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2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白吉祥

武定县高桥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651604

要:对于小麦种植作业而言,从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小麦播种、田间管理及后期的病虫害防治等诸多方面,都有了全新的提升与改变。因此有关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探索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为更好的提高小麦种植产量与质量,本文将对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索,整理出一条适合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发展的关键性道路。

关键词:小麦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针对小麦种植,做好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小麦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对整体农业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1. 选地与整地

小麦喜在平整松软类型的土地中生长,且要求土壤酸碱性为中性。所以种植小麦需尽可能选择土壤质量高且地势平坦的地区。如果种植区域的土壤无法满足要求,则可以在种植开始之前进行深耕整地。确保每次翻耕深度约为10cm左右,同时注意翻耕深度需结合土壤特性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地将前茬作物当中的残留秸秆打碎。为了使土地更加平整,可进行二次深耕,但需注意二次翻耕深度不宜超过2cm。整地时可利用农耕机有效的提升整地效率,相较于人工作业来说机械作业也更为规范,能使土壤中的腐殖质更好的发挥出养分作用。另外,在整地过程中,需避免因为翻耕而带来的土壤水分蒸发问题,避免出现干旱的情况,同时小麦生长也需要较多水分,所以在整地结束之后需做好浇水工作。

  1. 小麦品种选择

小麦选种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确保所选品种具有一定的抗病性、耐寒性及抗倒伏性。首先,良好的抗寒性能够确保小麦可以顺利度过寒冷的冬天,较强的抗病性则能够有效降低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如果想确保小麦高产稳定,就必须要求成熟期适当或者早熟。早熟品种能够有效规避诸多自然灾害,减少损失,如早熟小麦可以规避夏季高温,减少病害的发生。其次,抗倒伏能力较强的品种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整体的稳定性,通常地区的小麦田间,小麦株高应当控制到70~85cm最为合理,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抗倒伏能力,需要农户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

  1. 小麦播种

1前期准备

在播种开始之前,需对小麦种子进行仔细挑选,尽可能选择具有较强发芽能力以及颗粒较为饱满的。在种子挑选完成之后,需将种子放置到阳光下进行暴晒,以起到杀菌消毒的效果。与此同时,为有效避免小麦生长期间遭受严重病虫害的侵袭,还可选择适当种类、适当用量的药剂对小麦种子进行拌种。现阶段有一部分种子是已直接拌好农药的,因此农户们可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购买,且在购买完成之后,也需进行详细的挑选,避免其中掺杂质量较差的劣质种子,从而对最终的整体播种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2播种时间

小麦种植主要以冬小麦为主,播种时期为每年的10月3日~10日。一般会选择在10月初开始播种,时间会持续到10月10日左右。而部分地区小麦种植时间可能会稍微推迟,一般在10月5日左右开始进行,持续到10月15日左右。小麦种植时期的不同是由各个地区气候所决定的。同时,在种植小麦时,会因土壤情况而提前或推迟种植,这主要是以天气情况为依据,结合具体的实际降雨来选择播种时间[1]

3播种方式

实行宽幅精量播种,把传统小行距(15~20cm)密集条播改变为等行距(22~26cm)宽幅播种,同时将传统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一条线变为宽播幅(8cm)种子分散式粒播。坚持深耕深松、耕耙配套,重视防治地下害虫,耕后撒毒饼或辛硫磷颗粒灭虫,提高整地质量,杜绝以旋代耕。应用这种播种方式,更有利于种子分布均匀,无缺苗断垄、无疙瘩苗,克服了传统播种密集条播籽粒拥挤,争肥、争水、争营养,根少、苗弱的生长状况。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小麦种子的高产潜力以及分蘖成穗率,真正实现小麦种植的高产高效。

4播种量

为充分体现出小麦种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就须结合具体的种植面积以及土壤承载能力,对小麦播种量进行科学计算,有效提高小麦整体的成活率。小麦种植需要坚持适期适量足墒播种,播种量约为6~8kg/667m。在冬前每亩群体大于70万苗时采用深耘断根,促进根系下扎,健壮个体。浇好冬水,确保麦苗安全越冬。

  1. 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即确保冬水冬肥。越冬之前进行灌水作业,是冬麦水分管理的关键手段,这可以保障小麦顺利越冬,同时为早春小麦创造良好的生存生长条件。冬灌作业需挑选适当的时间进行,通常需在气温7℃左右时开始,5℃左右时结束,此时恰好与夜晚结冰以及白天消融相对应。冬季灌溉过程中,不易浇灌过多水量,确保浇灌水能够当天渗透完成。除此之外,苗期管理还需要做好保墒防寒工作。入冬之前需及时停止生长,并耙压壅土,做好盖糵保根工作,有助于安全越冬。浇水期间一旦发现地面裂缝,则容易出现失墒问题,所以越冬期内也应适当进行耙压

[2]

2穗期管理

在小麦结穗期间,必须要为小麦提供优质且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开展合理的浇水灌溉与施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小麦健康茁壮的快速生长。现阶段,采取的施肥方式主要可划分为两种,分别为开沟施肥与地表施肥。在实际的施肥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土壤的酸碱度以及土壤湿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施肥时间与施肥量。

3中耕除草

为进一步保障小麦生长,可通过机械除草这种方式,及时将田间存在的各种杂草清除,为小麦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环境。通过中耕除草,既可以有效消除小麦生长过程中与其竞争水分、养分的各类杂草,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疏通土壤、蓄水保墒以及改良土壤透气性等作用。中耕除草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是提高小麦产量与质量的一个环节,这就需农户们进一步提高对中耕除草作业的关注与重视,在种植过程中利用合理的机械设备,开展科学化、高效化的中耕除草作业。

  1. 病虫害防治

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也是一个复杂且长期性的难题,会对小麦产量与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强化病虫害防治工作。针对当地小麦种植的实际情况,主要可以选择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是直接使用化学农药开展病虫害防治,但这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导致农药残留问题的出现。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工具,比如灯光等,来诱杀害虫,具有无害高效的优势,但对于经济条件与技术基础的要求相对较高。生物防治是在田间引入病虫害的天敌,比如七星瓢虫、小花蝽等,能够有效防治麦蚜虫等害虫[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一方面需提高小麦种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需致力于提高小麦的高产稳定性,让小麦种植能够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锐.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河北农机,2021(11):139-140.

[2]阿衣努尔·肉孜.绿色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新农业,2021(17):19.

[3]王运国.小麦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4):180-181.

[4]高希华.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方式[J].种子科技,2022,40(03):43-45.

[5]傅延富.绿色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2,2(0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