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失眠障碍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0
/ 2

中医药治疗失眠障碍研究进展

王晓萱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失眠障碍是以频繁、持续的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睡眠难以维持,并引起患者对睡眠质量不满为特征的睡眠障碍。这些睡眠问题时常伴随且困扰着患者,甚者引起其他功能的损害,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中医学上将失眠障碍称为“不得卧”“不得眠”“不寐”,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难经·四十六难》中亦有“老人卧而不寐,少壮寐而不寤者,何也?”的记载。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失眠障碍理论已成熟,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目前中医药能否完全代替西医药物治疗失眠障碍越来越受关注,现已开展大量研究以期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一、中药复方

1、从心论治

舒怀等通过血府逐瘀汤和酸枣仁汤加减配合心理干预疗法与地西泮片治疗失眠障碍疗效对比,得出治疗组总有效率远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郭炜等搜集整理治疗不寐之古方,提出脑心同治不寐,临床治疗多从养心血、滋心阴、安心神方面着手,每获良效。张倩莹等总结温伟波治疗失眠的经验,发现老年失眠多为虚实夹杂,以痰热扰心型多见,临床以加味黄连温胆龙牡汤治疗,取得显著疗效。项载营选取阴虚气滞、内热扰心证失眠障碍患者,分别给予酸枣仁龙牡煎方和艾司唑仑片,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明显优于常规西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从肝论治

严晓丽在总结王翘楚教授诊治失眠经验中提到,其认为失眠症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主从肝主疏泄入手诊治,以平肝潜阳、活血安神为治疗原则自拟方药,以患者睡眠时间改善程度和睡眠满意度自拟疗效标准评测治疗效果,显示2周有效率为81.94%,4周有效率为88.37%,在治疗过程中还发现未使用过安眠药,首次以中药治疗失眠者显效率更高。张玲等对失眠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得出失眠从肝论治临床疗效显著。乔鹏选取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60例,分别予疏肝安神饮与泻肝安神胶囊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PSQI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结果显示,2组药物治疗失眠均有效,且疏肝安神饮组疗效均优于泻肝安神胶囊组。潘胜珂等认为结合当今社会高压力、快节奏的特点,人们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情绪不安的焦虑状态,是导致不寐的重要原因。孔祥芳等在此观点的基础上,选取肝郁化火型焦虑性失眠患者,对照组给予劳拉西泮片,治疗组加用清心镇肝汤,经治疗后得出,2组睡眠情况及焦虑情绪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清心镇肝汤可改善失眠症状,缓解焦虑情绪。

3、从脾胃论治

不寐的病机总责于阳不交于阴,心阳与肾水的相交又依赖于中焦脾胃之枢纽,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有密切联系,由此提出了“脑肠轴”的概念,那么从脾胃入手诊治不寐越发受到关注。金燕基于既往研究,以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痞结中焦的胃气不和型失眠病例72例,与甜梦胶囊组相比,总有效率更优。石春明等以调理脾胃、安定心神为治法,选取气血两虚型失眠患者86例,给予芪枣安神汤口服,以PSQI量表评定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得出治疗后患者各项睡眠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从肾论治常学辉等

论述不寐的病机不外乎阳盛阴衰,阴衰不纳阳责之于肾,人体真阴之根本为肾阴,赖肾之封藏功能,而得以充实,临床治疗失眠以黄连阿胶汤、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为主。蒋蕾等认为心肾不交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失眠的主要病机,将不寐分型概括为心火旺、肾阴虚者,心火旺、肾阳虚者,心气虚、肾阳虚者和心气虚、肾阴虚,以交通心肾法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5、其他论治法

临床上对失眠的病因病机探讨不外乎虚与实,与五脏、气血、痰瘀等因素密切相关,多数医家认为肺脏可间接导致失眠,曹仕健总结胡国俊从肺论治郁而失眠,以顺气解郁为法则,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洪曹栋等认为失眠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升降和脏腑功能失调,三焦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通道,而阻于通道的病理产物多为痰热,故从升降出入理论探讨温胆汤在不寐中的应用,临床上加减化裁治疗不寐,效果明显。陈玉波应用加味安魂汤治疗血虚痰扰型老年失眠患者180例,结果表明与西药艾司唑仑片联合应用治疗效果及长期疗效稳定性优于单用中药或西药组,且差异显著。李鹏认为失眠为阴阳失调、心肾不交所致,日久则心脉瘀阻、气血不畅,故临床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疗效,结果显示中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

二、单味中药

1、酸枣仁

《本草纲目》中记载酸枣仁主心烦不得眠,有养血安神之效,赵秋贤等通过小鼠实验证实酸枣仁发挥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成分很可能是酸枣仁油,后期吴尚霖等发现酸枣仁油对小鼠有直接催眠作用,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酸枣仁皂苷是从酸枣仁成熟种子中提取的成分,经黄胜英等研究证实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异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并与异戊巴比妥钠产生协同催眠效果。

2、五味子

五味子中主要含木脂素类化合物,包括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等成分,胡竞一等发现五味子醇甲能明显提高小鼠脑内5-羟色胺的浓度,延长戊巴比妥钠小鼠的睡眠时间,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从而发挥镇静、催眠作用。葛会奇等将戊巴比妥钠小鼠60只分为5组,分别给予蒸馏水、生品水煎液、生品粉碎水煎液、酒制水煎液、醋制水煎液灌胃,实验结果得出五味子生品与炮制品均可延长戊巴比妥钠小鼠的睡眠时间,而炮制品催眠效果更显著。

3、半夏

半夏气味俱薄,能升能降,有协调脏腑、调和阴阳之功,《黄帝内经》中记载半夏秫米汤治疗不寐,而单味半夏在治疗失眠的研究中侧重于其炮制、浓度、剂量等,方媚媚等研究半夏不同的炮制品对小鼠镇静作用的影响,得出生半夏、姜半夏的镇静功能更好。赵江丽等发现半夏醇提物是其镇静、催眠的活性部位,以浓度95%,60%的乙醇提取部位作用明显。黄和等认为半夏发挥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当用重剂,重在配伍,谨慎其毒性。

4、刺五加

刺五加是五加皮科植物刺五加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益气健脾、平补肝肾、活血化瘀的功效。现代药物研究证实,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兴奋及抑制的双重作用,有重建正常睡眠-觉醒周期之功,可明显改善失眠症状。关璐将10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刺五加流浸膏口服,对照组给予舒乐安定口服,治疗4周后2组患者睡眠症状均改善,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失眠障碍的中医外治疗法

1、针刺疗法

针灸疗法可以激发经气,调动卫气,调和阴阳,在治疗失眠中发挥重要作用。马颖超等收集失眠患者65例,治疗组予安神益智针法.结合养神安眠汤,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及随访长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谢小红等在“四关”穴是调节全身气机,专为气郁所用的理论指导下,临床观察气郁体质不寐病例60例,对照组给予柴胡龙牡合欢汤加减,试验组加用针刺四关穴及耳穴贴压治疗,试验组睡眠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量表评分,试验组可改善患者气郁体质。

2、其他治疗法

周光涛等运用穴位埋线联合心理疗法治疗更年期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43例,选取穴位为百会、神庭、少海、然谷,总有效率达95.3%。康梦如等结合“督脉为阳脉之海”的理论,提出督脉在调和人体阴阳中发挥重要作用,故选取顽固性失眠病例,观察组予督脉隔姜艾灸法,对照组予米氮平片口服,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杨永江等收集心脾两虚型失眠50例,观察组运用刮痧配合子午流注疗法,对照组予以子午流注疗法,结果示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