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视角下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资本运营视角下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考

关瑜 李鑫 王顺 王丹丹

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本文从资本运作角度,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发展现状、面临问题等入手进行分析,通过引入市场化优势资源、给予核心员工持股、优化管理结构等手段,来解决国企现面临效率低下等问题,以期实现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体制改革、资本结构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心正由“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混合所有制改革正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其核心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家做大做强国有大型企业的重大战略方针,是深入发掘与释放改革红利的重大举措。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依旧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为混合所有制改革铸牢了基础。混合所有制也是一种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它在公有制基础上,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我国的社会财富,完善我国的市场机制[1]。因此,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国有资本和私有资本的有机结合与优势互补,是全面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混合所有制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是符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随着发展在市场中必然融合的规律。尤其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了大量混合,这既解决了国有企业如何进入市场的问题,也使民用企业更加规范化。应该说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推进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非凡[2]

二、资本运作下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及面临问题

(一)国有企业社会资源占有率高,贡献回报率偏低

目前,国有企业仍是国家企业借款增加的主要来源,然而国有企业占用的全社会信贷资源并没有产生等比例的增加贡献值。国有企业借了较多的债务,仅支付了较低的贷款利率,且债务也未能产生等比例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不仅导致全社会负债总额上升,还造成全社会信贷资源没有实现优化配置。这造成民营企业可借贷金额减少了,同时造成民营企业借贷利息升高,抑制了民营企业发展和投资热情。通过调查发现,民营企业同等债务情况下,其所做出的贡献较国有企业比例要高。国有企业社会资源占有率高,贡献回报率偏低,是国企拖累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3]

(二)国企负担重,企业运营成本高,生产效率偏低

国有企业作为传统民生企业,发展转型相对缓慢,在生产运营效率等方面,效率明显低于民营企业。通过前期调研和参考《混改-资本视角的观察与思考》,可发现,国有企业较民企在传统行业中占比重较大,这使得国有企业成为国家经济基石的同时,也成为了拖拽传统行业,造成社会资本回报率持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根据香港环亚经济数据有限公司(CEIC)数据库计算,通过对近25年企业资产回报数据分析,非国有企业的税前资产回报率始终高于22%,然而国有企业的税前资产回报率平均仅有12%,不仅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目前更是呈现出加速下滑的趋势。双方的差距从2009年的10个百分点,一度上升到2019年的13个百分点[4]。国企负担重,企业运营成本高,生产效率偏低,也是资产回报率持续下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

(三)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可忽视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方针指导下,企业所有制结构经历了系列深刻变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民经济规模增长迅猛,2021年的GDP已高达114万亿人民币。随着我国经济40多年的快速增长,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和私营经济等都有了明显的增长,有了质的变化。二是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增长迅速,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降低。根据《混改-资本视角的观察与思考》信息来源,现在国有企业总资产和净资产在行业内占比约为45%。这一现象不仅在传统行业中表现明显,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中也是普遍存在。因此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举措,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稳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们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5]

三、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家重要战略方针,改革不仅是简单的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混合,更是规范治理机制、管理机制。通过学习思考,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准确界定两权界限

要正确理解两权分离,就要准确界定两权的界限。现代企业实务中,两权大致可以有以下两种界限:所有权与支配权相分离。基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支配权包含在经营权中,股东只享有剩余索取权,企业完全由经营者所控制,如果股东对企业的运营不满意,他们只能选择用脚投票,除此之外,毫无办法。第二种是所有权包含支配权。这种两权分离结构中,支配权包含在所有权中,股东不仅享有剩余索取权,还享有支配权,企业完全由股东所控制,如果对企业的运营不满意,股东就可以选择更换管理层。只有建立了与现代制度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才能确保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引入市场化投资,实现向管资本转变

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和亮点是将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未来它将在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生产技术、完善内部监管体系等方面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目前现有成果主要在宏观层面的改革思路思考,缺少具体的落地措施。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加强资本管理,引入外部市场化的战略投资,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变,做到“管资产”的真正落地。引入战略投资的一个根本性条件,即投资者自身拥有市场化的体制机制。

(三)引入核心员工持股,发挥员工的企业家精神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核心员工持股,应该坚持两点:一是突出绑定目标明确。持股员工应为少数核心员工,且中短期不得退出;二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强化与战略投资者同步进入,借助外力降低风险。员工持股重在绑定核心员工,其是对公司长期发展有重要帮助的骨干,而不仅是业绩提升人员,这样有利于推动企业改革与长期快速发展;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以及业务骨干等对企业有重要价值的人力资本贡献者应该纳入持股范畴,对企业长期发展能够起到决定与定盘星作用。

四、结论

本文从资本运作着手,以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切入点,分析了混改的意义,提出国企存在生产运营效率低下等客观问题,给出了个人关于改革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国有企业持续又好又快地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陈清泰.国企改革以管资本为主仍需厘清概念和明确思路[N].澎湃新闻网,2016.

[2]王悦.资本视角的观察与思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3]张文魁等.混合所有制与现代企业制度:政策分析及中外实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张文魁,袁东明等.国有企业改革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15.

[5]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国企改革 12 样本[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