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常见问题行为背后的家庭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浅析 幼儿常见问题行为背后的家庭因素

陈慷

张家港市泗港实验幼儿园

摘要:幼儿时期是其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在这段时间内所接受的教育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可能性。根据近期有关幼儿行为的调查研究,幼儿问题行为的检出率逐年增加,已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幼儿问题行为和家庭因素的内涵和种类进行分析和阐释,进一步说明家庭因素对幼儿常见问题行为的实际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和改善幼儿常见问题行为的相关建议,以期为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问题行为;家庭因素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医疗条件的进步和发展,严重影响幼儿身体健康的疾病和各种因素都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由于现今幼儿的生活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1]。“问题行为”的概念也在这样的条件下被提出来。事实上,以往针对“问题行为”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青少年问题行为上。但人们逐步认识到只研究青少年问题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青少年的犯罪低龄化的问题,个体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出的问题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其在幼儿时期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发展的结果[2]。因此,对幼儿问题行为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十分重要。幼儿问题行为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3]。有些是幼儿自身气质方面的因素,还有些是构成幼儿成长环境的外部因素。所以,我们对幼儿常见问题行为背后的家庭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

  1. 幼儿问题行为和家庭因素的含义

  1. 幼儿问题行为的含义

“问题行为”是威克曼于1928年提出来的,它是针对于正常儿童行为的某种问题或者偏差而被学术界所普遍研究和应用。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说“问题行为”包含任何一种可以引起麻烦的行为。而我国学者则针对幼儿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规定了幼儿的问题行为的定义为个体在幼儿时期出现的心理和行为的失调或者异常的现象。

  1. 家庭因素的含义

影响幼儿问题行为的家庭因素指的是对幼儿的心理和行为有正面或负面作用的家庭方面的各种要素[5]。比如幼儿父母的关系,家庭成员是否完整,父母对幼儿采取的教育方式等等。因而幼儿行为所表现出的特点和问题也与他的原生家庭的各方面的因素息息相关[6]

  1. 幼儿常见问题行为的种类

幼儿的问题行为往往表现在不同方面,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研究方向对幼儿常见问题行为进行了分类,每一类别的问题行为都有各自的特征。

总的来说,幼儿的问题行为可以分作两大类,即内隐性问题行为和外显性问题行为[7]。其中,内隐性问题行为主要指性格情绪方面的异常,外显性问题行为主要指幼儿的攻击性和违规违纪行为

我国的学者根据幼儿的问题行为的严重程度将幼儿问题行为分为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乱纪行为和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倾向,以及具有问题行为性格特征的环境适应不良问题现象[8]

三、对幼儿问题行为造成影响的家庭因素分析

影响幼儿常见问题行为的家庭因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幼儿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本身素质,还包含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幼儿家庭的基本生活方式和幼儿父母对幼儿的教养方式[9]。这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都可能导致幼儿问题行为的形成和强化[10]

  1. 幼儿父母对幼儿的教养方式

幼儿父母对幼儿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尤其重要。幼儿家庭的教养方式基本可以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宽容型和忽略型等不同模式[11]。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幼儿的行为习惯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合适合理的教养方法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对于那些幼儿父母不直接教育幼儿的家庭,幼儿产生各种的问题行为是可以预测的。

幼儿的家庭因素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而且几乎每一种幼儿常见问题行为背后都有家庭因素的影响[12]

  1. 幼儿家庭的经济状况

幼儿家庭的经济状况直接决定了幼儿家庭的物质环境和幼儿父母能够为幼儿创造的生活条件,从而对幼儿早期的基本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幼儿家庭的经济状况是幼儿能够获得良好生活条件和良好教育条件的物质基础。高收入家庭能够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生活和教育资源,幼儿也能得到多方面的知识和环境刺激,从而为幼儿形成稳定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13]。相反,如果幼儿生活在一个低收入家庭,不仅他的物质生活水平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他能够接触的社会关系和成长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三)幼儿家庭成员的素质

幼儿家庭成员的素质,尤其是幼儿父母的素质,对善于模仿和学习的幼儿的行为习惯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幼儿家庭成员的素质也是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14]

  1. 相关建议

当下社会各个层面都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的投入和教育方法的选择。但对幼儿常见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还远未满足现阶段幼儿教育的现实需要。作为幼儿的父母,应努力加强育儿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新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幼儿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习惯及时有效准确地进行观察、识别和指导改善,从而问题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实际影响降到最低。

  1. 营造一个温馨、适宜成长的家庭环境

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父母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经常与孩子主动交流,关心孩子的情绪问题等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理解他们真正的想法。

  1. 提高父母自身素质,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

父母作为孩子在家庭中接触最多的人,父母自身的行为潜移默化的也在影响、改变着孩子的行为。父母之间的互动行为、自身行为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更不应该草率、随意。

  1. 使用科学的教育方式,使孩子正确的改正问题行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呈现行为偏向是正常的。家长如果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来约束孩子一些行为,是可以让他们养成好习惯的。所以应该多补充一些专业类的知识,学习正确可行的教育方法,改正不良的教育方法,使孩子的行为也能得到改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当下社会各个层面都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的投入和教育方法的选择。但对幼儿常见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还远未满足现阶段幼儿教育的现实需要。作为幼儿的父母,应努力加强育儿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新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幼儿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习惯及时有效准确地进行观察、识别和指导改善,从而问题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实际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马灵灵.新时代背景下幼儿问题行为及其矫正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01):71-72.

[2] 韩茜.家长和教师对幼儿问题行为认识的差异与原因[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2):59-61.

[3] 丁娜.浅议幼儿问题行为的形成与矫正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14):53.

[4] 陈秀忠.隔代教育背景下幼儿问题行为研究[J].中华少年,2020,(1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