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医患双方媒介素养与医患行为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0
/ 2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医患双方媒介素养与医患行为调查研究

李奕霖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医患关系紧张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新媒体“虚拟化”“碎片化”“随性化”的传播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助推器”。媒介素养是指个体获取、分析、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的养成也是塑造个体媒介形象、改善医患关系、维持医疗体系正常运转的有效途径。目前有关医患双方媒介素养、医患行为的文献报道多为理论探讨或模型研究,或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分析,少有针对某一特定地域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医患双方媒介素养;医患行为调查研究

引言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及患者参与已成为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医患共享决策作为促进患者参与的重要方式之一,指在决策时,医生通过向患者详细介绍备选治疗方案及其风险利弊信息,帮助患者澄清其价值观和偏好,双方充分权衡,并就最终的治疗方案达成一致的过程。其核心要素包括:至少需要两名参与者,即医患双方的参与;双方信息充分共享;双方讨论决策偏好,选出最优的治疗方案;双方就方案的实施过程达成一致意见。医患共享决策倡导患者参与,强调医患间权利的平等,关注且尊重患者的价值观,被认为是“以患者为中心”健康照护的顶峰。研究发现,医患共享决策不仅可增加患者的疾病知识、缓解其恐惧及抑郁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还可增进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近年来,尽管医患共享决策得到公众及政策的支持,但其并未在临床得到广泛实施。

1医患双方应成为战胜人间疾病的命运共同体

医患双方有着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共同目标,战胜疾病既要靠医者精湛的医术,又要靠患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患者康复的愿望要通过医者去实现,医者要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加深对疑难杂症的认识,不断提高医术水平。战胜疾病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责任,医患双方必须协同配合。“如果双方确信对方能很好地实现自己对对方的期待,那么就形成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在疫情延续时期,一些专家已经在呼吁,“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反思审视各级医疗机构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响应处置能力,改善提升应急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同样包含对医患关系的改善。因此,在疫情当前、疾病面前,医患双方必须建立统一战线———和谐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2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医患双方媒介素养与医患行为调查研究

2.1提高临床医生对医患共享决策的认知水平

随着医疗技术和健康理念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更强调人的主动性,倡导“以患者为中心”,患者参与决策成为现实需求。医患共享决策呼吁患者的价值观和偏好在决策中的充分表达,深度贯彻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本研究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未曾听说过“医患共享决策”,常将医患共享决策的概念与知情同意或知情决策的概念相混淆,认为患者同意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就表明患者参与进来了。然而事实上,医患共享决策和知情同意并不等同,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知情同意是医生应遵循的道德和法律义务,但强调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及决策信息充分共享、呼吁患者价值观在决策中表达的医患共享决策并非是强制性义务。尽管受访者普遍对医患共享决策临床实施的意义和价值表示高度认同,但仍有部分受访者存在疑虑,担心医患共享决策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医生的工作负荷,而这些认知上的差异大多归因于医生对医患共享决策了解片面、对患者参与决策的需求重视不足所导致的误解,这些误解进而阻碍医患共享决策的临床实施。医患共享决策的培训可提高医护人员共享决策的知识和技能,改善其对医患共享决策的态度,促进医患共享决策的临床实施。因此,应重视临床医生共享决策的培训,将其纳入临床医生继续教育计划或医学生的课程,通过情景模拟、工作坊等形式来提升医生对医患共享决策的了解和认识,促进高质量医患共享决策的推行。

2.2 明晰医患共享决策中医生的自我角色定位

角色认知是个体对社会地位、作用、行为规范及社会其他角色关系的感知、认识和理解,个体对角色的认知影响其对事件的反应和应对,个体只有在对角色认知十分清晰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扮演角色。在医患共享决策过程中,医生扮演多重角色。首先医生是信息的提供者,即医生应客观地向患者提供疾病的相关知识、各种可行的治疗方案及其风险利弊信息,避免通过提供信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引导患者选择某一种方案;其次,医生是审慎决策过程的支持者,即医生应帮助患者了解并澄清其价值观和选择偏好,和患者共同权衡各种方案的风险利弊,并为患者提供充足的决策时间;最后,医生和患者在决策中是合作者,双方应共同参与,合作做出适合患者的决策,共同为患者的健康负责。本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受访者认为医患共享决策是其日常的决策方式,但仍存在忽视患者角色价值、对自身角色认知模糊等问题。所有的受访者都认为医生是主要的决策者,患者并未做好承担决策责任的准备。患者参与决策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医生的态度,尽管患者想要共同制定决策,但事实上许多患者并不会或不敢在医生面前表达自己的参与意愿,原因是其不敢偏离扮演“好病人”这一社会普遍认可的角色,认为医生不希望自己参与,参与决策就意味着对医生产生了质疑,挑战了医生的“权威”,自己可能因此被贴上“难缠病人”的标签。在决策中,医生认为患者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凭借自己的直觉来推断患者的价值观和偏好,通过患者特定的特征来预测其决策的意愿。然而,大多数的患者并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医生对患者的价值观和参与偏好的推断可能不准确,医生应当面询问患者,让患者参与治疗方案的讨论,医患充分权衡,这对于避免“误诊”患者的治疗偏好至关重要。

结语

医患关系是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特定医治关系,也是战胜疾病、维系健康的一个“共同利益体”。以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如一把“双刃剑”,既能引导舆情、改善医患关系,也能成为散布虚假信息的“温床”,给医患关系带来严峻的挑战。媒介素养是公众接触、解读、使用新闻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用于个体自我管理与建设,媒介素养水平至关重要。媒介素养作为一个中介因子,在医疗活动与医患关系之间发挥着积极的效应作用。网络新闻大数据与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分析发现,医患双方均存在浏览负面新闻的偏好,一定程度会影响信息真伪的甄别与判断,削弱医患双方之间的信任感。本文研究中,医务人员(媒介素养、执医态度与行为)、患者(媒介素养、就医态度与行为)均在60~75,且医务人员媒介获取能力、评估能力、合成能力高于患者,参与能力、交流能力低于患者。说明医患双方媒介素养与医患行为均处在一个中等偏下水平,且医患双方在媒介素养不同维度各有优势与缺失,可能与医患双方所处角度、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韩群英,刘正稳,高麦仓,等.SARS引发的医患关系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6):11-12.

[2]胡丽芬.多维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279-281.

[3]牛文元.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15-20.

[4]单飞跃,高景芳.群体性事件成因的社会物理学解释——社会燃烧理论的引入[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12(6):26-33.

[5]牛文元.社会物理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李奕霖,(2000--),男,籍贯:辽宁大连,民族:汉,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