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56例临床研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3

手法闭合复位结合 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 56例临床研究探讨

周军箭 叶丹 张长江

十堰市太和医院西苑院区骨外科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 目的 分析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用于胫骨骨折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回顾分析于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进行治疗。统计患者手术情况与住院时间。统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超过95%,且主要集中在优秀的范畴内,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超过75%,且主要集中在良好的范畴内。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用于胫骨骨折的治疗中能实现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法闭合复位;MIPPO技术;胫骨骨折


胫骨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疾病,其诱发原因较多,一般表现为跌倒或扭伤。骨折线呈螺旋型与斜型,且多为同一平面的骨折,临床治疗较大。常规治疗采用手术干预的方法,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实现矫正骨折的技术,但常规方法所造成的损伤较大,并发症较多,且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1]。基于此,临床中提出了使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进行治疗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2]。本次研究针对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用的临床效果作出集中分析,并选用我院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回顾分析于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中男性患29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43—72,平均51.17±5.08岁。观察组中男性患28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42—70,平均51.24±5.11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取患者胫骨骨折部位制作切口,基于手术事业的要求,制作切口后,分别进行上行与下行的延长处置。其后对骨膜进行剥离,获得手术视野,并结合具体的手术需求,对视野进行适度延长,解剖处置结束后,使用钢板进行固定,其后逐层缝合,结束手术。

观察组使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针对中下段外踝骨折的患者发生在10cm内的腓骨骨折患者先行切开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在最大程度上恢复患者的生理长度,为胫骨恢复提供的充分支持。而针对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依据CT检查所提示的骨折移位情况,综合使用拔伸、按正、牵拉等手法恢复正角与短缩情况。其后使用CX型臂X线机进行透视引导,进行充分的复位纠正,调整到复位满意后,于内踝表面沿斜向制作3cm的切口。并切开深筋膜与骨膜。其后沿自上而下的方向剥离骨膜深面,保证结束分离或呈现为隧道形状。其后对胫骨远端内侧进行解剖处置,并使用钢板经过隧道后锁定在骨膜之上,并使用克氏针进行固定。最后从内踝表面制作的斜向切口开始向胫骨远端延伸,共置入4枚锁定用的螺钉。置入完成后,于外侧置入相同长度的钢板,并在骨折近端干置入钢板的螺钉位置制作切口,通过切口置入锁定套筒。最后通过钻孔拧入锁定螺钉完成固定,检查固定后,进行缝合。而针对胫骨中上段骨折患者,首先进行复位操作,与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操作一致。实现满意复位后,取Gerdy结节处沿向下与向前两个方向制作3cm的弧形切口。其后在骨膜外胫前肌与胫骨间制作隧道,并使用锁定用钢板沿骨膜插入,调整位置与骨折形成对位状态。于骨折远端位置,近端位置分别置入4枚固定用螺钉,通过透视观察螺钉位置校准后,进行缝合,结束处置。

1.3 观察指标

(1)统计患者手术情况与住院时间。手术情况具体拨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始计算,术中出血量采用纱布称重法,切口长度以手术记录为准。住院时间从办理住院手续后开始计算,至办理出院手续后停止计算。

(2)统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使用照Merhcant手术效果评估标准评估本次研究的临床治疗效果。设计评分介于0分至100分之间。认定评分越高,临床治疗效果越好,认定评分超过85分(包括85分)为优秀,认定评分介于85分至60分(包括60分)之间为良好,认定得分低于60分为差。认定优秀与良好均属于有效范畴。临床总有效率为: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统计患者并发症情况。具体包括:感染、延迟愈合、关节疼痛及畸形愈合等,临床总发生率的计算方法为:(感染例数+延迟愈合例数+关节疼痛例数+畸形愈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62849f4b8f6bc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 临床手术情况与住院时间统计表(62849f4b8f6bc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

组别(n=例)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切口长度(cm)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56)

71.25±7.42

115.44±10.42

15.42±1.27

12.42±2.15

观察组(n=56)

47.54±5.24

58.41±5.74

4.75±0.61

8.74±1.34

T

19.533

35.874

56.673

10.870

P

0.001

0.001

0.001

0.001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超过95%,且主要集中在优秀的范畴内,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超过75%,且主要集中在良好的范畴内。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临床治疗效果统计表[n(%)]

组别(n=例)

优秀

良好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n=56)

13

34

9

47(83.93)

观察组(n=56)

38

17

1

55(98.21)

X2

/

/

/

7.028

P

/

/

/

0.008






观察组临床总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临床并发症情况统计表[n(%)]

组别(n=例)

感染

延迟愈合

关节疼痛

畸形愈合

临床总发生率

对照组(n=56)

4

1

4

1

10(17.86)

观察组(n=56)

1

0

1

0

2(3.57)

X2

/

/

/

/

5.973

P

/

/

/

/

0.015

3、讨论

胫骨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疾病,其诱发原因较多,一般表现为跌倒或扭伤。骨折线呈螺旋型与斜型,且多为同一平面的骨折,临床治疗较大[3]。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对症治疗的方式,通过外力固定的方式实现促进愈合的临床治疗目的。MIPPO技术是20世纪90年美国学者Krettek提出的一种外科桥接骨骨板技术,临床中能充分避免直接暴露骨折端的问题,同时有助于维持治疗中胫骨的适当稳定,因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为骨折断端的周围血供提供相应的保护,提供较好的愈合环境

[4-6]。与手术复位方法联合使用能实现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有效控制了手术创伤,同时减少了患者的愈合时间[7-8]

本次有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一结果突出了联合治疗的临床优势,因充分减少切口与手术创伤,因而联合治疗的手术指标较好,且恢复情况较好。同时,本次研究还分析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超过95%,且主要集中在优秀的范畴内,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超过75%,且主要集中在良好的范畴内。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突出了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因而通过MIPPO技术实现了内外双固定,因而临床效果较好。最后,本次研究分析了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临床总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突出了MIPPO技术的临床安全性优势。因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少,因而并发症较少。

综上,手法闭合复位结合MIPPO技术用于胫骨骨折的治疗中能实现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凌建生,杨冬松,李真,陈鹏,李艳华,甄相周.胫骨横向骨搬运微循环重建术治疗糖尿病足[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1,36(12):1335-1336.

[2]刘胜,卢奇昊,池开宇,李立新,宋玉鑫.不同方式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21,42(23):11-17.

[3]秦奎伟.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24):70-71+74.

[4]王皓,凃峰,赵文斌,张麟.基于BMP-2/SMAD/Runx2通路探究骨化三醇胶囊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2,28(01):47-51.

[5]徐磊.后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斜行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21,42(24):95-97+101.

[6]王勇,荣芳.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开放骨折出现延迟愈合的临床分析及处理[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4):4039-4040.

[7]赵智,邓煜,陈宇,白新文.关节镜下免打结锚钉联合Endobutton钛板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J].中国骨伤,2021,34(12):1136-1140.

[8]谭云.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35):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