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0
/ 2

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分析

付继伟

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卫生院 , 山东肥城, 271600

【摘要】目的 分析并评价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59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1年2月-2022年3月收治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住院患者;经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2组,1组为采取蒸煮炮制法的基础组(n=30),1组为采取炒炭、炒焦炮制法的观察组(n=29);观察和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①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6.55%)同基础组(73.33%)相比显著更高,组间差异较大(P0.05)。②在皮疹、腹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3.45%)同基础组(23.33%)相比显著更低,组间差异较大(P0.05)。③在人均中药饮片花费方面,观察组(357.01±17.87元)同基础组(355.46±17.91元)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19.21±1.34d)同基础组(22.95±2.51d)相比显著较短,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 相比较蒸煮炮制法而言,中药饮片采取炒炭、炒焦炮制法加工后的疗效更优,不仅可促使患者疾病早日康复,且毒副作用小。

【关键词】中药饮片;中药炮制;疗效影响

目前,中药饮片已在临床各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具有高安全性、疗效显著等优势;但有研究表明,中药饮片疗效的良好与否,与其炮制方法有着密切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若向切实保证中药饮片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则必须要切实按照相关中药医理知识来合理调节炮制方法[1]。下面,本研究将对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展开观察、分析与评价;详情如下: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59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21年2月-2022年3月收治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住院患者;经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2组,1组为采取蒸煮炮制法的基础组(n=30),1组为采取炒炭、炒焦炮制法的观察组(n=29)。基础组男/女患人数比16:14;患者年龄最小27岁、最大65岁,年龄均值(39.64±4.84)岁;疾病类型:11例(36.67%)肾病综合征,10例(33.33%)类风湿关节炎,9例(30.00%)肝恶性肿瘤。观察组男/女患人数比15:14;患者年龄最小28岁、最大64岁,年龄均值(39.68±4.82)岁;患病类型:11例(37.93%)肾病综合症,9例(31.03%)类风湿关节炎,8例(27.59%)肝恶性肿瘤。组间资料对比具有同质性(P0.05)。

1.2方法

1.2.1基础组

本组患者所服用中药饮片采取蒸煮的炮制方法,具体如下:使用温水浸泡中药,并放于文火上进行蒸煮处理;重复3次后,滤出药液然后再进行煎煮,直至药液浓缩至300ml;指导患者按照2次/日的频率服药,共治疗3个月(1疗程)。

1.2.2观察组

本组患者所服用中药饮片采取炒炭、 炒焦炮制法,具体如下:

(1)基于手捏法、穿刺法或指掐法辅助下,结合药材季节、药性等实际情况将不符合需求的中药饮片去除。(2)经挑选后,进行炒焦操作,期间避免火力太大,必要时可适当添水;当饮片表面稍稍变黄即可。(3)炒焦后进行炒炭,且炒炭过程中需根据其药性及质地合理控制火候;若中药饮片质地偏硬,可使用大火进行炒炭;若中药饮片质地偏软,则需使用文火进行炒炭,炒至其表面颜色变为深褐色即可。(4)完成炒炭之后,将中药饮片浸泡在水中,时间约半小时;浸泡后进行煎煮,采用文火,煮沸后持续使用文火进行加热,时间约半小时;随后过滤出药液,加适量水再次进行煎煮,重复3次后,最后使用文火熬至药汁浓缩至300ml。(5)指导患者按照2次/日的频率服药,共治疗3个月(1疗程)。

1.3指标观察

观察和对比两组以下指标[2]:(1)治疗效果。以显效(患者病症、体征完全消失,未出现明显药物毒副作用)、有效(患者病症、体征显著改善,轻度药物毒副作用)、无效(患者病症、体征未缓解,重度药物毒副作用)为评估标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2)药物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皮疹、腹泻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3)人均中药饮片花费及住院天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表示等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6294778b0e10e_html_417be885d0362ab7.png ±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时即为呈现出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

如下表1所见,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同基础组相比显著更高,组间差异较大(P0.05)。

表 1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基础组

30

9(30.00)

13(43.33)

8(26.67)

22(73.33)

观察组

29

16(55.17)

12(41.38)

1(3.45)

28(96.55)

6294778b0e10e_html_8ab8e1c8d40718a4.png

/

/

/

/

6.149

P

/

/

/

/

0.013

2.2对比两组药物毒副作用发生情况

如下表2所见,在皮疹、腹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同基础组相比显著更低,组间差异较大(P0.05)。

表 2 对比两组药物毒副作用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皮疹

腹泻

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

基础组

30

4(13.33)

3(10.00)

7(23.33)

观察组

29

1(3.45)

0(0.00)

1(3.45)

6294778b0e10e_html_8ab8e1c8d40718a4.png

/

/

/

4.975

P

/

/

/

0.026

2.3对比两组人均中药饮片花费与住院天数

如下表3所见,在人均中药饮片花费方面,观察组同基础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同基础组相比显著较短,组间差异较大(P0.05)。

表 3 对比两组人均中药饮片花费与住院天数[n6294778b0e10e_html_be3f93d2ff718175.gif ±s)]

组别

例数

人均中药饮片花费(元)

住院天数(d)

基础组

30

355.46±17.91

22.95±2.51

观察组

29

357.01±17.87

19.21±1.34

t

/

0.333

7.104

P

/

0.741

0.000

  1. 讨论

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的应用越发广泛,且应用前还会经过一定的加工与炮制。通常情况下,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有多种;且炮制方法的不同也会对其药效造成不同的影响[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手于中药颗粒配方的研究,但针对中药饮片炮制对其药效的影响却甚少有研究[4]。鉴于此,本研究纳入59例病患为研究对象,针对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同基础组相比显著更高;在皮疹、腹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同基础组相比显著更低;在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19.21±1.34d)同基础组(22.95±2.51d)相比显著较短,组间差异较大(P0.05)。在人均中药饮片花费方面,观察组同基础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有着直接影响,其中炒炭、炒焦炮制法优于蒸煮炮制法,具有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诸多优势。

综上,相比较蒸煮炮制法而言,中药饮片采取炒炭、炒焦炮制法加工后的疗效更优,不仅可促使患者疾病早日康复,且毒副作用小。

参考文献:

[1]方杰. 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影响观察[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6):39+46.

[2]姜楠. 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2):134-135.

[3]喻录容,何先元. 分析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J]. 当代临床医刊,2021,34(1):87+105.

[4]闫晓哲. 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8):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