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服务“三入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供电服务“三入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黄盔

国网兴山县供电公司 湖北 宜昌 430000

摘要:为深入贯彻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决策,切实做好乡镇供电所优化提升增强乡村供电服务水平,立足红色土地,不断深化供电服务“三入驻”工作(指供电服务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党群活动中心),积极发挥台区经理“宣传员”“巡视员”“情报员”“广播员”和“协调员”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当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服者,架起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供电服务“三入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供电服务;三入驻;乡村振兴;强大动能

引言

电力普遍服务任务重、成本高,是制约农村电网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为加快补齐农村电网发展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提升工程,着力打造与现代化农业、美丽宜居乡村、农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智能电网,建设数字供电所是必然趋势。要全力推动乡村电气化水平的提升,推动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农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工作机制。持续推行供电所实施业务流数字化管理,结合工作流绩效管理、服务流网格化管理、智能化服务体验三大模式,促进业务、服务、管理全方位升级。

1服务对象

留守家庭大多集中在农村地区,其用电主要是居民家庭生活照明,用电业务属于乡镇供电所管辖。预约上门服务对象设定为乡镇供电所辖区内的农村公用变以下低压客户。此类客户约占乡镇供电所辖区内客户的98%以上,开展预约上门服务,覆盖面广、涉及人群多,能够让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客户享受到预约上门服务的惠利。

2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化供电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构想

2.1构建业务管理智能后台,打造供电服务响应体系

电力企业通过供电所管理平台大数据为供电所“把脉”,靶向治理弱指标,使供电所管理得到质的飞跃。建成了智能应急仓储点、安全工器具室,有效提升了电网应急保障能力。全力推广数字化供电服务模式,抢修人员执行首问负责制,通过供电所移动终端网上派单台区经理,完成接单抢修,真正实现管理一平台全覆盖。台区经理在移动终端完成低压配电运维、设备管理、台区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等工作,实现业务一终端全能办。

2.2构建党建文化强引领,打造供电服务支撑体系

电力企业在创建数字供电所的同时,积极开展“五小建设”。实施企业文化落地工程,建成企业文化墙和安全文化长廊,将文化理念落地到班组,融入员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群“连心桥”。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展“党建+供电服务”“党建+文明创城”,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奋力谱写电力高质发展新篇章。

3供电服务“三入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3.1给群众办好切身实事

集中居住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志性工程。自乡镇编制收成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以来,供电公司聚焦村民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村庄杆塔迁改、房屋搬迁表计拆改和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施工用电等问题,主动出击,坚持“优先保障、优选方案、优化流程、优化服务”的方针,为收成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用电开通“绿色通道”。该公司与乡镇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提前沟通协商,了解电力需求,提供专业指导建议,力求将电网发展和政府规划有机结合,从多、小、散的“撒网式”供电转变为集中、统一的“定制式”供电,打造高质量供电示范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为了能让集中居住区早日通电,供电公司组织工作人员起早贪黑拆除旧架空电线,敷设新电缆。工程设计之初,为配合收成村老街入口处打造游客中心、村史馆、村民活动中心等,该公司工作人员一趟趟主动上门服务,一遍遍修改配套电力设施和布点走向。为了确保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积淀不受到破坏,该公司电力施工人员尽量减少使用机械作业,许多材料都是采用肩扛、手抬的土办法运至现场,实施安装作业。如今行走在蔷薇河畔,收成村的“收成八景”一个个映入眼帘。紧挨着的集中居住区楼房一排排错落有致,依河枕水,呈现出一派“宜居新家园”的景象。据了解,收成村集中居住区电网建设项目采用了地下电缆引入电源,按照我国城市最高标准的A类规划建设,共施放10kV电缆900多米,安装3台500kVA变压器,满足村民的用电需求。下一步,该公司将组织志愿者进村入户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帮助农民解决用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力服务搬进新居的农民用上舒心电。

3.2坚持一个原则导向,管专业必须管服务

进行供电服务调度。一是制定《供电服务调度规程》,建立以供电服务总值长为基础、覆盖全专业全渠道的供电服务调度网络,针对不同服务风险场景,明确服务风险防控、服务调度启动条件以及服务调度流程,更好地提升服务响应速度和效率。二是针对“六大停电类”服务风险开展辨识与预控,按照“谁提停电需求,谁辨识服务风险”的原则,由专业部门、基层单位等向指挥中心提交服务风险管控单,指挥中心审定后,按风险级别启动,编制服务调度指令票,下发服务调度指令。自启用首张供电服务调度指令票以来,所有涉及的服务调度事项均实现服务“零投诉”。进行配网运营监测。一是全覆盖监测配电网设备。对所有10千伏及以下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明确监测内容、周期和规则,重点解决以往无标准、无流程、无内容、无频次等问题,建立配网“六大”(过载、重载、低电压、频繁停电、三相不平衡、轻载)异问题台账。二是全过程管控整治流程。遵循“客户感知”和“设备问题轻重缓急”两大因素,由指挥中心线上自定义低电压问题量化评分规则,实现对低电压指标的在线监测、评价分析,支撑低电压治理全过程管控,并形成“供电质量问题排序一张表”,为异常工单优先派发和问题治理时序提供依据,并滚动修编。三是全专业聚焦题整治。建立以“工单驱动业务”为特征的部门协调工作体系,制定《低电压问题绿色通道管理办法》,建立低电压治理网改、运维双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压缩项目实施时间,力求30天内快速解决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紧急问题,以全专业之力支撑配电网的管理走向专业化和现代化。

3.3台区经理要加强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提升供电服务预判和统筹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丰富、更快捷、更便利的服务体验。台区经理应结合上门服务,提高现场工作效率。做好“网上国网”App及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等渠道宣传推广工作,主动帮助客户注册、绑定户号,引导客户通过“网上国网”办理交费、办电、查询等业务,提升各类线上服务产品使用率和客户活跃度。并同时开展客户档案信息核查、用电检查以及设备巡视、安全用电宣传等工作,建立留守家庭用电服务档案,登记留守家庭的住址、联系电话、用电容量和家庭内部用电线路状况等,了解家庭用电需求和困难,纳入供电所特殊服务群体范围。

结束语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供电公司正以更务实的作风、更扎实的步伐,不断深化落实“人民电业为人民”服务内涵,推动电网坚强化、运维精益化和服务规范化稳步提升,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砥砺前行、再立新功。

参考文献

[1]杨桥桥.依托电力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与应用[J].农村电工,2020,30(01):15.

[2]陈宇,徐海钢,袁绍山.探索多元服务方式助力智慧农业发展[J].农村电工,2020,30(01):14.

[3]罗明忠.电力发展助力乡村振兴[J].农村电工,2019,27(02):7.

[4]马明刚.电网助力乡村振兴发展[J].农村电工,2018,26(11):6.

[5]钱成刚.服务乡村振兴农电大有可为[J].农村电工,2018,26(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