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分析

宋毅毅,黄艳

遵义市红花岗区中医医院(红花岗区骨科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时应用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4例做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研究,分组办法为抽签法,其中采取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n=47),采取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的为研究组(n=47),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经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胸腰椎评分(JOA)以及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减轻其疼痛水平并改善其腰椎功能,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关键词】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腰椎;压缩性骨折

腰椎压缩性骨折在骨科中较为常见,由于老年群体的骨质较为疏松,骨脆性较大,因此更易出现此种情况[1]。对于此类型骨折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康复效果对手术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但是术后康复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康复期间选择适合患者身体情况的康复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康复练习的效果,还能够提高患者恢复腰椎功能的康复信心,使康复训练维持时间的更为持久[2]。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采取了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目的即在于分析此护理模式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于2019年6月起直至2020年6月止,共计纳入此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4例做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年龄介于60-74岁之间,平均年龄(67.16±2.69)岁,男性25例,女性22例。研究组患者年龄介于60-75岁之间,平均年龄(67.84±2.77)岁,男性23例,女性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研究已经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患者无意识障碍且对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者以及有过腰椎手术史、合并患有严重脏器功能损伤者。

1.2研究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即术前为患者进行健康宣传,讲解手术流程,无明显不适症状时即可安排患者起床活动,活动过程中需注意要佩戴腰围。对研究组患者则开展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1)术后6h即可帮助患者进行轴线翻身,翻身频率为每间隔2h翻一次,术后第2日开始指导患者自主翻身。(3)术后5h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的屈伸和旋转练习,24h后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腿部抬高练习,初始抬高幅度以20°左右为宜,保持5s后轻轻放下,再进行另外一侧,每次练习时间为10到15min;再配合抗阻力伸膝练习,每次练习时间为3-5min;术后3d可指导患者进行下肢的屈伸练习,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每次练习5min;术后7-14d即可指导患者进行挺腹练习,术后14d即可开展腰背肌功能练习,以头、双肘以及双脚做为支撑点练习。术后21d即可进行以头和双足为支撑点的腰背肌功能练习,35d以后可以双手以及双足为支掌握点进行腰背肌功能练习,每次练习时需要维持动作3-5s;所用动作每日练习10到15次。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利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日本骨科协会胸腰椎评分(JOA)以及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水平、腰椎功能以及自理能力进行评比,VAS评分范围0-10分,得分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重。JOA评分包括主观症状以及临床症状、活动受限程度以及膀胱功能四个维度,满分29分,得分越高提示其腰椎功能越好。Barthel指数包括如厕、大/小便、个人卫生、平地步行等10个项目,每项目评分范围0-10分,得分越高提示其自理能力越好[3]

1.4统计方法

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并利用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为(628357222b16a_html_47ab502c1517ba4d.gif ±s)并利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则代表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VAS、JOA、Barthel评分结果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结果明显比对照组低,JOA以及Barthel评分结果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VAS、JOA、Barthel评分结果对比[(628357222b16a_html_47ab502c1517ba4d.gif ±s),分]

分组

n

VAS

JOA

Barthe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7

8.41±0.75

4.46±1.13

11.51±1.39

19.12±1.67

30.79±3.51

45.84±4.55

研究组

47

8.54±0.63

2.54±0.82

11.46±1.28

24.23±1.40

30.33±3.46

57.12±5.69

t


0.909

9.427

0.181

16.075

0.639

10.614

P


0.365

0.000

0.856

0.000

0.523

0.000

3讨论

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康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且而术后的疼痛对患者康复练习的积极性也造成明显的影响,循序激渐式的康复护理模式从简单的翻身练习,逐渐过渡到抬腿、屈伸、腰部支撑等练习,难度从低到高,动作从简到复杂,使患者的腰椎功能在康复过程中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进而提高了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其腰椎功能康复的速度也得以提升。

综上可见,对于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采取循序渐进式的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降低其疼痛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田昕,吴红娟,郭丰,等.循序渐进康复护理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功能恢复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8):972-974.

[2]任娜,刘晓艳,章艳.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2):309-310.

[3]张艳,白薇,金莉,等.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8,24(1):126-1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