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后勤成本管理控制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2
/ 3

医院后勤成本管理控制方法探讨

第一作者 王韫婷☆ 第二作者 李柱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 8号 100069


摘要 医院经营管理的宗旨是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后勤作为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基础部分,其成本消耗在医院的运行成本中占据一定份额。然而,现在医院后勤管理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繁琐,普遍存在着重投入轻管理、重收入轻支出的管理问题,使得很多医院对后勤成本的管理控制比较薄弱。在市场化的今天,医院对后勤成本的管理控制成效直接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医院后勤成本管理控制已经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后勤成本 成本管理 预算管理 生命周期费用 成本档案


☆ 王韫婷,女,1977年7月生,工程硕士,讲师

100069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8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E-mail:78979410@qq.com


  1. 引言

随着医疗机构改革的发展,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后勤作为服务医院全体医患的一个重要部分,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后勤工作涉及医院的各个方面,各项基础运行和社会化服务均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医院如果不重视后勤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势必会影响医院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后勤管理者必须加强后勤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控制后勤成本投入,从而促进医院更好的发展。

  1. 医院后勤成本的特点

医院后勤成本是指后勤部门为保障医教研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资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总和,是有效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医院后勤成本管理,是指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对后勤成本进行科学系统的控制管理,尽量以最少的耗费取得最大的增收成果,对后勤成本实行有效的管理控制是医院进行经营管理的必要手段。

医院后勤成本具有整体性、复杂性、特殊性等特点。整体性是指对后勤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成本管理。医院后勤成本管理工作必须紧密服从和服务于医院整体职能,降低医院的成本,保证医院的运行效率;复杂性是指后勤部门要服务于医院整体的经营目标和任务,后勤管理涉及的工作内容较为广泛和复杂,几乎涵盖医院的各个环节,其成本管理所包含的各个项目也体现为一定的复杂性;特殊性是指医院是一个特殊性的服务行业,担负着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医院的特殊性决定医院后勤成本的管理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

在新形势下,加强医院后勤成本管理与控制,进一步提高后勤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后勤成本已成为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部分。可以说,提高医院后勤成本管理的水平,是实现医院现代化后勤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医院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些对提升整个行业的科学管理,让医患有更大的获得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医院后勤成本管理现状

目前医院后勤成本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后勤职工对后勤成本管理认识不足,成本意识比较薄弱;目前实物管理不规范对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后勤服务项目缺乏有效的定价标准及效益评估手段;后勤管理部门整体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医院都具有较为清晰的成本核算的意识以及相对明确的管理目标,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对医院后勤成本管理等各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目前医院后勤成本管理与控制不同程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后勤成本管理重点不够突出

医院往往对一线医疗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比较重视,相对忽视医院后勤成本的管理控制,从而也导致后勤成本管理缺乏相关的制度和措施。整体上看,医院后勤成本管理和控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物资、设备、能源、外包服务、维修护、基建工程等相关工作,医院后勤成本管控的对象较多,几乎与医院的每个层面相关。由于后勤成本管理多且重点不突出,一定程度上又造成了后勤成本管理的无序,导致后勤保障效率低下,并在一定范围内使相关部门存在责权不清,工作不到位等现象。

    1. 医院后勤外包服务管理存在进一步优化空间

从国内外医院的发展经验来看,后勤服务外包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采用服务外包的方式来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提高医院的整体经营效益。医院后勤成本管理控制的观念应始终贯穿于后勤管理工作中,医院外包服务成本控制的前提是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其中关键在于付出多少成本费用来提升后勤服务质量,要明确外包的目的,相关预算以及预算的使用目的等,即服务匹配价格,从遴选外包服务对象到选定对象进行合作,在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后勤成本控制。

    1. 后勤成本管理缺乏信息化手段支撑

近年来,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国内各大综合性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不断重视和加强,医院先后建成了覆盖医疗管理业务相关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但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相对滞后,导致后勤成本管理控制缺乏信息化、规范化支持,相关数据的收集、传输、汇总和分析,无法做到准确、便捷和公开,各种信息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结和共享机制。

导致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缓慢的主要原因与后勤管理的传统服务模式有关,由于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难度较大,导致部分医院对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虽然重视,却没有合适的办法去进一步执行实施,以至医院后勤工作及成本管理基本得不到信息化的支持。

  1. 后勤成本管理控制的要点

后勤成本管理工作应从预算管理开始,在后勤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实行:预算控制、项目可行性论证控制、项目定额控制、成员全过程控制、财务审批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通过建立健全后勤成本档案、实施后勤设备生命周期费用管理、强化员工全过程成本控制意识、并建立节约奖励机制等办法,提高后勤成本管理的效能并合理控制成本,加强资金的筹集、投放与使用管理,保证资源利用最大化,降低后勤运行成本。

