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安装技术及日常维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2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及日常维修

李昊炜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250102


摘要:近年,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各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对电力需求日渐增加,电气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此,应提高对电气设备的重视程度,保证电气设备安装质量,做种相关安装作业,加强日常维修工作。基于此,本文介绍了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要点,提出了电气设备日常维修策略,以保障电气设备可靠、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气设备;安装技术;日常维修



前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电力系统结构不断优化与完善,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目前,电气设备逐渐趋于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其安装难度有所增加。同时,电气设备长时间运行中,会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干扰与影响,出现各种故障问题。为确保其正常使用,工作人员应注重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工作,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设备使用年限。由此可见,对电气设备安装技术及维修展开深度研究意义重大。

1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1.1做好准备工作

  1. 电气设备安装前,应预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设计人员需对操作现场进行深入调研,准确收集信息,对设计图纸和安装方案不断优化与调整;

  2. 设计人员要加强与施工人员间的交流沟通,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知晓安装作业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电气设备效用,尽可能的确保设计一步到位,避免后续出现频繁的设计变更,对作业效率造成影响。

1.2线路敷设

可采用套管,对设备线路加以保护,选用抗腐蚀性和防水性强的材料,防止电线快速老化。

1.3电箱安装

电箱是电力设备安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人们对电力设备安装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安装期间,应秉持精细化原则。在电气设备中,配电箱主要负责传输和接收电源,类型较多,在安装时一定要连接好对应的线路。

1.4照明系统

作为建筑工程、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工程照明设备平直度、水平度相差太大,灯具安装问题较为突出。在实际作业中,要做好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加强检查系统的预留和安装,将误差控制于合理范围。

1.5电气设备防雷接地

(1)若电气设备外壳带电,不仅会影响设备运行状态,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要注重设备金属支架和金属外壳等部位,做好防雷接地作业;

(2)设计初期,应合理布局,做好主筋引下线和均压环上焊接跨线等具体工作。

1.6消防设备安装

大部分施工人员都会忽略消防设备的安装,这是电气设备安装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安装过程中,一定要确保管道、线盒的稳定,否则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让部分零部件偏移。技术人员要以设计图纸作为主要参考,精确定位线槽桥架的安装位置,平整的安装支架、吊架的钢材,遵循《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相关要求。

1.7检查与测试

  1. 所有电气设备安装完成后,需对安装现场进行清理,保证设备在干净整洁环境下运行;

  2. 多次比对实际情况与安装图纸、设计规范进,确保管线合理敷设。严格遵照技术规范,对电阻细致检查,复核电气系统的技术资料等。在上述各工序完成后,拆除临时接地线,随后进行送电调试,查看设备是否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如果有异响、振动或高温、漏电等,及时进行处理。

2电气设备日常维修策略

2.1完善电气设备维修机制

2.1.1预防维修

设备日常使用中,应进行监管,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并有效排除,从而缩短因故障而造成的停机时间。可采取定期维修和状态维修这两种方式,实现预防维修。

2.1.1.1定期维修

以时间为期限,例如每周、每月对所有电气设备进行大排查。

2.1.1.2

状态维修

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针对性的进行处理。

2.1.2维修预防

在电气设备安装完毕之后,要考虑到设备的作业环境、运行负荷等因素,对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进行预测,并针对性的预防。

2.1.3改善维修

在实践中,对电气设备维修技术、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从而提升设备运转效率,确保其不出现质量问题。

2.1.4生产维护

要建立健全预防维修机制,以设备作用的充分发挥作为目标,做好规范的基础管理。

2.1.5事后维修

即便提前预防工作再到位,电气设备依然不可避免的发生故障。在发生故障的第一时间就要对故障点进行定位,准确分析故障的类型、严重程度等方面的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手段。

2.2掌握电气设备维修方法

2.2.1先检查,后维修

电气设备较为复杂,当发生故障时,首先要做的是对故障原因、部位等进行分析,判断故障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随后再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维护。有关人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了解电气设备主要结构以及原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2.2.2先外部,后内部

在设备维修中,可遵循从外到内的顺序,在了解了设备外部结构的基础上,掌握其裂痕、缺陷以及维修史,排除基本的故障;随后再拆卸,从内部进行分析,总结故障的原因。

2.2.3先机械,后电气

在检修时,先保证电气设备的零件完好无损,随后可用试验机来检测电气设备,明确故障点,使维修工作更准确。

2.3保证安全操作

电气设备功耗大,在实际运行中传输的电流也比较强,电能传输及应用量大,这就要求在开展电气设备维修中要切实关注安全问题,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开展维修工作。

  1. 对电气设备进行断电,断电完成后对设备进行接地操作,避免因静电现象影响电气原件安全,避免电气元件被击穿等不良现象;

  2. 开展维修前要求维修工作人员装备完善的防静电鞋服帽,一方面能够规避静电现象的产生,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害,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的保护。最后,维修养护工作结束后,维修人员要注意对维修产生的杂物进行清理,避免维修工作遗落给设备运行造成隐患,确保调试的安全性。

2.4做好设备的故障管理

对于设备故障管理可采取三种方法,即综合统计法、典型失效分析法、故障诊断分析法,

2.4.1综合统计法

对所有电气设备的故障发生率进行分析,或是对出现频率较高的故障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其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例如设备在长期高压运行状态下发热较为严重,那么可增设散热系统,或是保持设备运行环境的通风。

2.4.2典型失效分析法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利用专业仪器,对设备零部件进行逐一排察,最终确定故障部位。

2.4.3故障诊断分析法

找出故障的发生状态以及变化趋势,进一步验证故障结论。

结束语:

做好安装和日常维护,能够充分发挥电气设备的作用,降低出现故障的可能性,避免各种意外的出现。在安装环节,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前往实地进行考察,收集和工程有关的数据信息,加强线路敷设、电箱安装、电气设备防雷接地等各方面的质量管理,提升安装质量。在日常维修方面,要加强对设备维修的重视,做好设备的故障管理,完善电气设备维修机制。做好以上多个方面,能够减少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可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而服务。

文献:

[1]喻田 .市政建筑工程中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研究 [J].智能城市, 2020,6(24):91-92.

[2] 林丽虹 . 浅析建筑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的要点 [J]. 产业科技创新 ,2020,2(32):82-83.

[3] 刘志有 . 工业电气设备安装技术与日常维修对策探析 [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06):52-53.

[4] 李宏安 . 工业电气设备安装技术与日常维修 [J]. 山东工业技术,2018(09):3.

[5] 刘彬彬.浅析住宅工程中电气安装技术及存在的问题[J].建筑技术开发,2019(S1):164-165.

[6] 沈娜,房大中,杜芸强.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17):143-146.

[7] 张帅可,耿新,陈世鹏,等.基于CBMTS-1000D配电设备状态检修装备的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分析[J].科技风,2020(1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