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应用,你了解多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中药应用,你了解多少

陈顺利

绵阳市平武县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2550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对中药的采集、炮制和制剂有着明确的说明,指导用于方剂配伍。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同时具备康复、保健的功能。中药由天然药材进行加工制成,其中药物种类较多,有植物药、动物药、化学药及矿物药等类,其中最多的是植物药,提出“诸药以草为本”的理念。那么中药应用,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对中药在临床的应用情况进行简单的阐述,仅供参考。

1.中药的药性理论分析

药性理论是药性形成机制、运用规律,中药药性理论内容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和禁忌。对这些药性理论进行简单的分析,如下。

四气:中药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即四性。通过四性分析对人体阴阳、寒热的作用,以此确定药物作用。

五味:中药有酸、辛、咸、苦、甘五种味道,不同味道经口尝后经感觉器官分辨,不同味道有着对应不同的治疗作用,通过五味也可以对药物进行直观的反映。

升降浮沉:中药升降浮沉指对机体不同作用,而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药物炮制、药物配伍都会影响到升降浮沉的效果。

归经:药物对机体选择性作用指归经,有些药对脏腑经络有着独特的亲和效果,不同部位病变,选择不同药物治疗,也可以发挥药物的特殊功效。药物归经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表明药物不同有着各自的适应范围,对药效进行定义。通过中医分析机体脏腑经络特点,中医辩证选择符合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毒性:中医认为毒药具有广泛的含义,也是对药物偏性的认知,一般认为毒性属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只是毒性大小存在差异。现代药理分析毒性是药物损伤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急性、亚急性、亚慢性、慢性、特殊等不同性质的毒性。中药副作用与其他毒性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正常剂量用药时,不适反应轻微,不会对机体造成过大的危害,而且一般停药不良反应可消失。只有大剂量使用,才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中药应用分类情况

人们长期以为对中药的认知是中药无毒,极少数中药有明显毒性,少数有较小毒性,大多数无毒性。为了全面认知中药的应用情况,使人们对中药了解的更客观,更全面,以下对中药应用情况进行分类,在《神农本草经》中分成上品、中品、下品三个类别,一般认为上品无毒,中下品有毒。其中无毒中药可养生保健,有毒中药可入方治疗,这种认知过于片面,下面对中药分类应用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中药上、中、下三品:上品药有一百二十种,无毒,多服久服皆不伤身。提出上品药无毒,用于健身益气,延年益寿。实际上,上品药并非全部无毒,也并不是都能延年益寿。例如:丹砂,即朱砂,其中含硫化汞,久服会导致汞中毒。在《药性论》中已指出朱砂有大毒;《中药大辞典》中也指出朱砂不宜久服多服。

中品药有一百二十种,主人为此类药主养性,斟酌是否有毒使用。其中有毒中药有硫磺、水银、雄黄等;而无毒中药有祛邪病的石膏、干姜,另一种是具有滋养保健功效的百合、当归和鳖甲。是否有毒在配伍入药时都要针对病情使用,不能盲目用药。其中有毒中药不能久服多服。有些毒性较小中药,针对患者病情,特定情况下可服一段时间。而毒性过大的药物,例如:水银,用于病证治疗效果好也不宜多服久服。

下品药有一百二十五种,多毒,不可久服。其中大多药物有毒性,例如:附子、铅丹、巴豆、乌头及泽漆等。也有少数无毒,例如:大黄、连翘等。有毒中药只可治病,无毒中药可治疗疾病,也可用于益气健身,延年益寿。但是,传统中医对铅丹认知存在偏差,例如:认为铅丹可久服,可通神明。实际上铅丹具有较大的毒性,不能久服多服。

在《神农本草经》通过中药上、中、下三品的分类, 实际上对有些药物分类概念不清,而且对有些药物的认知存在偏差。现代药理可将中药分成两类,一类为有毒,一类为无毒,将中药用于临床治疗疾病,可分为两类,一大类是具有补气补血和滋补阴阳功效的药物,无毒性;另一大类中药又可分成有毒与无毒两类。其中解表药多无毒,常见中药有桂枝、薄荷、生姜等。但并非所有解表药都无毒,例如:麻黄,有解表功效,主要成分是麻黄碱、伪麻黄碱,有时会有中毒症状;泻下药多无毒,可是巴豆有泻下功效,不当使用也会引起中毒症状;化痰药多有毒,例如:竹茹具有化痰功效,可是控制在6-12g,甚至50-100g也不会发生中毒。可见,从有毒、无毒科学的分类,才能保证临床合理用药。无论药物是否有毒,只有辨证论治,就可能确保临床疗效,而且不会发生中毒。无毒中药未按病变症机应用,也会有副作用,表现出中毒症状。所以,中药无论有毒或无毒,都不能盲目应用,符合病变证机应用,能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大家都知道有毒中药是可以用来治病,无毒中药可用于养生保健,按中药性味、功用、主治分类,例如:黄连可治疗热证,也可用于养生保健。无毒中药不能因无毒而随意使用,例如:桂枝,虽无毒,运用得当,按病情适量使用,才能避免引起不良反应,常见副作用有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黄连无毒,如果多次服用,未按规定用药,不能起到治疗功效同时,还会对脾胃阳气造成损伤,甚至引起胃脘疼痛,表现出不欲饮食。大黄无毒,随意用药,多次服用会对用脾胃造成伤害,引起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所以,针对无毒的中药,也可得当使用,才能避免引起副作用。无毒中药的使用不能滥用、久用和多用,一定要运用得当。

有毒中药可以用来治病,虽有毒,用于病症治疗效果却显著,例如:附子、川乌,虽有毒性,用于大寒证治疗效果却好。而干姜为温热药,虽可用于大寒证治疗,疗效却远不及附子和乌头。药用有毒才是保证疗效的根本,实现以毒攻毒。例如:西药,有些有毒,有些无毒,无明显毒性西药作用较弱,多为辅助药。而有毒西药作用更为显著。可见,有毒或毒性大才能保证疗效,西药也一样如果用药不当,过量或过久使用,也会引起毒副作用。有毒中药是由于有毒才能实现治病祛邪的作用,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有毒中药正确运用,严格按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合理用药,才能避免发生中毒。不能切中病变证机,不能有益治病,同时还会引起毒副作用。有毒中药运用要恰到好处的调配,才能取得显著治疗作用。用药要客观、正确而合理,不能随意过量使用,因病证而应用,才能避免发生中毒症状。

总之,人们只有增加对中药应用知识的了解,才能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随意盲目过久过量用药,保证用药疗效同时,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