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剖宫产后抑郁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初产妇剖宫产后抑郁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成园飞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河南省三门峡市 472000

摘要:目的:了解初产妇剖宫产后抑郁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随机调查320名产妇,对其进行基本情况、爱丁堡量表及保健措施的调查。结果发现有56名产妇产后抑郁,抑郁发生率为17.50%。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学历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35,P=0.038),抑郁组初中及以下学历构成比高于非抑郁组;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家庭收入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8,P=0.031),抑郁组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下占比高于非抑郁组;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年龄、产后天数、职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孕期及产后参加咨询服务、参加产后康复服务和心理健康促进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疼痛程度,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初产妇;剖宫产;产后抑郁

引言

产后抑郁症通常是指女性于产后6周内出现明显的抑郁情绪,是特发于女性产褥期的抑郁症。产后抑郁症不仅会损害产妇的身心健康,病情严重者还会出现自杀和伤婴行为,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正念疗法是西方身心医疗的重要方法,强调的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觉察当下,并对当下的一切观念都不作任何评判、任何分析,在产妇产后抑郁的治疗中已取得一定疗效。本研究将其应用于初产妇产后抑郁,观察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3月产后4~99d的回访产妇发放问卷。纳入标准:产妇年龄≥18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认知障碍、精神病史、严重产时产后并发症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健康教育。患者住院期间,结合其文化程度就剖宫产实施相关要点及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以保证讲述的针对性和目的性。②术前沟通。术前,护理人员以亲切、耐心的态度与其沟通、交流,同时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倾听患者主诉,认真、耐心给予针对性建议,在此期间,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加以针对性疏导。③叮嘱家属及亲友积极陪护,给予患者充足关怀,使患者以积极心态进行分娩,同时告知术中、术后可能产生的疼痛感,并指导期深呼吸、调整心态。④术中心理干预。采用手部对患者施以碰触,保证动作轻柔,结合舒缓及轻松类的音乐或高校短视频等形式对产妇进行播放,保证其充分做到身心放松。同时告知配合外科医生的重要性,对其产生的不适症状需尽快发现并给予针对性处理,缓解其不适感。⑤出院前,讲解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和对胎儿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指导其喂养技巧,保证患者可充分掌握喂养技巧,叮嘱家属给予患者充足的照顾及关爱,以提高其亲情支持力。

1.3观察指标

(1)产妇基本情况;(2)产后抑郁与产时产后参加保健服务的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282f7b524de2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妇基本情况

本研究中共调查了320名产妇,其中56名产妇产后抑郁量表评分高于13分,产后抑郁筛查阳性率为17.50%。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学历构成上有统计学差异(x2=6.535,P=0.038),抑郁组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高于非抑郁组。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家庭收入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8,P=0.031),抑郁组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下占比高于非抑郁组。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年龄、产后天数、职业分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产妇基本情况(n,%)

6282f7b524de2_html_2f5d14e78e8e2224.png

2.2产后抑郁与产时产后参加保健服务的关系

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孕期及产后参加咨询服务、参加产后康复服务和心理健康促进方面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期及产后参加健康指导方面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26,P=0.002),表现为抑郁组参加健康指导的产妇占比低于非抑郁组,见表2。

表2产后抑郁与产时产后参加保健服务的关系(n,%)

6282f7b524de2_html_af98d02215b809ab.png

3讨论

剖宫产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分娩方式,在帮助产妇顺利分娩的同时,由于存在刺激,对产妇身体带来一定损伤,易导致产妇在产后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另外,初产妇患者对分娩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既往研究显示,剖宫产初产妇由于对手术产生的恐惧和对胎儿安全的担心,易产生焦虑、恐慌心理,虽然这些不良反应是在术前产生,但易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产妇后期手术及康复效果。因此,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及胎儿安全均有积极作用。有研究显示,对剖宫产初产妇采取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其心理状态,加快病情康复。心理护理是一种优质护理,主要针对如不良情绪类而不配合治疗的患者制定的一种护理模式,其目的在于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促进身心健康而提高治疗效果。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是新型护理模式的主要部分,护理人员通过采取专业性技能和心理学知识,利用不同积极性的方式或途径,降低患者不良情绪,进而达到康复效果。术前通过对产妇介绍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术后注意事项等,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疑虑和担忧;通过增加与患者沟通,在了解其心理状态及顾虑后针对性进行疑问解释和心理安抚,同时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降低患者各种压力,促进和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进而提高预后效果;护理人员通过给予患者安慰、支持、关心等,为其提供安全感,稳定其情绪,增强患者满意程度,提高护理配合度,心理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中尤为重要,能有效稳定患者不良情绪,加快病情康复,同时该护理模式通过叮嘱家属及亲友积极陪护,给予其关怀,利于剖宫产手术的正常进行,同时告知其疼痛产生的原因,并进行指导,降低其疼痛现象。除此之外,该护理模式对其进行的全部护理过程,利于增强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病情康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疼痛程度,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孙琴琴,连海燕.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评分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24):92.

[2]朴英兰.共情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焦虑和抑郁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36(04):91-93.

[3]孙丽娜.初产妇接受产前健康教育对社会因素剖宫产及产后抑郁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4):45+47.

[4]陈多娜,李玉琴.剖宫产术产妇焦虑抑郁情绪原因与护理干预的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2):225+228.

[5]张俊.加强认知及心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4):757-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