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

秦文娟

41140219840317****

摘要:城乡规划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当中为空间治理与现代基础建设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条件。在社会改革的新时期下,我国城乡规划战略工作应该找准方向,掌握当前规划工作的缺漏,补齐短板。本文结合城乡规划的工作现状,对今后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城乡规划;改革;创新路径

引言:党的十八大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目标,随后生态文明建设、“四个全面”等方针也相继提出。我国城乡建设逐步由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发展模式,注重城乡规划的内涵式发展,实现优化目标。这种模式的转变一是为了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二是解决现存“城市病”问题。据此,新时期要进一步优化研究城乡规划的创新发展,争取早日实现转型升级。


1 新时期城乡规划必要性及基本要求

1.1 城乡规划改革必要性

从宏观层面来讲,城镇体系规划有可能成为国家宏观体系规划的重点内容,给城镇良性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1]。面对国家经济发展新形势,城乡规划工作有必要进行改革创新,主要是因为:

(1)基于资源紧张、人口上涨以及城乡规划本身存在的不协调问题等,相关政策导向已经有所变化,迎来了新时期工作方向以及目标的新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必须有效优化城乡规划治理结构,加强系统性思维,转变现有监督管理模式,迎合国家基本政策变化。

(2)城乡规划工作被动发展问题更加突出,内部发展活力缺失,有必要及时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激发内部规划积极性,统筹协调各项要素,推进现代城乡的可持续建设。

1.2 新时期基本工作要求

现阶段,社会处于新的发展关口,城乡规划工作必须顺应政策、市场以及社会等三个层面的趋势,结合当前发展目标,及时更新规划理念,明确创新具体路径,实现科学、规范、合理规划。据此,新时期的城乡规划工作基本要求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现“三生空间”的科学布局。城乡规划与空间布局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可以说,从本质上讲,城乡规划就是复杂且具有敏感性质的空间治理活动。城乡规划工作应在保护生态空间的前提下,确定“三生空间”边界,注重三者融合,实现生活空间宜居、生产空间集约、生态空间良性。

(2)遵循“三个坚持”的思想原则。城乡规划改革发展中,核心思想不能忘,就是要加深对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掌握,结合不同时期发展态势,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工作思想,提高工作落实的科学性、严谨性。此外,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推进规划的过程中不断贴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有效落实城乡工作具体要求。城乡规划建设的改革创新应始终:①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在规划过程中,坚持优化空间开发总体格局,凸显其公共政策属性,落实社会参与。②强调工作严肃性,建立规划审批制度、责任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各项流程;③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重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乡布局开发质量。同时,达到保护历史文脉的目的,坚持城乡发展的同时彰显城市特色,发扬城市精神文明。

2 城乡规划改革创新难点分析

2.1 城乡规划与空间治理需要协调

现阶段的城乡规划工作未明确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型城乡发展观,在自然资源、基础建设、历史文化要素之间的结构优化方面缺少衔接性,使得城乡规划与空间治理体系理念融合得不够紧密,在具体工作落实中,难以实现合理、科学的资源配置优化。

2.2 城乡规划被动格局需要转变

现阶段,城乡规划工作的技术体系呈现三方面的被动态势,一方面是城乡规划工作的内容众多,但缺乏一个总体的引领主题,没有对城乡进行长远规划,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划计划[2]。另一方面是城乡规划体系存在衔接不当的问题,包括时间、空间、资源等要素。最后,城乡规划实施过程中,督察机制不够主动,多为被动执法,使得部分工作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缺乏严肃性、强制性和权威性。

2.3 城乡规划体制建设需要完善

随着国家政策导向的改变,呈现规划工作也需要进一步适应形势变化。但现阶段,城乡规划工作重点与当前国家发展的总体要求不适应的现象还依然存在[3],呈现出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在发展思路上,重视表面形势而轻视规划内涵,重视区域经济发展而轻视生态绿色,缺乏创新性。在管理体制上,重视流程而轻视效率,重视技术体系而轻视政策落实。

2.4 城乡规划技术支撑需要稳固

技术创新在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充当了坚实的引领作用,为各个要素的紧密协同作用提供可靠的支撑。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城乡规划改革创新需要转变技术发展思维,利用技术创新时间城乡发展设计的优化与落实,例如当前较为重视的生态园林城市、海绵城市以及智慧城市理念等,都需要多规合一的规划技术理念的支持。

3 新时期城乡规划改革创新工作要点

3.1 加强城乡规划机制保障,推进法制

城市规划要与跨区域规划衔接、协调,做好上下层衔接。具体落实和配置城市功能分布、空间布局、公共资源配置等问题,采取精细化控制措施,明确总体规划刚性控制边界,保证其具备可实施性和强制性,充分发挥刚性与弹性机制的不同作用。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制定宏观调控制度政策,明确职责分工,统筹协调,进一步明确规划建设管理重点,理顺各部门分工、职能、资等问题,简化和规范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3.2 加大城乡规划监督力度,深化职能

在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种,建议落实重大决策责任制,按照分层管理的原则,具体分解、落实规划管理行政职责,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具体,实现权责一致,合理划分城乡规划事权,推动构建规划管理的新秩序。加强上级部门对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领导作用,重点实施政策制定、决策和监督,解决职能缺失、执法不严的问题,加强宏观统筹、监督检查。

3.3 深化现代信息平台应用,提高效率

信息平台围绕城乡规划管理发展需要,以资源规划和共享为核心功能,完善城市规划基础信息库,创新规划管理模式。信息平台充分利用技术和方法,整合数据,增强分析能力,促进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形成统一的协同管理平台,推进协同管理,实现高效决策、统筹集约、快捷服务、信息共享、规范运行的目标,推进“放管服”信息化改革,实现动态跟踪、实时监督,提高精细化管理效率。

3.4 推进规划与空间治理融合,落实民生

首先,要结合绿色、循环、低碳等生态环保建设理念,科学提升新时期城乡建设的生态效能,包括能源、给排水、供热、污水以及垃圾处理等。大力开展区域性专项规划工作,例如地下综合管廊、生态修复、智慧城市、绿色建筑工程等。尤其是针对生态恢复工作,这是我国生态经济理念实现具体落实的关键途径之一,在重视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注重山水环境的保护和文脉的延续[4]。城市生态环境修复可以与城市功能的发挥相结合;与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相结合;与城市文化风貌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建设工程规划相结合,共同促进“三生空间”的优化配置,集中资源补短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城乡规划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新时期的改革创新工作应重点认清城乡规划与绿色生态、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新时期城乡规划改革创新工作要点从现有问题当中找出工作方向,全力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充分发挥其战略引领和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祥坤,钱征寒.空间治理现代化语境下的城乡规划改革[J].城市建筑,2018(03):49-52.

[2]马宏科.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32-33.

[3]俞滨洋,曹传新.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6(04):9-14.

[4]童纯跃,樊伟,严山艾.关于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工作的思考[J].中华建设,2017(04):75-7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