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药分开核算后医院如何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1
/ 2

浅谈医药分开核算后医院如何发展

杨国英,张羡,王崇恺,韦玮(通讯作者 )

武警河北总队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医疗机构实行医药分开管理后,打破了靠药养医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收入。虽然我国医药分开的发展比较缓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总的来说,医药分开模式的引进是大势所趋,对广大群众的健康和卫生有利也有弊。通过研究我国医药分开现状,促进人们对医药分开的认识,了解和评价医药分开的执行情况,为继医药分开之后的现代医院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医药分家;实施现状;医疗改革

引言

长期以来,医药分开一直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作为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药分开的制度建立和实际可操作路径是争论的焦点。对于欧美的主要经济体,医药分开是自然形成的传统,并不存在医改的需求,而对于其他地区,尤其是有着医药合一传统的地区来说,医药分开才是医疗制度改革寻求的一个目标。但是,由于长期医药不分,两者利益已经合一,如果要推动医药分开,只能采取刚柔并济的手段,一方面需要补贴医生,以减缓改革对其的冲击,另一方面则需要降低药品带来的收益,即大力压缩药价,最后仍需实施独立的药师制度,让药师成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制约的重要力量[1]。

1、什么是“医药分开”?

“医药分离”源于1997年《国务院卫生改革和发展条例》,该条例特别包括三部分:对医院医疗和药品费用的控制和核算。除此之外。第二,将医院门诊部改为独立的会计和适当征税的药品销售业务。三是按地区选择医院,积极发展门诊药房,转化为药品零售模式,积累经验并推广。“医药分离”的目的是“解决药品供应问题,防止医疗机构与其营销之间的直接经济依赖”。20多年来,“医药分离”一直在发生,但现时公营医疗机构的垄断机制只是一种形式,不能破坏“医药分离”的经济关系。事实上,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经济关系破裂,而是经济复苏的问题[2]。

2医药分开的实施现状

医药分离制,是指使将实施医药的处方医生独立于实施处方药物的药剂师的制度实践。在很多西方社会,将药物分开的体制早已形成为传统,并且不断沿用了数个时代;但在欧美国家的管理制度传统上则大多是与医疗整合的有关连,即由医务人员共同管理供应药物。而在当代,面对由于医疗整合所形成的以药养医、过度医院等问题,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分析的人士们都在更深层次地反思其制度因素、并研究可实施的管理办法。从1997年开始,我国就实施了医费分离计费、分开管理的改革,立即启动了对公立医院门诊"医患分离"进行调查。然而,这项政策遭到了医院的很大阻力。2000年至2015年,我国公立医院药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42%下降到36%。尽管药品销售份额在下降,但"医药事业部"改革意味着中国公立医院还是错失了多达15%的门诊医药利润。而零售医药服务和网络在医疗领域的迅速发展,也影响了门诊医疗药房的整体利润。从2000年至2015年,中国门诊医药开支占用药总开销的比例从37%减少31%,而零售医药开支的比例也从28%增加至33%。如何化解卫生领域的利益冲突,以及解决由新医改与并轨所引起的医药收费标准过高等社会问题,是医疗纠纷的核心内容。在新冠肺炎大规模流行的背景下,医疗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再次成为社会广泛探讨的议题。而药物共享也是一个重大的医改项目。通过协调医院、医生和药师的权益,以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并满足民众的共同利益[3]。

3医药分开医院需要迫切解决的措施

3.1建成与医院处方对接的信息系统平台

政府要求药店售卖非处方药。我能够把配方的来源输进您的信息系统中吗?当医生把药品送往福利药店后,方可开出处方。而药房又怎样从医生拿到药方?医生已把他的药方保存到他的信息系统中。社会药房上是怎样获取这些资讯的?其中一种方法是纸质食谱。这也是最传统的食谱。一个开药方的大夫并不在他的门诊开药。他就直接写了一份纸质药方,让患者可以在社交上找到,或是直接在某些所谓的DTP药房购买。而一旦病人要求纸质药方,政府也将要求医院提供药方。二是对电子药方的受理方式。这也是最主要部分。因为,最主要的医院处方就在我们的信息系统中。如果想要让医院接受电子处方,就需要创建公共信息平台。而这种公共信息服务也可由公司或专业的信息系统服务公司建立。医院必须对公共信息服务付费。第三,提供预订数据。这是一个使用信息系统服务的机制。如果处方数据只在某个药店进行,那么这不是真正的药物隔离,而只是半医学隔离。如果药品销售受阻,就无法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因此,所有药店的开放是药品分离的基础,一个监测医院处方药流出情况的信息平台非常重要。可以说,医院处方只要在公共信息平台上发布,向公众开放,药品交换的步骤就完成了一半。

3.2、公立医院的采购上的措施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制定统一协调的药品共享政策,统一集中采购、价格管理、商业贿赂整治、医药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等政策与职能。建立全球政治架构体系。二是制订国家公立医院供应规范,修订国家公立医院的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使中国公立医院采购供应的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与中国市场社会主义的新体制相适应。三是积极开发现代医药物流,建立安全可靠的现代医药供给系统。药品配送一体化是现代配送的产物。医药行业药品分开、卫生防疫站收供分开是国际趋势。四是建设完善医药供应诚信管理体系。由于卫生防疫站长期以来没有购销诚信管理体系,使得医药公司的经营资金大多由医药院所无偿占有,严重限制了现代医药物流体制的形成。

3.3、医院药品供应链与药店供应链合并

几年来,大部分医疗药品都和药店售卖的药物分离。医药制造公司就打算把医疗渠道和医药渠道二条供应链分离,使整个医药营销流程中不会产生价格和渠道矛盾。因为真实的医生和药房所售卖的药物,就是整个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从传统药店中开出品种繁杂的处方的能力,给医生处方管理系统的扭曲流程造成了很大压力。因为很多药品目前都根本无法在药房购买到。所以一旦药房真的要从医生接受处方药,不论是生产商、医药机构或者医药批发商,都必须重新设计药店的处方药供应商系统。当药店向医生供应处方药时,药房可以选择配药的方式。

3.4、实施综合成本核算,提高医院效率

医疗费用是衡量和评价医院效用的主要指标,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用的重要途径。医生分工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将主要依靠自身的工作和管理。通过改进成本管理和引入成本会计,可以挖掘内部能力,节省成本,降低医疗成本。各部门发生的直接费用计入部门费用,间接费用按一定标准分摊计入部门费用,确定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核算方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人事改革力度,打破冗员过多、分工过多、结构不完善的现象,精简部分职能重复、不能适应医院发展需要的内部机构,降低管理水平和冗余人员,降低行政成本。采取竞争性招聘方式,实施后勤服务社会化,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成本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运用经济杠杆,合理配置和使用医疗保健资源。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反对药品分离,但并不妨碍药品分离的实施,但这是一个大趋势。对老百姓来说,“药品分离”让患者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降低了健康风险,提高了医疗质量,降低了医疗成本,节省了药品时间,让患者获得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药品分离不但可节省药房的人力成本,让医生对病人多加照顾,设立安全的医院,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的福利。

参考文献

[1]刘黎明,程薇,蒋艳,赵丽颖,徐阅,娄翠迪,马琳,徐训航,安垿钊,满晓玮.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慢性病人群治疗费用的机构流向分析——基于“SHA2011”[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1,14(04):11-17.

[2]芮兴, “医药分家”背景下药师职业倦怠的调查与干预策略研究. 上海市,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06-01.

[3]车翠兰.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后医院如何应变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2(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