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1
/ 2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李海桥

顺平县逸夫小学 河北保定 072250

摘要:读写结合教学法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全新教育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习作能力。为深入探究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以读写结合教学法为对象,详细论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意义及教学现状,着重介绍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读写结合教学作用的相关策略,以期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优化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读写结合

  1. 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1.1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

良好的学习思维是引导学生知识学习的引路灯,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语文需要学习文字的组合。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语文课堂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具有很高的成效。

1.2增进学生对课文阅读的理解

阅读是学生将书本知识输入大脑的过程,通过阅读教学,可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内化。由于小学生语文功底尚且浅薄,对于知识的积累不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很难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可对其进行适当引导,并辅以课后习作训练,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进行回顾、总结、重组,在完成习作的同时加深课文阅读的理解。

1.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读写结合并不是单纯地完成文本阅读后的写作练习,而是在阅读之前,教师先拟定与阅读课题类似的写作题目,让学生先自主构思,明确本篇习作的主题想法、写作思路、文本架构及所要用到的写作技巧,然后再通过阅读学习,验证自己的构思,将构思不足的地方予以摒弃,并将阅读当中的好的点子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最终完成一篇佳作,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佳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一旦学生自己的习作得到了同学的认可后,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从此也就更愿意写出更多高质量的文章;另外,通过分享,学生也能从其他学生身上学到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最后,课堂优秀作文分享也是一个很好的师生交流机会,能够拉近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间的距离,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1.4增强学生写作经验总结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有效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可了解原文作者的写作技巧、词语、句子用法;另一方面,学生在习作当中,在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描写方式等方面也能增长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写作经验。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虽然新课程改革的力度很大,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占据着较大比重,特别是部分老教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乐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他们教法单一,缺乏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引导。这样长时间处于枯燥、沉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很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再进行深入探索,阻碍了语文阅读兴趣的提升。因此,改变这一现状刻不容缓,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虽然学校都已提倡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但部分教师在应用实践当中并未真正做到读与写的结合,而是分开独立进行,使得自己的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导致学生不能明晰读与写的关联,不能掌握其中的重难点;另外,由于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中,无法将有效的指导落实到位,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就难以被学生真正掌握,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更是限制了他们思维、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素养的提升;再次,教师在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时,在文章剖析、解读时过于表面化,仅仅参考教辅书籍进行,这种片面化解读不仅不能使学生很好地接受,也不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最后,很多教师在具体工作实践当中也忽视了学生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就是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方式进行课文阅读、理解、思考,继而有效地实现读写结合。然而,很多教师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产生惰性心理,逐渐丧失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作用的有效策略

3.1重视读后感教学,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当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读后感教学工作。任何学生,无论层次高低,基础强弱,在阅读之后都会有感而发。因此,教师可鼓励他们通过习作流露出自己内心真实情感,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教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精读,理清课文的整体结构,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最后让同学分享自己与动物之间的故事,真正理解卡罗尔内心的真实感受。当学生都能理解这篇课文并有感而发时,再要求他们写读后感,帮助他们对文章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有着更深的理解,并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3.2注重模仿写作,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写作能力的高低标志着他们阅读学习的效果。为切实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教师就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范文的模仿进行写作。但在仿写教学实践当中,并不是让学生全文照抄,而是对原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及语言构建等方面进行模仿。例如,在进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阅读教学时,先要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体结构,是按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进行写作的,然后再让学生整理小女孩三次划着火柴时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透过火柴光亮看到的场景,通过这种对比,让学生了解这种写作技巧的妙处。通过在写作练习中对这种写作技巧的模仿,同样也能达到预想的效果,作文质量自然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长此以往,学生写作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3.3坚持日记写作,积累写作经验

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说学生写得像流水账,根本无法阅读。为什么很多学生都无法完成高质量的作文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于优美词句的积累有限,写作技巧掌握不牢,在写作中就显得无从下笔。为缓解这种局面,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写生活日记的好习惯。将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课外阅读中的优美词语、段落进行摘记积累,以便在后期写作当中拥有足够的写作素材,自然就会妙笔生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说当学生阅读完大量书籍后,所积累的知识会非常丰富,自己在写作时就会妙语连珠,显得得心应手。例如,在生活中帮助了某位同学、为老爷爷让座受到表扬,学生可将此事记录在日记本里,当写作《一件有意义的事》时,学生就可以此为例,将看似虽然平凡,但意义非凡的这些小事写出来,让同学们也能体会到做好事受表扬时的内心感受。通过这种训练方式,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还能让学生运用自己的作文传达内心真实情感,提高写作热情。

结束语

作为小学语文学科,阅读与写作能力是最核心的能力,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可使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还对提升教材资源利用率、增进学生对课文阅读的理解、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与想象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玉环.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3).

[2]史治峰,谢瑞瑞.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