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区医院门诊输液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对社区医院门诊输液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吉娜

新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社区医院门诊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输液治疗的患者156例,简要分为A组(对照),B组(研究),各为78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论:B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此类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普及。

关键词:社区医院;门诊输液;人性化护理;满意度


门诊输液室由于患者较多,且由于人员复杂,病症多样,常常发生护患纠纷,对其他输液患者造成影响,同时也降低了输液的质量。此外,对于医院的整体形象也造成了负面作用,影响医院的声誉。如今各行各业都倡导以人为本,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加之如今患者对护理要求的提高,对护理方式进行改革迫在眉睫。人性化护理以患者为工作的出发点,及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充分考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对其予以人文关怀,能够减少护患之间发生矛盾,提升护理质量[1]。本研究主要探讨对社区医院门诊输液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分析

1.1资料

选取在我社区门诊输液的患者156例,在这15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84例。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B组(研究),每组各有78例,在A组中的78例患者中,男30例,女48例,年龄在4~84岁之间,均龄(42.12±2.15)岁。B组的78例患者中,男34例,女44例,年龄在3~80岁之间,均龄(41.12±2.0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信息如下表所示。

表1:A、B两组患者一般信息比较

组别

n

男性

女性

A组

78

30

48

B组

78

34

44


1.2方法

A主要患者予以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①环境护理:输液环境对患者的情绪及心理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护理人员应在输液室开放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增加输液室的舒适度。在输液室配置便民箱,为了方便患者饮用热水,在输液室放置饮水机及一次性水杯。同时准备毛毯等物品,避免患者因受凉而加重病情。在墙上张贴与输液相关的医学常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输液认知。

②改善服务态度:护理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形象,同时提升综合素质,避免因突发情况而手足无措。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对其提出的问题耐心回答,并且要做到面带微笑,语气轻柔,尽量让回答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此外,在巡视时对患者进行鼓励,对没有陪护的患者协助其进行缴费以及其他等就诊事项[2]

③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输液用药管理、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等。并制定奖励政策,提升护理人员工作做的主动性,促使其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

④安排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执行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在门诊输液室为患者进行输液护理,确保患者顺利完成输液。为了保证输液室的人员充足,需要对人员请假、排班等作出具体的规定,避免因排班等问题造成人手不足,导致患者输液等待时间过长。同时合理的排班制度也能避免护理人员因长时间工作而导致精神疲劳出现护理过失,确保其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完成工作。

⑤静脉输液护理:第一,在患者开始输液时向其做自我介绍,与其进行交流,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消除其紧张的情绪,并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第二,为了避免患者在输液时出现不良反应,应嘱咐患者进食。第三,在巡视过程中,针对患者的表现进行个体化干预,提升输液的质量。第四,护理人员的态度要亲切,告知患者输液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提醒患者切勿自行调整液体的滴数。为了防止患者调整输液的速度,护理人员应选择小号的针头进行注射,此举能够有效控制滴速[3]。此外,嘱咐患者的陪护人员对患者的输液情况进行观察,有任何不适应立即通知医生。第五,为患者穿刺争取一次成功,若失败,应向患者及家属表示歉意,再征询患者的意见是否同意对其进行第二次穿刺,在患者的拒绝的情况下,应向上级领导报告,同时更换人员为其进行穿刺。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的统计软件处理,X²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2、表3得知,B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

表2 :A、B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A组

78

70.21±5.13

80.16±5.25

B组

78

71.23±5.18

93.24±5.49

P


<0.05

<0.05

表3:A、B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组别

n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率

A组

78

25

29

24

54(69.2%)

B组

78

41

27

10

68(87.2%)

P


-

-

-

<0.05

3.结论

输液作为门诊治疗的常用方式,使用率较高,但经常由于护理问题而引发护患纠纷。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由于其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综合素质较弱,且部分护理人员再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态度欠佳,导致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因而需要对现有的护理模式进行改革,予以人性化护理,并将其贯穿于门诊输液的全过程[4]。此种护理能够做到以患者为工作的出发点,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同时,通过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还有助于护理人员提升操作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的概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加之与患者耐心沟通,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也能够降低矛盾的发生率[5]。总之,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增加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还能够促进护患关系稳定发展。综上,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杨静伟.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社区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01):196-197.

[2]古小云.人性化护理对门诊输液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的影响[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3):33-35.

[3]戴炜.优质护理服务对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6):102-103.

[4]陈少斐,黄志君,黄丽秋,石思梅.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者选择输液装置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5):17.

[5]罗丽蓉.对门诊输液室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0):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