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微创 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

杨敏

温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135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效在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纳入到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的医学研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PFNA治疗,同时予以A组常规护理干预,B组联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并就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A组更低,Harris评分较A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手术室护理应用到PFNA治疗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中,可进一步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并对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的提升及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意义,值得被广泛借鉴应用。

【关键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老年患者;转子间骨折;手术室护理

鉴于老年患者身体耐受及机能出现下降趋势,进而导致手术治疗中会有相关危险事件的发生[1]。而我院为了提升PFNA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特将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以期惠及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70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纳入到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的医学研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A组男女比例18:17,年龄65-81岁,均值(72.54±2.06)岁;骨折至手术治疗时间1-7d,均值(3.33±1.48)d。B组男女比例17:18,年龄65-83岁,均值(72.82±2.19)岁;骨折至手术治疗时间2-6d,均值(3.27±1.40)d。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院内伦理委员会核实并批准;(2)签署知情文件;(3)年龄≥65岁;(4)沟通良好;(5)病史资料齐全;(6)符合转子间骨折诊断标准且具有PFNA治疗指征。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2)合并血液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3)合并恶性肿瘤;(4)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5)合并认知功能障碍。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术前营养调护、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以及术中体征监测、隐私保护、无菌操作,术后并发症预防、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内容。B组在A组基础上添加手术室护理管理,具体包括:(1)进入手术室后仔细进行信息核对然后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同时予以患者鼓励与安抚,以消除其负性情绪;(2)麻醉起效后,协助主治医师将患者摆正手术体位并进行肢体固定,检查有无受挤压情况以及时纠正,以避免血液循环异常的发生;(3)术中所用液体需按照手术进展与患者情况进行输注速度调节,但严格限制液体补充量,不得超过1500mL,并及时配合手术医师;同时予以患者保暖干预,减少术中低体温症及寒战发生后损伤白细胞功能和凝血机制,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4)把C型机进行患肢一侧的正确放置,并协助医生做好骨折线对位与PFNA定位;(5)保持手术室安静,不可随意走动,并与医生紧密配合,第一时间对指令做出反应。

1.3 指标观察

将两组以下指标进行对比[2]:(1)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2)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分数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强);(3)术后并发症发生种类及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本次研究数据。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术中出血量A组(78.84±10.97)ml较B组(66.38±9.42)ml更多,对比(t=5.098,P=0.000)。

手术用时A组(70.32±9.34)min较B组(60.21±8.87)min更长,对比(t=4.644,P=0.000)。

2.2 术后康复指标对比

住院时长A组(18.34±3.29)d较B组(16.71±2.68)d更长,对比(t=2.273,P=0.026)。

骨折愈合时间A组(143.27±8.54)d较B组(122.17±7.79)d更长,对比(t=10.799,P=0.000)。

Harris评分A组(80.71±3.51)分较B组(83.48±4.68)分更少,对比(t=2.801,P=0.007)。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A组术后出现内固定松动、髋内翻、下肢外旋、下肢缩短各1例,切口感染2例,总发生率17.14%(6/35);B组术后出现内固定松动1例,总发生率2.86%(1/35);对比(x2=3.968,P=0.046)。

3 讨论

老年转子间骨折主要是因为骨质疏松,摔伤等因素引起,骨折后会出现髋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表现。如果骨折线对位良好,没有损伤股神经和血管,可以行保守治疗,给予石膏夹板固定。但如果有神经血管的损伤,以及不稳定骨折则需要及时展开PFNA治疗,才可以使骨折快愈合,并恢复患者正常髋关节功能。而PFNA术后治疗中,需要将患者在牵引床上进行肢体固定,这也会增加皮肤挤压,从而造成血液循环异常,进而不利于手术的安全展开

[3]。以及鉴于老年患者的手术耐受较差,术中易出现多种风险时间,因此就需要在展开手术治疗的同时,也要加强相应的护理干预

手术室护理作为针对手术治疗患者的一项专科护理模式,其更加注重手术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还会将患者术中舒适度作为服务内容,通过展开一系列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最终确保手术的顺利展开与进行。同时在手术室护理应用下,还可以加快手术进展速度,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的提升有着积极意义。而本次将其应用到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的PFNA治疗中,结果显示在其干预下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更低,Harris评分则更高。这也进一步表明,手术室护理对于手术治疗患者的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PFNA治疗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展开手术室护理,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并积极影响术后预后质量,值得被广泛借鉴、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洋. 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名医,2021,(8):125-126.

[2]冯瑰丽,肖明,赵蕾,刘芳,王莹.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策略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21,19(1):59-62.

[3]刘捷.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5):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