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控制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控制效果分析

朱丽敏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无锡 214191



摘要:目的:对流行性感冒进行有效预防,分析其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诊治的流行性感冒患者中1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抽签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33%、88.3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流行性感冒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同时采用积极的防控措施,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足度,有效防止疫情恶化和扩散。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预防措施;控制效果



前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即通过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极强。若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将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神经系统损失、心脏损失等,严重会出现死亡。为分析流行性感冒预防控制效果,我院对120例患者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流行性感冒患者120例为研究目标,采取抽签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平均分为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36例男、24例女,年龄18-27岁、平均年龄(20.15±2.69),病程3小时-7天、平均病程(3.65±0.91)天;观察组患者:34例男、26例女,年龄19-26岁、平均年龄(22.15±0.89),病程6小时-6天、(2.65±1.21)天。所有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资料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全部患者临床表现于检查均满足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患者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西医治疗

5%葡萄糖+病毒挫+白霉素,进行静脉注射,每日1次。

观察组:在西医治疗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服用中药解毒清热汤汁,每日2次。

中药汤汁成分:黄芩、射干、板蓝根、全瓜蒌、金银花、连翘、桑叶、生甘草、桔梗等。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控制方法:

(1)加强宣传教育

目前,很多人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不够全面,并且重视度较低,将其当作普通的感冒对待。因此,为了有效地预防首先就需要人们对其有正确和全面地认识,比如地区防疫机构可以 加强流行性感冒的防护宣讲,可通过制造视频、展板、手册等方式,使人们正确地看待流行性感冒。同时还可以针对易感人群,如儿童和老人,为他们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饮食、运动指导,增强他们的免疫力,防止流行性感冒出现大面积传播。

(2)做好日常防护

日常的防护是避免受流行性感冒侵袭的重要方式,对此,应根据气温的变化情况增添衣物。避免受冻或是过热。因为一旦人体受凉,呼吸道血管就会收缩,抵抗力下降,血液的供应和疏通也会受到影响,这时病毒就极易侵入。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周围环境,要做到空气流通和充足的阳光,利用紫外线进行杀菌,并且可以使用食醋熏蒸进行室内杀菌,不给病毒留下温床。

(3)及时进行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是较为有效地防治方法,对此地区相关机构和部门就应该做好疫苗的接种工作,为地区提供充足的疫苗接种准备。使人们在合适的接种期接种防流感疫苗。

(4)注意饮食防护

饮食均衡营养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对此,为了预防流行性感冒,特别是动机,气温较低且较为干燥,这时就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并注意保暖。除此之外,冬季天气较干空气中的尘埃也较多,尘埃随着呼吸进入人体,会导致鼻黏膜出现损伤,而补充水分可以保持比年的湿润,降低病毒的侵入几率。在饮食中可选择一些鱼类、肉类、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增强免疫力,且水果和蔬菜会有利于排出毒素,起到净化身体内部环境的作用。 如果 是流行性感冒初愈的患者,则一定要饮食清淡,补充蛋白,如豆制类食品。切忌食用粮食。

(5)增强体质

加强体育锻炼是强身健体的方式,同样可以有效地预防流行性感冒。具体来说,当人们在活动时,血液循环和免疫力都会增高。但是在冬季要注意锻炼场地的选择,避免在雾霾天气在室外锻炼,否则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带来伤害。对于,身体较弱的老年人来说,要根据跟人的身体情况尽可能地做出适,宜的锻炼,并补充维生素 E,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同时还能延缓细胞衰老,偶主要体内氧供,又能保护肺脏功能。另外,还可以服用维生素 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增加免疫系统,有效地起到预防作用。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1. 患者的临床症状彻底消失,体检正常,判定为痊愈;

  2. 患者高热、咽喉痛、全身酸痛临床症状消失,但出现轻微咳嗽,判定为有效;

  3. 患者临床症状没有缓解,甚至恶化,判定为无效。

(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12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数据分析,n(%)表示计量数据,x2 检验,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对两组患流行性感冒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比较,进行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95.33%,进行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88.33%,前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后者,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组别

对照组(n=60)

观察组(n=60)

x2

P

显效

21

28



有效

32

21



无效

7

1



总有效率

53(88.33)

59(95.33)

4.8214

0.0281

3讨论

流行性感冒能够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和接触进行传播,流行性感冒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患者体温出现高热、四肢乏力、全身疼痛等。流行性感冒的主要控制方法有药物控制和其他控制。其中,药物控制是指在发生流感后,对患者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本文的调查结果显示,对患者采用中医和西医结合的形式进行治疗,治疗的效果更好。其他控制是指为了避免疫情的蔓延,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对重症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且开展疫苗的接种工作,采用积极的态度进行流感的教育宣传。在流感爆发后,最有效的措施是及时进行治疗,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控制工作实施的越早,控制的效果越好,流感的蔓延率和发病率越低。根据本文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和疫苗等措施能够实现对流行性感冒的高效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和西医结合的形式治疗流行性感冒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加强对中老年人群以及儿童的宣讲教育,提升育苗接种率能够有效防止流感疫情的扩大。

文献:

[1] 熊有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控制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4):18.

[2] 袁春霞.流行性感冒的防控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7):12-13.

[3] 雷万春.农村中小学流行性感冒疾病现状及其预防控制对策[J].医药前沿,2017,(18):16-18.

[4] 杨 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控制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35):421-422.

[5] 陈碧蓉 .带你正确认识流行性感冒[N] .大众健康报 ,2020 ,11 (14) :26 .

[6] 汪霞 小. 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J] 家. 庭科技 ,2020 ,9 (11) :59 -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