    1. 后勤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依据,为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必须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全面精细化掌握医院后勤基础运行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来更好的控制后勤成本。

后勤所有预算应进行项目分类管理,在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控制和项目定额控制过程中,针对上一年度的预算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人力资源成本和设备耗材及配件市场行情,提出合理的测算依据来制定年度预算。后勤所有工作以预算为基本导向开展,在预算方案形成后严格按照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执行,如图1所示,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要定期对成本费用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一些费用有变动的项目,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预算调整,避免盲目的成本投入。并通过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等环节的有效控制。

Shape3Shape2Shape1








图1 后勤全面预算管理流程

    1. 后勤设备的生命周期费用管理

后勤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包含了资产和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从采购、使用保障、维修(轮换)、报废等一系列过程,生命周期费用是在这整个过程中使用费用的总和。生命周期费用管理在于通过综合权衡各种不同管理措施及方案而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同时也可作为控制费用的杠杆,用于驱使设备的采购、使用与维修等各方面有关人员,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以降低设备生命周期费用。设备生命周期费用管理主要包括:建立费用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生命周期费用管理和控制程序,包括管理目标、管理计划、确定费用限额等,并严格掌控费用进度。

后勤设备在采购论证阶段,生命周期费用管理工作是对各备选方案的生命周期费用做出估算,将估算结果作为方案评价指标,并作为招标的费用限额设计目标。后勤设备在使用保障阶段,生命周期费用管理主要针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改造,对主要费用因素进行分析。后勤设备报废阶段,生命周期费用管理工作主要进行整理、积累各种费用资料,建立费用成本档案并及时反馈相关部门。

在后勤设备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特别是漫长的设备使用保障阶段,应整理设备各阶段的实际费用,并保存起来和估算结果进行对比,作为修正数据来分析后一阶段的费用,使设备整个生命周期费用的控制管理形成一个有反馈的闭环系统。

    1. 后勤成本档案管理

后勤成本档案是在后勤成本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与后勤各个项目成本有关的且有保存价值的会议纪要、招投标资料、合同、工程预(结)算书及相关管理制度、成本数据、付款台帐等应归档保存的各种纸张书面文件资料、电子文档以及其他与成本管理有关的图表、照片等资料的总称。后勤成本档案管理的工作主要是对成本档案的收集、分类、编制、存档、查阅、保密及作废等方面的管理。

后勤成本档案应以合同为主线,以项目为单位进行归档。对于每份合同,必须把院办公会会议纪要或院党委会纪要、合同签订审批表、工程预(结)算审批表直接作为其附件,并合并存档。将隶属该合同的其他有关项目的预结算书、招投标类文件资料和付款凭证复印件也依次附后。完备的后勤成本档案是后勤成本控制管理控制工作的有力支撑。

    1. 强化员工全过程成本控制意识

在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员工的参与,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高度直接影响后勤管理的成本。为了控制后勤成本,就必须强化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医院要加强员工的成本控制教育,利用各种途径对医院员工进行教育,提高员工对成本控制的认识,让员工参与到成本控制工作中来,进而更好地开展成本控制工作。

    1. 建立节约奖励考核机制

为更好的让员工参与到后勤成本管理工作中,可建立整体的后勤成本核算机制,通过一站式后勤服务(维修)平台、库房平台与医院业财管理平台对接,从而归集和分配后勤成本,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项、逐级、分步的分配结转各科室成本,实现医院后勤的全成本核算。由医院建立成本节约奖励考核机制,以自然年为考核周期,对各科室后勤成本实行考核,节约奖励,超支惩罚,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员工自发控制本部门的实际费用,将员工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医院的经济利益相结合。

  1. 医院后勤成本管理控制的意义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实体,在医疗体制改革环境下,加强医疗结构的经济核算,提高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医院后勤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对于医院而言,如果不注重后勤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势必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医院所投入的成本达不到一起的效果,就会造成经济损失,增加经济成本。在保证医疗的前提下,挖掘后勤成本的潜力,对后勤成本实施有效控制,以最少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使后勤成本管理迈向新的台阶,这样才能推动医院更好更快发展,适应市场竞争,将从成本控制中取得的经济效益更好的服务于医院和病患。

  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 谢永霞.浅谈医院后勤成本管理.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7

  2. 安秀丽.浅谈医院成本管理及核算. 时代金融,2017,21:185

  3. 欧燕青.浅谈医院后勤成本管理档案对控制水电费的作用.卷宗,2014,11:31-31

  4. 曾凡志,肖海峰,林成义,曾波. 浅谈医院后勤特种设备档案制度化管理. 中国卫生法制,2014,1

【图书】

  1. 朱胤,刘莉莉. 内控浪潮.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4-132

  2. 卿放.基于TDABC的医院成本控制机制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6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