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生产炙甘草对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影响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批量生产炙甘草对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影响探讨

陈佳祺

广西德润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00


[摘要]目的:采用同一批甘草药材,连续批量生产成3批炙甘草,对蜜炙前后,其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7nm。结果:批量生产得的炙甘草,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均有明显损失。结论:《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炙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限度与甘草药材的限度一样,均为≥0.5%,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批量生产;炙甘草;甘草苷;甘草酸;含量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甘草在中医方剂中使用广泛,有“十方九草”之说,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作用;蜜炙后有增强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中国药典》2010、2015 和2020年版这3版均规定,甘草酸的含量限度从甘草药材的2.0%下降至炙甘草的1.0%,相对合理;甘草苷的含量限度与甘草药材的一样,均为≥0.5%。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甘草药材经过蜜炙,批量生产得的炙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有明显损失,《中国药典》的规定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1]收载的炙甘草的炮制方法和检验方法,采用同一批甘草药材,连续批量生产3批炙甘草,分析比较蜜炙前后,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的变化情况。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

Agilent LC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BT125D型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Q-3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QY-300型往复式切药机、CY-700型滚筒式炒药机(富阳康华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甘草苷对照品(批号:111610-201908)和甘草酸铵(批号:110731-202021)均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腈为色谱纯,磷酸为优级纯。

1.2材料

本次生产用到的甘草药材采购自陇西甘草堂中药材购销有限公司,共650kg,经本公司实验室药师鉴定为正品。

2方法与结果

2.1甘草苷与甘草酸含量测定

2.1.1炮制甘草片

取甘草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平均分成3批甘草片,分别蜜炙成炙甘草。

2.1.2炮制炙甘草

取甘草片,加入炼蜜拌匀,置炒药机内,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共炮制成3批炙甘草,编号为炙甘草1、2、3批。每100kg甘草片用炼蜜25kg。

2.1.3色谱条件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填充剂;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05%磷酸溶,检测波长237 nm。 理论板数按甘草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按下表1规定的梯度洗脱。

表1 色谱条件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8 19 81

8~35 19→50 81→50

35~36 50→100 50→0

36~40 100→19 0→81

2.1.4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甘草苷对照品、甘草酸铵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含甘草苷20μg、甘草酸铵0.2mg的溶液,即得(甘草酸重量=甘草酸铵重量/1.0207)。

2.1.5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取甘草药材1份、批炙甘草1、2、3批各1份,分别粉碎,粉末过三号筛。精密称定上述4个供试品粉末约0.2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10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2结果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计算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甘草药材、炙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

供试品 甘草苷 甘草酸

甘草药材 0.81% 2.6%

炙甘草1 0.69% 2.2%

炙甘草2 0.73% 2.4%

炙甘草3 0.58% 2.0%

3讨论

从本次测定的结果可知,甘草药材经过蜜炙后,批量生产得的炙甘草,甘草苷的含量损失约在10%-28%,甘草酸的含量损失约在8%-23%,炮制因素对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的影响几乎相同

[2]。《中国药典》规定,甘草药材和炙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一样,均≥0.5%,这可能导致在批量生产炙甘草时候,合格的甘草药材,生产出不合格的炙甘草。故在采购甘草药材用于生产炙甘草时,甘草苷的含量应比规定的0.5%高30%以上,才相对安全。而不同产地的甘草中的甘草苷和甘草酸的质量差异大[3-4],应根据不同产地甘草的质量情况采购甘草药材。《中国药典》2020年版[1]没有对炙甘草中甘草苷的含量限度做出相应的调整,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M].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耿家玲,康绍建,柴文英. 甘草、炙甘草饮片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考察[J].中国药师,2011,14(12):1751-1753.

[3] 陈维珍,王蓉,余亮等. 国内外不同产地甘草质量分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3):51-52.

[4] 蒋世翠,梁源,田冬华. 不同产地野生甘草的甘草酸、甘草苷含量分析[J].海峡药学,2021,33(6):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