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工艺

李林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建筑行业的要求提高。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和桩基施工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会影响建筑后期的使用,还会影响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就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难点和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工程建设。高层建筑工程是一种规模大、环节多的工程项目。因此,需要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探讨。针对桩基础施工技术来说,桩基础质量,不仅能够提高高层建筑地基的稳定性,还能够保证施工安全顺利实施。但是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出现变形或者是沉降等现象,桩基础施工技术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掌握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要点,并结合桩基础施工等技术进行深化研究,从而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1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相关概述

桩基础是一种常用的深基础形式,由基桩和桩顶承台共同构成。由于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环境相对复杂,应用桩基础技术对于增强地基的稳定性、提高地基承载力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能有效控制沉降,避免建筑结构出现变形和裂缝等问题的发生。在桩基础施工中,每根桩体都需要嵌入地基深部,利用桩体与土层的摩阻力以及桩体的承载力为建筑提供支撑。在施工前,应结合地质勘察报告、建筑结构的要求及现场的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以保证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

2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分析

2.1换填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施工中,换填施工技术是一项关键的土建施工技术。该技术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基基础的施工,施工中需要将地基基础下方要求范围之内的软弱土层开挖掉,通过适当比例的土和石灰拌合物进行回填。这样便可有效提升地基基础强度、抗渗性与水稳性,满足实际工程需求。在通过该技术进行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基坑进行检验,将其中的松土清除,确保坑底平整干净。如果坑底存在积水或者是淤泥,应晾干之后再进行回填;如果局部存在孔洞或软弱土层,则应及时将其挖除,然后通过灰土来分层进行回填。对于施工中应用的灰土拌合物,其中的土和石灰比例可控制在7:3或者8:2,采用人工翻拌的方式进行拌合,拌合遍数应控制在3遍及以上,确保其拌和均匀,颜色一致,同时应做好含水量控制,通常需控制在14%~18%之间,如果含水量过高,则需要晾干之后再回填;如果含水量过低,则需要做洒水湿润处理。回填过程中,灰土拌合料一定要做到随拌随用。同时也需要做好夯实处理,且换填之后的地基基础在30d之内不可被水浸泡。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有效确保换填效果,满足地基基础的强度及其稳定性需求。

2.2排水施工技术

在进行具体的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为了使地表土质更加疏松,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排除土质中多余的水分。特别是一些空气潮湿的地区,如果不做好此项工作,土质中水分过大,就会使其土层结构不符合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要求,进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造成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施工人员可以在地基周围设置砂井,在塑料排芯板上钻孔,排除土壤中的水分。这种排水方式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资金成本也比较低,因此也备受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人员的青睐。

2.3排水固结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施工中,排水固结施工技术是一项典型的施工技术,该技术在含水量过大的地基基础处理中十分适用。具体应用中,施工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排水固结系统的合理选择与应用。首先,如果软土层比较薄,或者是土壤具有较好的渗透性,且施工周期比较长,可以将厚度一定的砂垫层铺设在地面上,这样便可达到良好的排水固结效果。其次,如果土层厚度较大,土壤渗透性不佳,就需要通过沙井法来进行排水固结处理,让沙井和地面上的排水垫层之间连接成一个排水系统,这样便可加快排水速度,达到良好的土体固结效果。再次,如果地基土的剪切蠕变较大,排水固结效果不佳,则需要在沙井法的基础上进行加压系统的设置,这样便可让地基土孔隙内的水具有一定的压力差,进而自然地从饱和地基土中排出,让地基得到良好的固结压缩效果。

2.4 化学加固技术

在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是目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中提高土质结构强度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1)灌浆法,主要就是将丙烯酸、水玻璃等化学物质灌注于土层中,并使土壤与其发生化学反应,将多余水分排除,使土地强度达到建筑施工要求。(2)喷浆法,在使用此方法前需要在土地中进行钻孔,并结合施工具体要求确定钻孔深度,使之达到预设深度后放置喷射装置,其安装位置主要位于钻杆下端。这种方法效果很好,但是投入成本较高,施工人员在使用此种方法时要控制好成本资金的有效使用。3建筑工程桩基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分析

3.1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技术指的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对管桩埋设位置以及管桩材质进行合理选择,以此来确保桩基基础的牢固性,同时也需要按照实际的工程情况来进行灵活变换,以此来为施工操作提供足够便利。建筑工程的预制桩自身具有整体性好、承载力强、机械化程度高等诸多优势,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质条件,且对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另外,合理的预制桩施工技术应用也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预制桩位置的合理选择,并结合实际需求来选取合理的管桩材质。这样才可以有效确保桩基基础施工质量,满足建筑工程实际需求。

3.2钻孔与清孔

钻井在建筑的桩基施工中尤为重要。施工人员必须科学管理施工精度。钻孔时,使用保护管进行有效压实,并仔细观察钻头和钻孔,防止坍塌。钻孔时应缓慢均匀地倒入泥浆,钻孔时如有漏浆,应及时挂起,小心处理,钻孔深度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将孔洞清除。

3.3静力压桩施工

静压桩是当前比较新型的一种桩基施工技术,施工无噪声、无振动、无污染、干扰小,可适用于软土地区、可塑性黏性土地基、城市中心等作业环境。该技术的操作比较简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以运用于多数施工场地,由于不受振动、锤击的冲击力作用,对预制桩的质量要求要比其他方法的预制桩要求低一些。但是,不可用于砂土及较坚硬的土层施工,并且一般适用于小型建筑项目,技术成本相对比较高。施工中应注意对压桩机压力的控制,如压力过大,可能会因冲击力的作用而造成预制桩爆裂;如压力过小,则无法将桩基压入设计深度。

结语

综上所述,要保障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质量,就需要施工人员严把施工技术关,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建立完善而有效的管理体系,使施工可以井然有序地开展,从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荟.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6):158-159.

[2]郑云飞.探析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要点[J].居舍,2019(30):76.

[3]谢晓强.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2):34-35.

[4]郭磊.探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1(9):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