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隔离人员的心理状况评估及疏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疫情防控期隔离人员的心理状况评估及疏导

逯丽纳 郭莉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医院 甘肃嘉峪关 735100

[摘要] 目的:探讨疫情防控期隔离人员的心理状况及疏导。方法:疫情期间, 嘉市将宏大宾馆设为隔离宾馆,先后入住隔离人员460余人。入住隔离人员年龄 2~84 岁,平均(38.67±10.25)岁,对疫情期间嘉市隔离宾馆隔离人员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疏导。结论:疫情防控期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评估疏导效果确切,可减轻隔离人员的心理负担,并提高隔离人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 疫情防控;隔离人员;心理疏导;

Assessment and counseling of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isolated personnel during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eriod

Lu Lina Guo Li

Jiugang Hospital, Jiayuguan 735100,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counseling of isolated personnel during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eriod. Methods During the epidemic, Jia City set Hongda Hotel as an isolation hotel, and more than 460 people were admitted to isolation. The age of the quarantined persons was 2-84 years old, with an average age of (38.67±10.25) years old.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quarantined persons in the quarantine hotel in Jia City was evaluated and eased. Conclusion During the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eriod,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counseling for isolated personnel is effective, which can reduce the psychological burden of isolated personnel and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Key words: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Quarantine personne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2021 年10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在嘉峪关市突然出现,政府积极部署,组织得力,投入人力、物力,设置隔离宾馆、坚决阻断疫情传播。

宏大宾馆作为嘉市最大的隔离区,先后收住隔离人员460余人,入住的隔离人员面对疫情,进行隔离,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心理特征不同[1-2]、与疫情关联程度不同的人群其心理反应会有所不同。

1.1 一般资料

疫情期间, 嘉市将宏大宾馆设为隔离宾馆,先后入住隔离人员460余人。入住隔离人员年龄 2~84 岁,平均(38.67±10.25)岁。

1.2 方法

了解隔离人员心理状况(1)隔离人员的心理状况 部分入住人员对于突然被隔离比较茫然,不明白自己怎么就突然被划分为时空伴随者、次密接者或密接者进行隔离。针对该种情况,医务人员耐心解释、让隔离人员明白被隔离的状况,情绪逐渐稳定,直面现实,配合隔离。

(2)部分在职职工隔离期离开工作岗位,担心收入减少,影响日后生活水准;在读学生离开学校担心影响功课,产生焦虑等等;对此,工作人员细心开导、隔离是暂时的、是为了大家日后更好的生活。

(3)部分隔离人员心理紧张,自己是时空伴随者、次密接者或密接者,是否会患新冠肺炎,因此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导致各种躯体症状。如莫名其妙的烦躁、胸闷、头痛、头晕、易出汗、易疲劳、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多种身体不适症状。为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讲解有关新冠肺炎的相关医学知识,让其正确、科学地认识疾病。客观看待隔离、调整心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隔离工作。

(4)隔离人员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日常承担照顾家人等事物,突然被隔离,担心家中其他成员健康、生活及其他事务,因而产生焦虑。

(5)隔离人员进入隔离宾馆后,与外界隔绝,家属与其之间的信息交流减少。就会出现孤独感,甚至忧郁,此时与其沟通显得尤为重要。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减少其孤独感。

(6)隔离人员进入隔离宾馆后,没有日常的工作安排,打破了原来正常的生活规律,就会彷徨无助、不知所措。对此,引导入住人员按时进餐、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多听音乐、读书、打八段锦。八段锦既可充实生活、又可强身健体。

2 讨论

心理疏导是指在整个隔离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他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更理想的目的。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疏导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疏导作为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其推广到医疗实践的每一个角落。

隔离区部分隔离人员心理复杂。虽然大部分人员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度过,但仍有少部分人员心理变化较大。隔离区隔离常见的心理反应有(1)紧张:隔离人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被隔离的事实缺乏心理准备,特别是疫情不明,担心是否被感染,担心家人。所以部分人员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担忧、甚至恐慌。(2)愤怒与敌意:隔离人员被隔离后,对隔离产生了心理失衡,抱怨、无奈,为什么隔离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认为不公平,最终导致其自制力下降,心理防御机制转移,表现为对医护人员面带怒容、紧眉,甚至敌视等。(3)孤独忧郁:进入隔离区后,隔离人员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减少,个别人感觉孤独、忧郁。

隔离人员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对疫情和防控措施的了解程度不同。例如,新冠肺炎是一种病毒性肺炎,与其他病毒性肺炎不同的就是传染性和传播性较强。只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95 %左右的患者都能痊愈[3]。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没有传染性,就像出院的普通肺炎患者一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时空伴随者、次密接者或密接者进行隔离,实际上是为了控制传染源,因为确诊或疑似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这样有利于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疾病传播[4]

针对以上心理和原因,我们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帮助隔离人员了解真实可靠的信息和知识,并从科学和医学权威材料中获得信任;(2)鼓励积极配合隔离、健康饮食和休息,多读书、听音乐、在有限的房间内进行运动[5]。用现代通讯手段交流等日常活动。 (3)寻求社会支持应对压力,运用现代沟通手段联系亲朋好友、同事等,

倾诉感情,保持与社会沟通,得到支持和鼓励[6]。(4)鼓励使用心理援助热线或网络心理干预。

综上所述,疫情防控期间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效果确切,可减轻隔离人员的心理负担,并提高隔离人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中艳. 新时代地方新型智库治理:使命,困境与路径——2019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新型智库新使命会议综述[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0, 5(4):7.

[2] 肖平, 罗琼. 论重大疫情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17(10): 120-122.

[3] 余皓. 疫情防控中隔离留观区患者的心理疏导,护理及干预[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 27(S01):2.

[4]姜庆伟, 费惠慧, 高存友,等.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防控隔离观察人员的精神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常州实用医学, 2021, 37(2):5.

[5]罗晓丽,马丽.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17(17):3.

[6]殷万红, 吴兴胜, 范加军. 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居家隔离人员的管理实践[J]. 人人健康, 2020,518(09):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