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控制管理实践策略及有效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控制管理实践策略及有效性分析

李彦

四川省地矿局四 0五医院 四川成都 611830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控制管理实践策略及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分别为:住院患者(共125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2月-2020年10月)、回顾性研究;采集微生物检验标本(1000例)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标本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再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0月125例住院患者(采集微生物检验标本1000例)作为实验组(实施标本质量控制管理措施)。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住院患者的病原学检出阳性率、病原学标本送检不合格率。结果:实验组病原学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原学标本送检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实施质量控制管理策略能够显著降低病原学标本送检不合格率,提高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为住院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学服务。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控制;管理策略;病原学标本

在开展医疗服务工作时,临床微生物检验不可或缺。对患者开展微生物检验能够让医生更为准确地判断其病情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继而做出相关诊断和治疗[1]。有关资料显示,影响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很多,因此需加强质量控制[2]。本文将对其进行有关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分别为:住院患者(共125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2月-2020年10月)、回顾性研究;采集微生物检验标本(100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0月125例住院患者(采集微生物检验标本100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82例、43例,年龄(42.35±16.14)岁。实验组男性/女性患者分别有80例、45例,年龄(43.67±15.7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未有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标本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实验组实施标本质量控制管理措施:(1)组建质量管理小组,小组每位成员均需要娴熟掌握病原学培养以及送检有关知识;(2)制定微生物标本考核标本和操作标本,采取笔试方式考核医生和护士对专题知识的掌握情况,再随机抽取医生和护士考核实践操作,与此同时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3)每月统计全院微生物标本检验情况,再分析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具体原因,及时对科室以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培训和考核,全面控制微生物标本的检验质量。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住院患者的病原学(血培养、痰培养、尿培养、分泌物培养、大便培养)检出阳性率、病原学(同上)标本送检不合格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病原学检出阳性率、病原学标本送检不合格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病原学检出阳性率比较

实验组病原学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病原学检出阳性率比较(n/%)

组别

血培养

痰培养

尿培养

分泌物培养

大便培养

送检例数

阳性率

送检例数

阳性率

送检例数

阳性率

送检例数

阳性率

送检例数

阳性率

实验组(n=1000)

180

16(8.88)

300

36(12.00)

110

48(43.64)

190

86(45.26)

220

-

对照组(n=1000)

200

6(3.00)

332

17(5.12)

105

32(30.48)

200

28(14.00)

163

-

χ2


6.0235


9.7082


3.9822


40.0363


-

P值


0.0141


0.0018


0.0459


0.0000


-



2.2两组病原学标本送检不合格率比较

实验组病原学标本送检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病原学标本送检不合格率比较(n/%)

组别

血培养

痰培养

尿培养

分泌物培养

大便培养

送检例数

不合格率

送检例数

不合格率

送检例数

不合格率

送检例数

不合格率

送检例数

不合格率

实验组(n=1000)

180

10(5.56)

300

30(10.00)

110

5(4.55)

190

8(4.21)

220

6(2.73)

对照组(n=1000)

200

38(19.00)

332

81(24.40)

105

30(28.57)

200

20(10.00)

163

29(17.79)

χ2


15.5165


22.5629


22.7532


4.9007


25.5888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268


0.0000





3.讨论

微生物标本采样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有:其一,患者不清楚取痰的准确步骤,因此导致痰液标本采样质量不合格;其二,部分尿液标本因未及时送检或运送时不够规范导致不合格;其三,大便标本主要因为送检不及时导致质量不合格;其四,部分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分泌物标本被污染,继而导致质量不合格;其五,部分血液标本由于未在准确的时间内采集或因操作不当导致标本被污染,继而导致质量不合格[3-5]。针对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不合格原因,实验组实施质量控制管理策略,主要表现为:(1)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让每一位相关负责人均能够娴熟掌握有关操作;(2)制定微生物标本的标准采集流程和运送流程等,规范考核内容,使得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质量更高;(3)合理评价质量控制效果,优化工作流程,不断降低病原学标本送检不合格率。本研究中,实验组病原学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原学标本送检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实施质量控制管理策略能够显著降低病原学标本送检不合格率,提高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为住院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九英.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质量控制干预分析[J]. 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5):223.

[2] 陈霞.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7,28(9):706-708.

[3] 袁瑞敏.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与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6):45-46.

[4] 赵云飞.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问题及处理措施分析[J]. 黑龙江科学,2021,12(2):70-71.

[5] 陶来宝. 公共卫生中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质量控制对策[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