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1
/ 2

预见性护理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

潘亚卿

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探讨预见性护理的应用对其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跨度为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在该阶段对研究样本进行明确,主要来源于我院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治疗的患者,选取典型代表70例进行具体分析,采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编号,并使用软件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另外3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视为研究组。对两组治疗期间的情况进行详细观察与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行压力性损伤预防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知晓率较低的小组为参照组,与研究组优势相比有明显不足(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研究组不仅发生率低且为轻度压力性损伤,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优势(P<0.05)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通过预见性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改善昏迷情况和健康状况,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重症监护室;压力性损伤

引言

近年来肝功能衰竭患者越来越多,重症肝功能衰竭会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引起临床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发病率不断提高,使得临床接诊治疗的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多。经临床调查得出,重症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具有较高风险的情况,所以在干预的过程中要针对于此进行积极的预防。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将预见性康复护理应用在ICU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效果,详情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重症监护室患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将其纳入本研究,并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共收集70例,依据计算机分组软件完成小组划分,建立研究小组,不同的小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即研究组使用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依据计算机排序即分组软件将患者平均分配至上述两组,分别获取35例。相关资料统计后比较差异不够明显,说明可作为研究内容进行比较,并突出(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制定护理措施:严格以评估所得的结论为依据来评价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危险等级,低危风险者可进行常规的监测;中度危险者在常规监测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干预,关注皮肤的状况,提供皮肤护理;重度危险者(在进行干预的时候还要监测,提供健康知识等;极重危险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还要积极的监测,提供周密严谨的护理,保证机体营养所需等,严格避免出现风险。②营养护理:根据患者的身体和病情所需,以新陈代谢为依据来制订营养护理计划。在制订营养方案时可通过专门的饮食方案来设置,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随时进行调整。如果患者存在不能自主进食的表现,可通过鼻饲的方式来进行进食。但要保证每日摄入的热量需达到10460~12500kJ。③预防外界压力刺激护理:对患者实施压力的24h动态监测,防止患者被褥潮湿,保证皮肤干燥,积极提供营养指导,降低摩擦力、剪切力等对患者可能产生的影响。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为患者适当的应用减压装置和减压垫。④健康宣教:积极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向患者普及肝功能衰竭的知识及注意事项。尽可能消除患者对肝功能衰竭的误解和疑惑,尽可能减轻患者家属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积极促进患者配合。确保患者具备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1)对患者护理期间是否了解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的情况进行记录,统计知晓人数,以小组为单位计算知晓率,并进行统计学意义分析。(2)将压力性损伤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指标,记录发生情况,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发生例数,采用发生例数与小组总人数相除的方法计算发生率,进行组间差异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295db5e347bd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

2组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知识知晓率研究组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知识知晓率比参照组高(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2组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知识知晓率(n/%)

6295db5e347bd_html_ad46b22461261f50.png

2.2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

2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研究组仅有1例患者发生1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86%);参照组患者1期压力性损伤2例,2期压力性损伤1例,共发生3例,发生率为(8.325%);相比前者优势明显(P<0.05)。见表2。

表2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2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n/%)

6295db5e347bd_html_a51d50e4a34af0ef.png

3讨论

压力性损伤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一般是因为患者的身体组织由于长时间的压迫,加之营养不良等情况,使皮肤出现持续性缺氧和坏死而导致的溃烂。导致压力性损伤出现的因素主要包括压力性因素、营养缺乏和营养摄取不足等,同时也与皮肤抵抗力降低等存在关联。在发生压力性损伤后,主要表现为脂肪和肌肉保护组织部位出现皮肤和颜色改变,并出现红肿麻木、灼热溃烂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目前,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病,已成为临床的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预见性康复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相对常规护理而言更具科学性和目的性,这种护理措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护理指导,在护理过程中主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风险因素,为患者进行科学的指导,避免因多种因素而导致的风险出现。预见性康复护理属于一种主动性的事前护理模式,常规护理在干预中不具备前瞻性,而预见性护理以患者的个体基础状况为依据,综合性的权衡利弊,使得落实的各项护理措施更具有针对性,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相关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改善昏迷情况和健康状况,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宝春,陈碧群,廖晶,李瑞雪.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室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2):82-83+104.

[2]郑海燕.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系统医学,2019,4(13):180-181+198.

[3]尤宗兰.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分析[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9,8(01):65-67.

[4]王函玉,沈雪凤,陈秀珍.压力性损伤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偏瘫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7):286+289.

[5]刘真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颅脑肿瘤术后压力性损伤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