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接收站设备检修维护的安全措施与管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2

LNG接收站设备检修维护的安全措施与管理对策

袁继

国家管网集团北海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536000

摘要:目前,LNG接收站是对LNG展开接收、卸载、存储、输送的主要场所,在生产运行环节会用到海水泵、高压泵、低压泵等电机泵,以及相互匹配的仪表、电力生产设施,同时在应用环节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检修、维护,由此保证设备在运行环节的安全。本文主要在LNG接收站中针对设备在检修、维护环节的工作进行研究,然后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LNG接收站;设备检修;设备维护


前言:目前,LNG属于一种经济性、清洁性的能源,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天然气的产量、消费量,开始呈现单调递增趋势,LNG接收站是对LNG进行保管的一个主要场所,在运行环节会应用到诸多现代化机械设备。所以,有关人员需要高度重视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对策,确保设备在运行环节的稳定性、安全性,同时定期对关键设备开展维护、检修工作,有利于更好的发现各种隐患问题。

1 LNG接收站的设备在检修、维护层面的工作分析——以高压泵(Ebara荏原8ECC-1515)为案例

1.1 高压泵的检修、维护工作要点

设备在检修、维护工作具体开展之前,需要完成所有准备工作,比如阀门已经完全关闭,仪表、电气等有关信号,已经根据作业票机制对其进行隔离、屏蔽,防止作业之前产生漏项的问题,同时确保检修维护环节的整体安全性。对高压泵在检修、维护环节,在检修层面可以划分成:停车之前的安全技术处理工作,停车之后的安全技术处理。其中,检修维护工作之前的停车安全技术,在处理层面需要注意:第一,严格根据预定方案实行停车操作;第二,泄压环节的速度要确保合理性;第三,对泵筒、高压泵内部的物料实行排空处理;第四,对升温期间的速度进行有效管控;第五,阀门在具体打开环节的速度不允许太快。检修维护工作开始之前、停车之后,在安全处理层面的技术注意要点;第一,可靠性的隔离措施;第二,置换中和、吹扫工作。

1.2 高压泵在调试环节的要点分析

1. 高压泵在冷却环节,可以直接应用LNG对其进行冷却操作,同时也可以使用蒸发气对其采取预冷操作。如果选择直接应用LNG预冷管线的方式,因为温度管控工作难度相对比较大,管线会集中产生应力问题,从而导致管道出现严重的变形问题,所以预冷操作之前,必须对蒸发气实行预冷却操作,同时对预冷环节的速度实行有效管控。在现场操作环节,需要使用蒸发器将高压泵中的气体进行冷却,冷却环节每小时的速度需要低于10℃,之后再使用LNG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冷却。

2. 高压泵在完成冷却操作之后,启动环节需要根据出口压力的具体方向,对于转向的精准性进行评估,如若高压泵出现转向,此时高压泵出口环节的压力,一般情况下只有额定压力数值二分之一。正常液位时,高压泵首次和第二次启动之间的时间为五分钟,然后在第三次启动前等待十五分钟,在第四次重新启动前等待三十分钟。每小时的最大启动次数不得超过四次。不应在短时间内连续启动泵,必须在启动之间留出合理的时间使电机稳定在工作温度。高压泵的输出口会应用单一形式的回流母管,LNG会借助回流管线重新进入到储罐当中,由此确定高压泵在低负荷运行状态下的具体工况,降低对接收站外输工作的不利影响。

3. 高压泵性能在测试环节的起点流量,以额定流量数值的百分之四十三为基础,然后以百分之五十五、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等不同点为基础,对高压泵在效率、扬程、电流功率、振动等层面进行测试,看数值指标是否满足有关要求,指标合格表示设备维修检护工作符合有关标准[1]

2 LNG接收站中的设备在检修、维护环节的安全措施、管理对策分析

2.1 设备检修、维护环节的具体管理流程

2.1.1 标准化的报送机制

对报送机制实行标准化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异常状况下能够实现报送工作的一体化,换言之,针对产生异常状况的设备,在周围环境、运行压力、故障产生时间、故障程度等不同层面的数据信息,通过固定化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一旦发生异常状况,现场工作人员只需要单纯判断几种情况,就能够对问题进行有效汇总,然后向中央控制室进行汇报。

2.1.2 处理环节的原则

在此环节要求先对异常状况进行处理,然后再向上级进行汇报,生产作业环境一旦有异常问题产生,工作人员、中央控制室的工作人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液压设备、气源、电源等进行切断处理,或者对管道进行泄压,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再对问题予以统一汇总,然后向上级领导部门进行汇报。

2.1.3 处理环节的流程

对于设备在检修维护环节,有可能产生的各种安全事故,预先制定好相应的应急解决流程,按照接收站现场的具体状况,对其实行类别划分,同时在应急响应层面,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管理程序。

2.1.4 关键环节的具体确认

在应急处理工作环节,需要根据预先设置好的关键处理环节,由中央管控室中的工作人员,提示现场负责人员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在异常问题发生时,现场工作人员可以沉着冷静地应对,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对问题进行处置。

2.2 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监督管理

1. 将审批完成之后的技术方案,发送到每个班组的管理人员手中,然后组织有关人员展开相应的学习工作。

2. 各级领导部门根据相关管理需求,莅临现场对各项问题进行组织指挥,同时对检修维护环节各项工作,在安全层面展开监督管理。仪表、电气、机械、安保、工艺、施工等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相应的要求,到施工现场执行不同方案。

3. 构建运行部门、接收站、技术处理、班组四个级别的安全管理机制,在临时施工队伍、外来施工单位等不同层面,构建统一的安全监督、验收管理制度。

4. 采取质量验收管理机制,要求接收站、技术处、班组,三个级别采取相应的验收管理机制。

5. 根据作业进度规划表格,对于五个流程的关口予以严格管控,特别是对停工、施工阶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管理工作环节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关注盲板关口的管理问题;第二,做好施工项目的交接工作;第三,对脚手架工程予以严格管理;第四,严格贯彻、落实每个项目流程管理机制[2]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阶段,LNG接收站中的设备在检修、维护环节,有关人员通过研发、制作专业性的维修工具,以及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优化,由此达到革新设备检修、维护举措的目标,不仅能够促进LNG接收站的主要设备,实现国产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也能够减少检修、维护环节的经济成本支出,同时在经济、社会层面收获较好的收益,同时也可以对其他类型的设备实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淑一.LNG接收站设备经济性优化管理模式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21):16-17.

[2]陆禹.LNG接收站电气设备防爆管理要点探析[J].装备维修技术,2020(02):29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