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

祁慧芳

剑阁县中医医院 四川广元 628300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74例进行研究(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西医治疗)和试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及激素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酮、卵泡生长激素、雌二醇水平治疗前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激素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试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具有理想的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激素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引起的肿瘤,为良性肿瘤。该病的病因尚未明确,普遍认为与激素、干细胞、遗传因素有关[1]。该病治疗主要采取随访观察、药物方案、手术等,需根据患者年龄、有无生育要求、症状、病情等综合考虑[2]。其中随访观察要针对没有症状的病人,一般不需要过多治疗,只需要3-6个月随访后按照病情做其它处理;而药物方案主要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米非司酮;而手术治疗其创伤大,需慎重使用;包括其他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高能聚焦超声、子宫内膜切除术)。其中西医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等,中医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也有广泛应用,可采取活血化瘀方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好,见效快、预后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7例,年龄31-64岁,平均(50.15±2.05)岁;病程1-3年,平均(2.02±0.21)年。肌瘤体积2-7cm3,平均(4.02±0.35)cm3。试验组37例,年龄31-65岁,平均(50.20±2.01)岁;病程1-3年,平均(2.01±0.23)年。肌瘤体积2-7cm3,平均(4.01±0.29)cm3

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肌瘤临床诊断标准:B超下可见瘤体,有血流信号。②病情稳定;③无需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③药物过敏。

1.2方法

1.2.1对照组

西医治疗。使用药物米非司酮片(厂家: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3551;规格:25mg*1片),25mg/次,1次/d。连续用药1个月。

1.2.2试验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方。方剂:茯苓10g、红花10g、桃仁10g、鸡血藤12g、牡丹皮10g、台乌药12g、香附10g、枳壳10g、赤芍10g、当归10g。药物混合后加入清水600mL,大火水开后转小火,煎煮40min以上,取药液300mL进行温服,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1.3观察指标

比较疗效、激素水平。①疗效:对患者子宫出血、下腹坠胀等症状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记录,治疗后相比于治疗前减分率>75%为显效、减分率30-75%为有效、减分率<30%为无效。疗效=(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激素水平:抽血化验,测量孕酮、卵泡生长激素、雌二醇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获取数据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62849370c8274_html_35c98dfe0801f945.gif ±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试验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疗效比较[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试验组(n=37)

22(59.46)

14(37.84)

1(2.70)

36(97.30)

对照组(n=37)

18(48.65)

13(35.14)

6(16.22)

31(83.78)

χ2

-

-

-

3.945

P

-

-

-

0.047

2.2 两组激素水平比较

试验组激素水平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激素水平比较(62849370c8274_html_35c98dfe0801f945.gif ±s)

组别

时间

孕酮

(pmol/L)

卵泡生长激素(IU/L)

雌二醇水平(pmol/L)

试验组(n=37)

治疗前

32.45±2.15

22.54±2.02

22.34±2.12

治疗后

23.12±1.02

15.11±1.01

15.34±1.12

对照组

(n=37)

治疗前

32.44±2.16

22.55±2.01

22.35±2.11

治疗后

26.31±2.02

19.34±1.21

17.63±1.15

t/P试验组(治疗前后)

23.849/0.000

20.012/0.000

17.759/0.000

t/P对照组(治疗前后)

12.608/0.000

8.323/0.000

11.948/0.000

t/P组间值(治疗前)

0.020/0.984

0.021/0.983

0.020/0.984

t/P组间值(治疗后)

8.575/0.000

16.325/0.000

8.677/0.000

3讨论

子宫肌瘤作为临床常见病,病因不明,病机复杂,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需及时治疗。以往临床上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以西医方案为主,采用米非司酮片,可获得一定治疗效果。米非司酮片属于抗早孕药,作用机制为与孕酮竞争受体,同时可以与糖皮质激素受体进行结合[3]。子宫肌瘤患者激素水平异常升高,促进子宫肌瘤成长。使用米非司酮片后可降低激素水平,对肌瘤成长形成有效抑制[4]。中医将子宫肌瘤纳入“徽瘕”范畴,子宫肌瘤的病因病机分型包括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互结,肾虚血瘀[5]。需要对患者辨证治疗。研究中对患者使用茯苓、红花、桃仁等药材组成活血化瘀方,起到良好活血化瘀效果,改善气机阻滞,消除病症。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好,激素水平比对照组好,提示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张志波.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21):141-143.

[2]曾伟菁.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1,36(13):2207-2209.

[3]杜春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1,36(03):447-449.

[4]赵瑜.研讨子宫肌瘤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药物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16):74-76.

[5]陈颖颖.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患者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20,55(0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