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媒体中心环境下县级新闻编辑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基于融媒体中心环境下县级新闻编辑创新研究

辜航

彭山区融媒体中心   620860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优化推动了新闻媒体行业的变革,县级新闻媒体作为我国各地方信息发布及舆论引导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着力与各新媒体的融合,以更好地发挥引领地方人民正确意识形态的作用。本文主要围绕融媒体中心环境下县级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县级新闻编辑;创新

前言:县级新闻媒体遍布国内各个地方,掌握着地方新闻的话语权,其工作开展对思想政策在地方的传播落实起到重要的作用。为让县级新闻媒体在新时代更好地服务地方管理,促进地方民生的解决,我国各地基层整积极推动各种媒体形式的融合,以应对新时代的各项挑战[1]。对此,县级新闻媒体传播主流声音要紧跟新的媒体传播形式,深入广大受众心理,通过对以往新媒编辑模式、内容的创新,在其作用发挥上再创佳绩。
一、融媒体中心环境中县级新闻编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融媒体中心环境为县级新闻编辑带来的挑战

融媒体为中心的时代环境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新闻产生、传播速度快,人们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让海量信息得以同步交互与存储,在网络的支持下各种新闻媒体、自媒体都可随时发布、传递新闻资讯,为受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性,也让多、更快成了传统媒体必须要面对的一个要求、挑战。其二,新闻获取渠道广泛,发布形式多样,人们重视新闻的多元性。互联网的发展为新闻媒体平台的搭建提供了诸多支持,人们通过客户端就可以在不同网站、平台中获得自己想要的资讯,因而新闻内容的获取渠道广、形式种类多也是新媒体的一大优势,同时也映衬出传统媒体在次方面的局限。其三,新闻推送服务精准度高、与受众互动强,人们享受评论互动带来的服务体验[2]。基于网络的交互功能,新媒体多能与受众展开及时互动、交流,不仅提高了受众的参与性,更强化了受众对媒体的黏性,从而提升受众对相关媒体的信赖、依赖,反观传统媒体则需要在此方面进行加强。

2.融媒体中心环境下县级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

从融媒体中心环境的特点分析中不难对比出传统媒体存在的问题。县级新闻编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县级新闻媒体具有一套完整的信息生产流程,在获得新闻线索后会派出记者对新闻进行采写,完成所有的素材搜集后还需要经过变身,确认内容无误才可以播出。这样的方式虽然严谨,产生的新闻价值较高,但信息的时效性已然远远落后于当今的信息时效性,从另一方面讲,其价值性也有所降低。二是县级新闻媒体获取信息、素材的方式与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方式相比效率较低,一般由工作人员外出采访获取信息,不仅对成本耗费较多,素材收集也比较被动,相对的,传统新闻媒体发布新闻的方式也较为固定、单一,比之如今信息形式的多元,县级新闻媒体这类传统媒体在受众选择角度优势并不明显。三是县级新闻媒体与受众交流的信息须经审核、传递,往往导致信息反馈不及时,妨碍了受众体验的升级。

二、融媒体中心环境中县级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

1.改进新闻加工生产流程

传统新闻加工生产方式已经形成定势,导致县级新闻媒体人的思维、观念也不免过时,要改进新闻的加工生产流程,使其能与融媒体中心环境下其他媒体平台的新闻传播速度一致,必须要着眼县级新闻媒体人观念的转变,从而在工作流程上进行创新尝试。相关媒体单位可以借鉴“中央厨房”式的新闻生产方式,将新闻采集缩减成一次,一次采集信息放在共享平台上供各部门多次生成、多元开发,并建立资源共享库,降低新闻生产成本的同时能令多部门共同工作,扁平化管理,大大提升新闻生产的效率,从而为受众带来极速、丰富的资讯体验[3]。这一过程中县级新闻媒体应当注意资源与成本的合理分配与利用,比如通过开放受众交流通道,公开征集新闻信息,集中受众关注问题,从而节约采编人员时间成本,稳准狠切入公众视线,为公众带来及时的信息宣传与舆论引导。

2.拓展新闻搜集发布渠道

县级新闻媒体虽然辐射范围不及省级、国家级大,但作为基层媒体,优势在于切实掌握民生问题,并能深入群众问题的解决。因而相关单位应牢牢把握这一“生命线”,结合融媒体的信息搜集与发布形态,开拓自身的信息获取渠道,多角度、形态发布资讯,以让县级新闻媒体与群众(受众)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多元的新闻发布形态能让群众在茶余饭后之时得到丰富的视觉盛宴,从而令其精神生活更加充实。这一过程中县级新闻媒体要摒弃以往的单线思维,根据受众新闻获取方式等调查数据对各年龄层受众进行分类,挑选各年龄层中最受欢迎的新闻资讯获取方式(电视媒体、网络平台、APP),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等,在这些平台渠道上注册官方账号,以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同时拓展自身的工作模式。

3.围绕受众需求提升新闻推动精度、质量

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围绕人们生活的便捷性来展开,融媒体环境即是一个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媒体环境,县级新闻媒体要想在这一媒体环境下得到良好的发展,还需要将工作回归到提高资讯服务质量上来。如今新闻受众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能够与新闻编辑、发布者展开互动,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其对新闻讨论的参与意愿。县级新闻媒体应当从中汲取借鉴,在与受众互动方面进行加强,让与受众交流的反馈速度实现提升的同时借助县级新闻媒体在地方受众当中的公信力拓展与受众间的交流互动模式,如在各个公众平台对留言者的评论进行回复与反馈,在电视节目的播放中阅读群众在其各个官方账号下的留言,让受众感到自己的信息被重视,提升其在收看新闻时的参与感,同时积极统计、接纳受众的建议,让受众感受到自己在整个新闻生产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受众关注问题的筛选,拉进与受众的距离,进而提升受众黏性,以方便其思想引导作用的发挥。

结语:融媒体不仅仅是媒体操作上的单一融合,还包含媒体人观念、思想方面的改变,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站,各种传播内容、渠道与形式的融合逐渐模糊了传统媒体间的边界,让媒介更趋于一体化发展。县级新闻媒体要紧抓时代脉搏,对现有的新闻获取、加工模式及发布渠道进行创新,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提升新闻服务,以为其在地方新闻话语权的巩固进行铺垫。

参考文献:

[1]安静.县级融媒体发展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探究[J].记者观察,2020(11):70-71.

[2]贾辉.融媒体中心环境下县级新闻编辑创新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5):184+213.

[3]郎军军.新媒体环境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的创新之路[J].新闻文化建设,2020(04):55-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