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由一题多问到多题归一的课堂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27
/ 2

例析由一题多问到多题归一的课堂实施

李海英

商丘市第一中学 476000

摘要:目前中国对于教育事业这方面投入的逐年增长,心思与精力的花费也是越来越多。由此可以看出来国家对于教育的关注度之高,文化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其中理科学生对于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多数的数据和实践。数学这门学科充当一个引路课程,从小学开始、伴随终身,而多年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或许有待更新改进。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题目解析

引言:

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中我们不断的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点,练习新型题型。而在数学这个课程当中有一种学习方式那便是对于题目的解剖和分析。那么具体如何的进行解剖和分析、如何实施由一题多问到多题归一模式本文将围绕此话题展开论述。

一、数学课堂目前的教学模式状况

从小我们便开始学习数学这一学科,其教学内容深度、难度也随着我们步入初中的课堂而不断提升。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坐在位置上听讲是我们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三四十分的滔滔不绝也是我们最习惯的场景。每周或者每个月的一次考试让我们知道这一个周的知识点或一个月的知识总汇的掌握情况,而最受益良多的则是对于试卷中经典的、我们所做错的不会的进行解剖和分析。

我们常说只有深刻的了解分析了一个人之后才算是懂他,显然数学题目也不例外我们也得这样的去主动的了解它。我们通常都是在分析题目的时候采用一题多问的方式。一题多问,就是“吃透”这个题目对这个题目要深度了解,牢牢抓住这个题目不放手。例如老师在讲台上询问学生们是否要分析这一题,这是大家平时在班级内所受到的教学模式。举例初中数学一题多解题

例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出这两个数;

方法一

设较小的奇数为x,另外一个就是x+2

x(x+2)= =323

解方程得: x1=17,x2=-19

所以,这两个奇数分别是:

17、 19, 或者-17,-19

方法二、

设较大的奇数x,则较小的奇数为323/x

则有: x-323/x=2

解方程得: x1=19,x2=-17

同样可以得出这两个奇数分别是:

17、19, 或者-17,-19

方法三、

设x为任意整数,则这两个连续奇数分别为:2x-1,2x+1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一题多问、多解,而针对初中生进行题目的解剖和分析不能像小学生那样,要让学生们学会对于题目类型的归纳总结、教师也要进行对于教学模式的改变来促进和引导初中生学会新的学习思维。所以由一题多问到多题归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便是最好的实施方案。

二、一题多问和多题归一的概述

1、一题多问的利弊

人的变通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思维而非是类似于“死磕到底”的行为。一题多问是最常见的数学课堂中对于题目分析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很深度的让我们对于这一个题目进行了解。真真的让我们了解这一题但不能是任何时候题目都是变幻莫测的不能当同一个题目带上另一张面具的时候我们的又陷入苦思冥想,这也就是一题多问的一大弊端,无法进行同类似题目的转换变通。

2、多题归一的教学模式

我们都知道一题多问不是推动学生思维变通的发展的最好办法,所以提出新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而多题归一的教学模式正好契合。多题归一的方法在全球各个国家的数学教学中也有实施,例如美国就有心理学家表示概括出一般原理容易迁移,而学生从老师那学会例题,到自己解题正是一个迁移的过程,多题归一就是要从做过的许多题目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来这样就容易迁移、容易应用。不妨展开例题分析;已知:如图1,在△4BC中,∠C=900, 四边形ABDE、AGFC都是正方形,求证: BG=EC.629083184373f_html_48b57ab85cc835e.png

不难看出这个题目考察的知识目标是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需要我们运用基本的几何图形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629083184373f_html_9391e8c968fcf684.png

再例如上图改变条件,寻找结论和相同点;在△ABC中,“∠C=90°”改为“∠C+90°”,上述前两个结论还成立吗?我们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上要学会变通思维,用我们掌握的知识联想同类似的题目探索原结论。

3、多题归一的特点

多题归一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寻找和结合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找到问题的共同点用同一种解题思维去进行剖析,学会这种方法灵活运营在新的题目中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对于初中生来说更好的提升他们的在做题以及涉及到面对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多题归一,顾名思义集合多道题目,进行分类讨论。从初中数学的教学课本和考试试卷中挑选出同类似的准确的归纳教学素材、结合图表形式表达给学生看。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是实施教学改变的重点。归纳和总结出解题的模板让学生们深刻了解这种解题方式套用同类似的公式、用一种解法解开一类题目。

三、由一题多问到多题归一的实施

1、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模式

通过对于现在的一题多问模式的利弊分析和对于多题归一的了解,明辨是非选择最优的方式对初中的数学课堂展开整改。教师仔细的分析自己上课的教学状况反思存在的问题,结合班级现状进行合理的整改,推进有一题多问到多题归一的实施。由一题多问到多题归一的教学模式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们慢慢适应是一个不可跳跃的过程。

  1. 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我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网络课程的开展也是十分顺利且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也是逐渐扩大,从无人问津到疫情期间人人使用这都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合理的利用软件制作相关的专题例如“多题归一”栏目推进有一体多问到多题归一的实施。

  1. 结合家长共同推进

家长在家中也扮演着教师这一角色,让家长们联合教师,展开多题归一的教学工作。初中生不会像小学学生一样,他们有着对于文化知识的自我理解,多题归一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更是一种策略、是推动学生发展的好手段。而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叛逆的阶段所以结合家长共同推动教学工作展开是十分必要的。

四、结束语

多题归一的教学要结合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展开,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细心了解学生们感受感想以及教学效果。可能在由一题多问到多题归一的课堂实施工作推进中存在许多的问题,所以及时更正问题也是我们所要重视的,避开误区揭开本质,拒绝形式化的教学作业,让学生喜欢课堂、喜欢这种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着同样的目的,促进学生的思维提升就是教学意义的本质,所以我们必须不断的在推进多题归一教学的道路上进行探索,推进由一题多问到多题归一课堂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孝礼. 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物理课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办法与效果探究[J]. 文理导航(中旬), 2013(z1).
[2]杨建明. 一题多变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J].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高三版, 2011(12):15-15.
[3]阿君青. 例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题多变,一题多问"[J].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0(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