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工程中的植树造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营林工程中的植树造林

宋明辉

延寿县林业和草原局(黑龙江延寿)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在不断迅速起来,林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很多行业的生产过程需要林业的支持,林业也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进行植树造林也有效的缓解了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并且树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释放出更多的氧气,保护了气球的臭氧层,确保了生态平衡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营林工程;植树造林;方法;应用

引言:近年来,我国对于营林工程的重视力度在不断提高,植树造林是进行营林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有效提高营林水平,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植树造林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造林时间,合理选择营林地点并做好区域划分工作,擦用科学、合理的植树造林方法,加强后期的养护工作,努力提升树木的成活率。本篇文章将为大家具体阐述植树造林的具体方式,并且列举了植树造林方法在营林工程中的应用。

  1. 植树造林的方法

1.1播种造林法

植树造林的方法是有很多种的,其中播种造林法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造

林方法,播种造林法就是培育种植树木幼苗,这种种植方法对于土壤、气候等环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需要对树苗的生长选择并搭建适宜的生长环境,易于大面积进行种植。要选择含肥量较高的土壤,有充足的的水源、光照条件的地域进行树种的播撒种植,然后再对树苗进行精挑细选,选择质量较好的树苗种植,确保树苗的成活率。播种造林可以分为穴播、条播、散播、块状播种等方式,在进行树种播种之前,要对树种进行消毒处理,并且进行浸泡生芽。例如进行油茶、小叶杨的种植,都是采用这种方法,选择地域广阔、人烟稀少的北方地区进行种植。

1.2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就是将树木的树根、枝杈作为树种进行植树造林,这种种植方法并不复杂,需要投入的人力事比较多的,而且要增加对其进行的后期维护保养工作,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树木的成活率。这种方式跳过了幼苗阶段,缩短了种植时间和前期准备时间,首先对于种植地点进行浇灌,然后采用覆膜方式分殖树木,树木长出叶子后拆掉覆膜。还可以对插条进行蜡封处理,能够有效的锁住树木水分不流失,分殖时要确保插条是插正的,要将分殖树木的大头向下插入土壤中,进行松树、杨柳的种植比较适合分殖造林法。

1.3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发就是进行树苗的移植种植,进行移植的树苗都是经过精心培育和挑选的,具有很好的质量优势。完成移植后,要注重对树苗增大维护重视力度,确保树苗能够有充足的养分供给,以保证其正常生长。这种植树造林方法对于土壤、树种的要求是比较低的,种植效果也会比其他种植法高一些,但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时间、资金,目前只适用于小面积的种植范围,被干旱地区、杂草多地区等地区采用。

  1. 植树造林方法在营林工程中的应用

2.1造林树种的合理选择

进行树种的合理选择是植树造林的重要环节,作为种植人员要对种植地域的自然环境、土壤、树木的生长喜好进行充分的了解和选择,对于不同的种植地域要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种植和栽培,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和种植效果,增加树木的产出量。要注重增加阔叶林的种植面积,对土壤进行优化。阔叶林树苗成长一段时间偶,其对于土壤水分能够充分的维护,掉落腐烂的树叶是树木最好的养料,能够有效增加土壤的养分。伴随着树木种植量的不断增加,就能够很好的改善树林周围的环境,形成树木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局面,实现自然生态共融的良好景象。阔叶林也是具有很好的观赏性的,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比较强,所以被广泛种植。

2.2造林时间的合理选择

通常情况下,冬季和春季是进行种植的最佳时间,这个季节北方的气候是比较寒冷的,这个时期种植,不会很容易就蒸发掉树木自身的水分,比较方便进行后期的维护工作,提高树木的生长质量。如果在冬季植树造林,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种苗温度的合理控制,如果种植地区的气温比较低、湿度不高,就最好在春季进行种植。确定了种植时段后,还要合理的进行种植具体时间的确定,要避免在大风、大雨的天气种植。可以选择阴雨天气种植,这样也是有利于树苗的健康成长的。

2.3合理的进行造林整的

造林整地可以采用局部整地和全面整地的方式,要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带状、块状的区域可以选择局部整地的方式,在大面积种植区域可以选择土壤翻垦的方式。在平原地区适合采用全面整地,山区地区适合采用带状整地的方式,其边长最好在0.3-0.5m左右,大面积区域边长可以在1m左右,块状征地分为穴状、块状、鱼鳞坑等等。在平坦的平原地区可以选择坑状、块状、高台的方式,确保整地面与地面的持平。要根据植树造林区域的气候、土壤、树木根系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地方法的选择,合理的选择机械设备的种类。

2.4植树造林方法的科学应用

进行植树造林,主要是以挖掘地坑为主,通常情况下地坑的直径在50cm左右,深度在40-50cm左右,要保证地坑底部的平坦。不同的种苗进行种植的距离也是不同的。例如,杉树的行距为1.7-2.0m,密度为3000株/㎡;胡杨的行距为2.0-4.0m左右,密度为1200株/㎡,不同的树木种类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作为种植人员要科学的进行树种行距和树种密度的把控,要确保树苗根部有足够的生长能力,提高树木的抗旱能力和抗涝能力,树木栽种深度要适宜,如果树木的生长周期是1年,那么其栽入土壤的部分应该是整个树木的1/3,树苗高度要确保在40cm以上。

2. 5 加强养护管理

优质的林业资源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同时对带动地方经济方面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养护工作是必须且必要的。技术人员可在借鉴和研 究行业先进技术方面加大力度,根据具体条件开发适合的种植技术,将整个种植环节科学化管理,提升树木的生长质量与环境维护能力。养护管理过程要严格遵 守相关规章制度,科学制定与完善造林考核机制,同时做好造林地的清理工作,通过割除法、化学法对林地杂草、垃圾进行清理。

2. 6 重视营林信息化的应用

林业部门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应加强电子设备以及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林业面积过大,一旦在森林中出现火灾等险情后,林业人员很难及时发现,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如果将电子监控引入森林管理体系中,则可以在 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图像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该技术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迅速发现火情。红外技术对温度的高低有着极 高的灵敏度,所以管理人员也可用这种技术来监测火情,发现火灾的速度会非常快,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对森林内部着火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作用极大。无人机 监控技术可以帮助管理或救援人员了解到一些卫星无法拍摄到的隐蔽地区的情况,能够大大提升管理人员对森林的了解程度。

结束语: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进行植树造林是非常必要的营林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加造林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的恶化情况,实现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和循环,而且通过植树造林能够降低水土流失的情况,确保人们的生产生产和生活,合理的进行林业生产,提高社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进行具体的植树造林的过程中,要合理的进行树木种植品种、种植区域、种植方法的选择,注重对于信息化的合理应用,提高营林造林的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化的管理,降低成本投入,确保植树造林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赤峰地区造林树种选择及森林覆被率指标[J]. 吕晓东. 农村实用技术. 2019(03)

[2]浅谈荒山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造林技术措施[J]. 孔德龙. 农家参谋. 2019(02)

[3]荒山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造林技术措施[J]. 孙坤祥,王晖. 花卉. 2018(16)

[4]现代林业营林工作的主要策略与途径[J]. 武海龙,郑有才. 农业与技术. 2018(16)

[5]营林工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J]. 付俊峰. 江西农业. 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