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橘皮大妙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9
/ 2

《小橘皮大妙用》

韩笑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000

一、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操作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要把幼儿的劳动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橘子是幼儿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一般我们吃完橘子都会将橘皮扔掉,很少再去关注橘皮的用处和价值。

处于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有高度的探索兴趣和较强的推理能力,动手能力也有所增强,同时,本节活动中自制橘皮清洁剂对大班幼儿来说也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活动不仅符合幼儿当前的年龄发展特点,而且也对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利用制作好的清洁剂擦拭桌椅也锻炼了幼儿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劳动意识,无论是面向儿童的现实生活,还是未来生活,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让融合了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的体验形式更加新颖别致,丰富多彩。

二、活动目标

(一)通过多感官通道感知理解橘子皮的特点,了解橘子皮的多种作用。

(二)能制作简单的自制橘子皮清洁剂。

(三)愿意用自制橘皮清洁剂擦拭桌椅,体验到变废为宝的好处以及劳动的快乐。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橘子皮的多种功用。

活动难点:能按照步骤简单制作自制橘皮清洁剂,体验到用自制清洁剂擦拭桌椅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盲盒(不透明的箱子)、橘子皮、罐子、白醋、水、幼儿一人一张记录表《橘皮的用处》、一张大记录表《橘皮的用处》、白板、彩笔、抹布、自制橘皮清洁剂半成品。

经验准备:对橘子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五、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出示盲盒,幼儿猜测并通过多感官通道感知橘子皮的特点。

师:小朋友们伸手到盒里摸一摸,说说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呢?

再用鼻子闻一闻,它是怎么样的呢?

那小朋友们猜猜它里面装的是什么吧。

2.教师打开盲盒,幼儿验证答案。

总结:橘子皮摸上去坑坑洼洼的,闻上去香香的,果真就是橘子皮。一般我们吃完橘子都会把橘皮扔掉,其实它也有非常大的用处!

(二)表格统计,橘皮妙用

1.幼儿分组讨论橘皮的用处,出示表格《橘皮的用处》,在表格上进行记录。

师:今天我们就来变废为宝,说说橘皮到底有什么作用,小朋友们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小朋友们在表格上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简单的记录吧!

2.分享交流,幼儿相互学习并丰富自己的表格。

师:小朋友们可以来说说自己画在记录表上的内容。(教师在白板的大记录表格上进行记录总结)

如果你发现别人说到的用处你没有想到,现在用画笔再记录下来吧!

师:小朋友们平时都观察得非常仔细,我们通过讨论总结记录了橘子皮这么多的用处,太厉害了!

(三)自由探究,动手制作

1.教师抛出疑问,幼儿解决问题。

师:班级的清洁剂快没有了,小朋友快快想想办法吧!

小朋友们可以想想刚刚我们记录的橘皮的用处。

2.自由观察橘皮清洁剂的半成品,幼儿探索并尝试进行制作。

师:这是制作一半的橘皮清洁剂,小朋友可以分组探索一下自制橘皮清洁剂都用到了哪些东西呢?(幼儿看一看、闻一闻)

闻起来酸酸的是白醋,现在小朋友可以用自己面前的材料尝试制作一下吧。

3.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完善自制橘皮清洁剂的方法。

师:我们发现白醋和水不能放太多,也不能放太少。

白醋放两勺,罐子内倒满50度热水就可以了。

4.幼儿再次尝试制作橘皮清洁剂,教师巡回指导。

5.相互交流制作劳动过程中的感受。

师:小朋友们来说说自己在制作清洁剂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呢?

(四)制作完成,擦拭桌椅

师:现在,我们自己做的橘子皮清洁剂已经做好了,我们一起来擦擦自己组的桌子和自己的小椅子吧。

六、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回家之后和爸爸妈妈制作清洁剂,看看还有哪些东西能制作清洁剂呢,制作好后一起打扫一下家里吧。

七、分析与措施

分析:

(一)教师从幼儿日常所见并感兴趣的橘皮入手,一开始就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提问以及猜测,运用相互交流的互动方式,追随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积极性。通过观察、记录和讨论,幼儿不仅初步了解橘皮的多种用处,更重要的是利用活动记录表用数字、图画或者其他符号进行记录,培养了幼儿初步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同时教师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和分享交流,引导幼儿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尝试整理概括。

(二)活动中幼儿的从主动的思考到自主探究再到大胆猜想与验证操作,在不断的尝试和试误的过程中,教师把我来教你制作清洁剂变成了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如何制作。在活动的过程中也能看出,幼儿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三)劳动贯穿始终。幼儿在活动中不仅拓展了幼儿对劳动的科学认知、拓展幼儿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而且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养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能力。用自己亲手制作的橘皮清洁剂擦拭桌椅板凳,幼儿成就感满满,在此过程中增强了幼儿的服务意识,同时在劳动过程中学会珍惜自身和他人的劳动成果,激发幼儿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积极情感。

措施:

(一)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应该回归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善于捕捉幼儿身边的物品和感兴趣的事情。将劳动贯穿到游戏和活动始终,为幼儿提供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的平台,幼儿的参与积极性高涨。

(二)幼儿在对话和交流的劳动过程中学会协商、学会合作、学会分享,体验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体验劳动创造的乐趣,感受劳动的艰辛,从而珍惜他人劳动成果,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萌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意识。

(三)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融合渗透,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要重视劳动教育本身的作用,而且要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和谐发展。

(四)家园共育。劳动教育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的有机结合与支持,单方面的培养对幼儿劳动能力及个性的发展起到的只是暂时性的影响,应加强家园沟通,采用多种形式共同对幼儿进行劳动习惯培养,充分调动幼儿的劳动积极性,让幼儿在家园共育的融洽平台上,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品质,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教育缺一不可。




作者简介:韩笑(1996-,),女,汉族,陕西宝鸡人,教育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