,而这一问题还会引发变压器、断路器的异常运行,使得断路器内部数据发生变化,导致设备的电压持续升高,降低变压器的绝缘性,使得电网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需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目前在变压器的高压、低压两侧分别安装避雷装置,或安装电压超高阻断装置,可有效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3.4电网系统变电运行技术中接地技术

(1)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电网接地工作,完全做到规范化操作;(2)设备之间的电压连接,应做到单一的总接地线连接;(3)尽可能选择建筑外部环境作为人工接地线的位置,相关的电阻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根据这三点原则开展电网系统变电运行技术接地技术的应用,应做到将变压器的低压位置采用中性点接地模式进行操作,鉴于中性点位置的电流量和其接电线内部的电阻都极大,从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方面考虑,应针对变压器的接地设置选择科学的接地方式,使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在选择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技术的接地方式时,需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确保相关数据在国家规定的接地电阻正常值范围内,才能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结束语

我国智能电网全面发展,促进了我国电力运行水平的提升,而对于智能变电站设备来说,对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也带来了巨大的难题。为此,电力企业必须重视智能电网的变电运行技术应用,分析以往智能电网变电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同时了解智能电网变电运维管理的要点,构建完善的智能电网变电故障检测与维护体系,最大程度提升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才能使电力行业得到健康发展,进一步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唐玮良.智能电网的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分析[J].电子技术,2021,50(06):164-165.

[2]毛爱卿.电网变电运行维护的技术管理分析[J].电子技术,2021,50(06):166-167.

[3]郏运兴.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常见异常分类及处理思路[J].科学技术创新,2020(21):165-166.

[4]才丽娟.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控制问题分析[J].电力设备管理,2019(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