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介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雕塑介入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杨泽银 缪静静

合肥师范学院 230601

摘要: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加深了人们对空间的认识和理解,在空间表达方面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基于这一形式,要求设计者和艺术工作者能对各种材质、性能进行研究和探索。雕塑作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课程,其不在单单是一件工艺品,借助雕塑的应用实现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思维丰富,提升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

关键词:雕塑;环境设计;专业实践

引言

雕塑能实现与空间的有效结合,给人以独特人文思想的装饰手法,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将雕塑引入高校的专业学科教学中,实现雕塑在环境设计领域独特魅力展现出来,使更多的学生能了解和掌握雕塑,进一步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雕塑介入环境设计课程的必然性

雕塑作为人类最伟大的艺术之一,自古希腊时期开始每一雕塑作品无不展现着当代人们的智慧结晶。雕塑的出现与环境、建筑具有直接的联系,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应对雕塑重要性具有清晰认识。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改革开放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雕塑在环境艺术中扮演的社会角色越来越重要,雕塑是在环境和建筑的基础上而存在的一种艺术形式,因而,其应服从建筑空间美的相关原则。

雕塑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介入,使更多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掌握了雕塑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方法,对各种雕塑的材质具有清晰认识,实现了学生艺术修养提升,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二、高校环境设计专业雕塑应用意义

(一)是雕塑设计创作的题材需求

雕塑在古建筑设计中也有应用,其在建筑设计中不仅具有丰富的形态类型,其还具有审美文化意义,在当下的环境创作中提供了文化形态和审美文化。雕塑作为一门造型艺术,其能实现对主题的有效表达,这一过程需要借助具有丰富意义和文化内涵的符号作为依托。

(二)城市环境的文化建设需求

雕塑作为当下环境设计中一种常用的事物,其在城市的环境设计过程中能实现对人文景观的建设,在城市环境场景中能实现对主题的点缀。在当下的城市环境建设中,需要使用雕塑来实现对文化环境场景的建设,更好满足当下城市文化建设的有关需求。

三、环境设计中雕塑应用的前景分析

(一)人们对雕塑认识的发展

在早期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对雕塑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室内的佛像、及部分工艺品方面,这都与中国的雕塑传统具有直接的关系。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美的需求逐步提升,外加多元化的风格化,使的以往雕塑的题材和形式,已经不再满足当下人们对雕塑的实际需要。

人们对当代和后代艺术理解的不断加深,使得人们对雕塑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人们在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使得雕塑艺术作为一种实践行为逐步将自身的作用展现出来。其不仅对人们的生活赋予了物质性的实体,同时,其凭借自身的文化方式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一定影响,从另一层面分析,其还对人们的文化艺术观念和精神观念造成影响。

现阶段的发展背景下,雕塑已经实现了从展架向公众环境的转变,实现了从市内向室外的转变,随着观念的不断加深,人们逐步意识到雕塑艺术的重要性,实现了文明与雕塑的紧密联系。雕塑作为一门手工艺术,其实现了民族精神气质的展现,若是仅仅凭借雕塑就对一个国家的艺术做出评价,那么,由此可知,雕塑在国家艺术中占据的重要社会地位。

(二)提升雕塑在环境美化中的作用

现代城市在经过不断的发展后,都形成了本市鲜明的特征,如常说的“上有苏杭、下有天堂”中的苏州、杭州,都具有十足的文人气息;上海作为时尚之都其更是金融发展的汇聚地;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集政治、文化于一身的大都市,在生活中针对部分城市的评价,很多人常选择用色调去区分城市,如将红色作为延安的代表色,米黄色作为法国巴黎的代表色等,这些城市在对环境的需求方面都存在差异化。雕塑作为城市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其能将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有效的反映出来,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环境雕塑的选择方面,需要根据周围环境的位置合理选择,使雕塑能实现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交相辉映,因而,不同的环境在选择方面也存在不同。这一差异不仅仅表现在雕塑的题材创作方面,更反应在其材质、色彩等不同的方面。

在公共环境中雕塑的应用,是站在人的主观意识层面,结合自然环境的美,积极引导人对美的精神要求,实施意识层面的相关介绍工作,这一艺术创造活动,涵盖了特定的工作流程,通过与其他材质美感的不断融合,借助视觉及其他综合感受,为人营造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搭建起艺术与人共同融合发展的艺术空间。

(三)升华个性化的环境设计表现需求

现代化的环境设计中对个性化层面的需求,不在仅仅局限于形式层面的改变,而是从材料、观念及有关的制作技术方面入手,实现全方位的革新和升华。日本在雕塑的创作观念上与中国完全不同,其更注重对创作者的个人感受,并将该部分感受作为作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部分内容在日本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对雕塑作品来说,其本质上就属于一种载体和媒介物,是作者实现自情感表达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雕塑的制作已经不断仅仅局限与传统化背景下的手工制作,很多的雕塑艺术家都在放开自己的手脚,舒展着自身的才华,他们在实施雕塑的创作过程中,不在受规矩的限制也不再使用固化的工匠式制作方式,而是,将自己真正作为雕塑制作的主人,不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使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但已不再使用传统化的基本类型,来实现分类界定了。

从实施造型的层面分析,雕塑造型的独特性实现了对以往审美方式的革新,不在单一的按照,传统化背景下的对称和完整作为评价的标准,而是以一种率真的体验,实现自身在创作中情感的自由流露,这一过程中很多不成规矩、自由的制作痕迹被保留下来,实现雕塑自身具有的独特性质是当代雕塑的本性。从实施色彩的层面分析,雕塑相比于其他的各类社会形态都是非常自由的,其自由之感是建立在创作者的自我精神之上,将人性自我发掘作为创造美的源泉,使创作的雕塑不仅符合当下的大众审美,更与现代社会相贴合。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雕塑在环境设计中占据重要的社会地位,其是环境设计中的雕塑材质和展现形式的一种新表达方式,在现代化的环境设计中,雕塑从架上雕塑陈设形式的惯性思维中得以摆脱,实现了从户内走向户外的转变。

环境设计属于一门涵盖面较广的艺术性学科,雕塑能在自身美化环境的空间作用之下,实现对多方面内容的有效兼顾,雕塑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历史的承载,同时,还将各学科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关系展现出来。就当下雕塑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未来的环境设计中并将会脱颖而出,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晖.雕塑艺术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运用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2021(5):92-93.

[2]郦雨琪.雕塑在校园环境中的应用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21,34(7):119-120.

[3]赵林生.装饰雕塑在高校校园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2020(7):71-72.

[4]陶继锋.雕塑教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实践分析[J].大观,2019(5):184-185.

[5]毛晨悦,吴尤.感知与想象:美国格伦斯通美术馆环境雕塑与景观设计[J].西北美术,2020(2):122-125.


基金项目:

1、重点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19年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

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雕塑课程教学变革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为例(2018jyxm1188)

2、重大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19年人文社科重大项目

新时代中国雕塑与空间环境的诗境化创新研究(SK2019ZD67)

3、一般项目:安徽建筑大学2021年校级质量工程一般项目

建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雕塑课程教学体系变革与实践(2021jy71)

4、重点项目:2021年合肥师范学院研究生导师专项科研项目

玉石雕塑教学过程中研究生实践训练与能力培养研究(DSKY10)

作者简介:杨泽银(1976-),男,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雕塑、环境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