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教学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初中古诗教学探索

何乔乔

四川省南江中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古诗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古诗词入选教材篇目越来越多,它对学生学习语言有很好得示范和向导作用,诗歌是语言中盐,古诗又是诗歌中的诗歌,盐中之盐,精华中精华,古诗是文学发展的巅峰,蕴含着丰富的语言艺术比表达方式,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古诗同时古汉语高度提炼而成的精品,是古汉语中古汉语,学生离古代汉语时间久远,古今词义、字义、句式、修辞手法变化很大,掌握起来十分艰难,不仅要扫除字词的障碍,而且还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透彻理解能力。我在执教初中语文以来,潜心古诗教学课题研究,立足于古诗教学规律和学生语言认知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显著教学效果,本文谈谈古诗教学的具体做法,与同仁磋商,旨在进一步提高古诗教学质量。

一、现在古诗教学存在弊病分析

1、现在很多在古诗教学中要求学生多背,突出的是数量,当然大量背诵古诗肯定是正确的,背诵的读了学生语言积累就多了,只有语言丰富,学生才能运用自如,信手拈来,但有一个问题,背诵古诗应该有一定方向,不是盲目背诵古诗,课外背诵的古诗应该是教材古诗的延伸,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深化对教材中古诗理解,同时通过教材为主导,拓展课外阅读,融为一体,比如教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学后可以阅读王实甫的《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学习《木兰辞》课外可以阅读《孔雀东南飞》;教学杜甫《望岳》可以阅读杜甫《登高》。

2、古诗教学重词句轻课堂情景

很多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注重古诗字词句的教学,忽视古诗情景营造,认为古诗考查的方式主要是考查字词和古诗古诗翻译及默写,当然这些是古诗教学重要内容,是不是古诗情景营造就可以放弃呢?显然不是,因为古诗情景的营造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尽快进入诗歌情景之中,深化对诗句理解,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古诗,没有诗歌情景的营造,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面对是艰深词句,晦涩难懂主题,无病呻吟的情感,所以诗歌情景营造是古诗教学的必要环节,也是重要的环节。

3、古诗教学重背诵轻默写

在古诗教学中,要求学生熟练背诵古诗,这肯定是正确的,背诵可以积累古诗词句,培养学生的对古诗的语感,但是遇到考试

要求学生默写古诗,很多学生记得住,但是就字写不起或者写错,背诵可以促进学生对古诗的记忆,默写更是要求学生深度记忆,

古语言信息通过声音、字形潜入学生记忆之中,眼观其形、耳听其音、心思其意,默写使学生记忆更加准确,是深度记忆以理解,

默写有着很强纠错能力,能及时、全面、准确发现错误,能活化、深化、强化对古诗理解与运用,记性好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

  1. 古诗教学的原则

1、课内得法 课外得益

部分老师认为,中考考查不是课本古诗,而是课外古诗,这样课本学习还有啥用?再说了只要开课外的古诗阅读才能考查到学生真正古诗阅读能力,这说法乍听真有道理,真正是这样吗?真不是,因为课本里的古诗经过可以说都是经典古诗词,有着很强代表性,可以开启学生丰富想象力,起着很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很好语言感染力,课堂教学可以教给学生学习古诗方法,掌握打开古诗密室的金钥匙,课内阅读时间有限,我们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深化课堂知识,把课堂的学习方法转化阅读能力和技巧,失去课堂教学,学生找不到课外阅读的方向和方法,失去课外阅读课内知识得不到拓展,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内外结合是最佳的选择。

2、群文阅读原则

群文阅读就是把同一主题的诗歌相对集中学习,可以打破教材的章节限制,全面整合优化教材的古诗资源,从教材拓展到课外阅读上,群文阅读不仅可以扩大阅读数量,还有力于掌握这类诗写作方法,常用表达方法,在比较中品位风格,形成独特诗歌鉴赏能力,按内容分类有:怀人思乡诗、赠友送别诗、边塞征战诗、田园山水诗、咏史怀古诗、忧国伤时诗、建功报国诗、闲情隐逸诗等。

三、优化方法 提高能力

1、酒瓶装新酒—仿写古诗

仿写古诗不仅可以深化、内化对课文古诗词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提高对古诗词运用能力,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提高自

学生的精准的表达能力,增强学习古诗的信心,比如我在教学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学生深入本地生活,观察孩童贪玩到天黑回家迷路情景写了《如梦令.误入竹林深处》: 常记山溪日暮,天黑不知归路,游玩星月照,误入竹林深处,迷途,迷途,惊起竹鸟飞扑。虽然笔力稚嫩,但是不失为一朵在诗歌教坛盛开的花朵.

2、换词练习 深化诗歌艺术

我在教学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中一个“依”动词用得十分精准,我要求学生这个“依”换个同义词来表示,看看表达效果如何,有的学生“傍”,有的换成“随”,有的换成“靠”,都不足“依”的表达效果好,学生在这种语境感悟作者的用词的独到智慧,我们在阅读、写作、口头表述中加强训练,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就会引起足够重视,同时学会了“咬文嚼字”,品味词句的无穷魅力,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长期引导、监督、鼓励才行,让学生倡导锤炼词句的甜头,学生就会自觉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