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杜磊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濉溪县供电公司 单位邮编: 235100


摘 要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国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对电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加,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变电站运维管理能够确保电力企业安全供电,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全面分析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变电站; 运维一体化; 存在问题; 有效对策


引言

变电站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极大地顺应了现代化电力企业发展的需求。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属于目前最新的一种管理模式,运维一体化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原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多种因素所引起的安全隐患,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使其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1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在实施过程中, 并没有与变电站运行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制订相关完善的管理制度, 而且目前所实施制度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对变电站日 常的运行和管理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日常工作过程中容易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危及工作人员和用电人员的安全。在以往单一式的管理模式下,实际管理都是按照硬性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日常过程中的行为惯,确保生产工作的安全性。但是对于运维一体化,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巡查变电设备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需要做好对设备的维修工作和保养工作。所以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应用在新时代下运维一体化的管理中, 需要电力企业集合企业发展状况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

1.2 现场作业的安全风险较高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后,通常情况下都需要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和管理多项工作, 例如需要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同时还需要做好对变电设备的维护和验收工作。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操作不到位或者操作遗漏,都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 极大地增加了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因为长时间的工作,或者压力过大,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状态不佳的现象,这种情况极大地增加了现场作业的安全隐患。变电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会因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影响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容易增加工作的风险性,危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传统的电网运营模式是不同的工作人员分别负责一项工作,确保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在运维一体化的模式中,工作人员需要同时负责多项工作,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增加了工作的危险系数,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非常不利于运维一体化的实施和变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1.3 缺乏专业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是确保变电站运维一体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是目前很多变电站都缺乏专业性的技术型人才,不重视对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和技能水平的提升,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利于工作人员学习和掌握新型技术和新理念,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质量。 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没有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不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 就会导致具体工作无法顺利地进行,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问题,且无法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不利于变电设备安全运行,严重危及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也无法顺利推进运维一体化工作开展。

2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重点

全面实施组织方式的一体化结构。由单一的部门负责110 kV 及 110 kV 以下的变电站运行和检修工作。另外再选择同一类型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负责 35 kV 及 35 kV 等级以下的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 对于电压为 110 kV 以上的变电运行的监管工作和检修工作,需要由专业部门负责,这样能够有效确保不同电压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外,对于电压等级在 110 kV 以上的变电设备,需要先由专业的部门负责,并加以有效的整合,整合之后的部门需要在确保人员技能水平达到标准之后再对部分内容进行整合。全面实行人员技能的一体化。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培训并通过考核后,就能够实现工作人员技能的一体化,让部分工作人员在业余时间承担起对变电设备的维修工作,或者是让部分检修人员在对变电设备检修的过程中负责对部分设备的操作工作, 这样能够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 解决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3.1 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想要对变电站的运行实施有效的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就要规范变电站的相关管理制度,更好地推动变电站运维一体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电力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的整合来制订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够使同一类型的工作人员来承担有关变电站设备的相关工作,提高变电站运行的效率和质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运维一体化实施的实际需求,需要电力企业结合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将维护电力设备运行和检修部分进行结合,不断加强管理的力度,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合理有效的监管度和电力设备的维修制度, 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范畴进行明确,做到各司其职,使变电运维的规章制度可以贯彻落实,确保变电站系统能够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运行。

3.2 降低工作风险, 提高安全性

电力企业需要严格按照所设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令对变电设备进行巡查和检修, 及时找出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处理, 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电力企业要帮助工作树立安全事故预防性理念,对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工作点和风险点做好重点标记, 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确保运维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有序进行, 显著降低工作的风险性。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需要结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建立适应目前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在确保设备安全的同时,引导工作按照安全、规范的标准开展相关工作。同时电力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贯彻落实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和任务,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 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生产工作安全完成。同时还需要对整个生产过程中进行跟踪管理,能够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确保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性,利于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工作顺利进行。

3.3 加强员工的职业素质培训

首先,对新入职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使他们在上岗之前能够对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对原有的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采用外送培训与内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或者是通过开展反事故演习的方式, 使工作人员对设备的运行情况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尽快掌握相关知识的操作技能,增强工作人员整体的工作能力,以此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增强企业和人才的竞争力。其次,引进先进的新型的技术和设备,并引进国内的检修技术,确保运维工作顺利进行。最后,制订健全的考核机制,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评选出最佳的工作人员到国外进行学习和锻炼,根据考核成绩给予相应奖惩,从而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降低变电站系统运行成本,提升变电站系统运行的效率,还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电力企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学永.浅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4):71,73.

[2]贺新征,乔王瑜,张浩浩等.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16(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