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信息资源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3
/ 2

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信息资源建设

陈卫华

平昌县水土保持局 四川省巴中市 636400

摘要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在社会的发展下不断完善,颁布的各项指令都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的工作看作成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的工作当中,信息资源建设又是其中的基础,这也是对现实生活水土资源改变起到监督的需求。在生态环境建设当中,水土保持属于生态环境地位中预防监督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以平昌县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中信息资源建设为例,本文大致讲解该县的信息资源构建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信息资源建设

引言:

平昌县在多年来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实践中也有许多收获,在发展的过程中打造出一个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信息资源系统的结构,这对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工作大大降低了难度,也能够在上级做出决策时给出最精确的数据,本文主要从对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信息资源构造中具体分析,在采集信息的过程中调查出使用信息的情况,希望能够为信息资源建设献上一份力。

一、对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的概要分析

平昌县是四川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环境维护区域,而平昌县又处在四川省巴中市的咽喉部位,是四川省生态环境圈的重要区域,该县有8个著名的4A级旅游景区,森林覆盖率为52%,辖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面积的37%。所以说保护好平昌县的生态环境,既可以维护全县的生态环境的稳定,又可以帮助整个平昌县以及整个四川省带动旅游业的经济发展。所以由于平昌县在生态环境中地位的重要性,需要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放在首要任务当中,将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水土保持预防管理要加强监督,分析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冲突。另外一点,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机构需要有一个高质量服务,让生产建设项目在工作过程没有后顾之忧。并且在整个平昌县所有人都要不断适应水土保持中科学力量的不断变化。在以人为本的信念中打造一个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团队,使得其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能够合理科学执法。

二、在水土保持监管中对信息资源的收集

(一)使用互联网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

在水土保持信息资源的参考中,实时数据是很重要的,如果间隔时间过长,那么对该信息的参考可能就会没有多大利用价值,这时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利用大数据、网站、媒体等新闻收集一些水土保持相关信息,这些新闻在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内都会采集出最新的数据,对过去数据进行更新,对过去没有的内容,也会不断的添加。比如,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中每天会及时更新水土保持的信息,做出一些建设项目的方案,对一些工程的审批也会有涉及。根据一些新闻的信息比较再总结得出自己想要的关键信息,这些水土保持信息对比起来也是很简单的。有时媒体发布的一些新闻表达的想法以及观点不太明确,它的形式是以口述报告的方式出现,如某媒体发布一个项目计划提出要在未来几年内实施,这种信息具有时效性,如果不能及时采集,那么日后水土保持的信息收集会失去相应的作用[1]。所以信息采集人员在对水土保持的材料收集中必须要有敏锐的目光,不要错过每一个信息。

(二)在当地的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中收集关键信息

平昌县十分注重水土保持信息的收集,在上级例行检查之前就会把所有的工作计划都做好,包括县里的基本情况、在水土保持时的工作成效、在收集信息时的处理手段、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水土保持信息收集的合理建议。按照督查前的计划做好电子版的表格,再对其认真检查后打印成纸质档并整理归纳成册,检查人员会与信息采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实时沟通,在第一时间内确保信息的完整。还可以通过与从事水利工作的相关单位相互合作,把各自的信息互相沟通、交换。想要让水土保持信息资源的建设发展得更好,就必须要与其他单位互相合作,仅靠一个单位的信息是难以维持的,本地区的所有机构都团结合作才能得到更有价值的资源信息[1]

三、信息资源的管理

(一)对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专家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专家库,目前在库专家20余位,实行专家退出机制,适时从水利、林业、环保、预算等专业更新引进专家。强化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专家的责任,规范审查审批,提升审批效能。


(二)对县域水土流失实行动态监测

常年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利用GPS、无人机等技术现场收集、整理、分析,全面掌握辖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特别是有重点地对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域或重大生产建设项目开展监督监测,为生态建设决策、管理及执法提供数据支撑。2021年,平昌县共现场调查复核100余个扰动图斑(含水利部、水利厅下达的88个图斑复核任务),根据动态监测并结合抽样调查及相关统计资料,分析计算辖区内水土流失消长情况。2021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74481公顷,比2020年减少962公顷,减少率1.28%,呈现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而水土保持率逐年增加的趋势。

(三)对生产建设项目实行全程监管

落实专人开展预防监督系统日常管理维护,实现从方案编报、并联审批、监测监理、规费征收、监督检查、整改落实、专项验收等水土保持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建立水土保持巡查制度,实行开工前、建设中、竣工后全天候一条龙的监督执法检查,特别是对城镇、旅游、交通水电等扰动面积大、建设战线长、流失隐患多的生产建设行业实行全方位监控,确保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严格落实。2021年全县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29个,验收水保设施14个,监督检查生产建设项目31个,督促整改项目19个,依法征收补偿费197.58万元,开发建设单位投入水土流失治理资金2085万元,治理面积560.6公顷。

四、信息资源的凝聚

平昌县为更好的推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副县长担任组长,对水土保持目标任务纳入县级相关部门的考核内容,将任务落实到县级、乡镇、村干部的手中,对于技术人员的考核,实行承包责任制,如果日后管理的信息资源出问题,将处罚给到个人[2]。把所有人的绩效都统计在一起,奖罚分明,凝聚起每个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热情。

五、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开展了相关监测工作,初步发挥了监测的重要支撑作用,但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覆盖率低,监测自动化水平低,数据分析与信息服务能力不强。特别是个别生产建设项目监测内容及方法过于简单,未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水土保持监测季报及监测总结报告。应当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强化监测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积极开发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促进资源集成和成果应用,建立全省水土保持数据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与其他部门数据的横向互联互通,充分发挥监测数据的基础性支撑功能。建议建立以流域管理机构水土保持信息系统为中心,省、市、县三级地方部门水土保持信息为基础的覆盖全国的水土保持信息网络,以形成快速、便捷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发布系统,实现水土保持信息资源共享,保证水土保持信息高效、快速、准确地上传下达。

六、结束语

平昌县的预防监督管理信息资源建设在内容管理上还是有很大作用的,但是信息建设的工作还需要不断的发展完善,内容的质量决定水土保持问题的处理效果,如果内容差或者不能与时俱进,那么产生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内容丰富使用起来才会越方便,信息的使用范围才会越广。信息设计的初衷就是要实现对平昌县接壤地区的信息管理,本系统与相关数据目前还不够完善,需要不断地更新和补充,这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秦孝敏. 依法实施监管,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J]. 建材与装饰, 2021, 17(10):2.

[2] 杨洁, 郝旭乾, 贾宇涵. 基于市区两级业务协同的昌平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系统研究与实践[J]. 北京水务, 2019(S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