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原因与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原因与对策探究

胡云

南昌消防救援支队 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目前,消防救援环境日益复杂化,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时,消防员会遇到各种危险,特别是在化学危险品爆炸、毒气扩散、建筑物倒塌等事故的救援工作中,容易造成灭火救援队员出现伤亡的情况。消防队员是灭火救援的骨干力量,赋予消防员的任务十分艰巨,在危险的火灾现场,如何提高灭火救援的效率,同时避免发生人员伤亡情况,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国家和人民最关心的事情。

关键词:灭火救援;消防员;伤亡;原因;对策

随着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厂房等数量越来越多,在提高当地经济水平的同时也给群众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因为受到建筑物逐渐特殊化的影响,也给火灾救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随着救援任务的愈加繁重,火灾所导致的消防人员伤亡数量随之增加。本文围绕消防员灭火救援伤亡的原因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1消防员灭火救援伤亡事故的类型

在经过研究分析后得知,引发伤亡事故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所导致:其一,在发生火灾时,建筑物的结构会随之发生变化,出现崩裂、倒塌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救援人员被困火灾现场,而且建筑的坠落物会提高消防员身体受到伤害的概率。其二,火灾现场会产生浓烈的烟雾,这些烟雾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再加上火灾现场密闭性的特点导致烟雾无法有效排出,若未能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便会使救援人员吸入大量的有害气体中毒伤亡。其三,因火灾本就有着可变性、不可控性特点,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引燃建筑物中一切可燃物质,而且建筑物中含有易燃易爆气体的燃气管道,一旦发生爆炸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在对以往火灾事故调查后发现,火灾现场爆炸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所导致的人员伤亡数量也比较大。

2消防员灭火救援伤亡原因

2.1消防员救援经验和能力有待提升

调查统计显示,改制转隶后我国消防员以征招社会青年及退役军人为主,一般经过几个月的培训(改制前为3个月新兵团、2个月集训队,改制后为6个月新训团、6个月基层锻炼)后分配到执勤消防站。虽然经过1年左右的集训,但灭火救援的实战经验略显不足,部分人员缺乏突发事件的判断和应对能力,在火灾救援中突遇紧急情况难以冷静应对,应急措施的实施缺乏有效性,作战中的安全管控措施不到位。比如,在某液化气罐车翻车事故中,消防人员伤亡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护,以及未能采取远距离警戒、封路等有效措施而直接造成的。另外,大多数消防救援时间较长,在长时间超负荷状态下,消防员体力消耗大,容易出现体力不支、虚脱等问题,加上长时间的灭火救援行动导致专注力下降,增加了指战员伤亡的风险。

2.2火灾现场情况的不确定性

火灾现场情况瞬息万变,消防员在接到出警命令时,会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此时消防指挥中心会通过报警人提供的信息及现场消防力量到场后了解的情况对火灾现场进行分析,针对火灾的情况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及相应安全作战提示,现场消防力量到场后,指挥员根据现场灾情的实际情况进行战斗部署,任务分工,给现场指挥员分析判断的时间很短,要在短时间内快速进行现场侦查,战斗展开,但是火灾蔓延迅速,不确定因素很多,尤其是涉及现场有人员被困的火灾,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正确的战斗部署,对现场指挥员的指挥能力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现场火势是动态的,固定模式难以适应现场的变化;因此在救援计划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对现场的变化来调整,这个调整的时间可能对于正常转变来说很短,但是对于受难者困于火势的危机情况下,非常紧急。所以为了尽可能的营救出被困人员,即便现场有部分信息还未知的情况下,消防员也得进入现场营救,这个时候就算已经掌握了相对于准确信息,而此时消防员已进入火场救人,已经直面了危险,所以,火灾现场的不确定性给消防员带来了许多危险因素。

3减少消防员救援风险的具体方法

3.1强化救援队伍专业化建设

消防员作为火灾救援活动的主要攻坚团队,其整体能力关系着救援的整体效率,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应当首先做好人员建设及配备工作,以此来提升整体救援水平。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加强训练,并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针对不同的救援现场制定相符的救援计划,并且进行多次演练,将其刻在骨子里,从而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还应当加强思想意识引导,提升救援人员的责任感及自我保护意识,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为后续救援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火灾现场压力较大,对救援人员的心理素质及承受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消防部门做好日常心理疏导,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帮助救援人员形成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不同的高压环境。其次,还应当在救援队伍中配备经验较为丰富的救援人员,让其在救援活动中起到有效的引领作用,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以此来提升整个队伍的稳定性及战斗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最后,若想保证救援活动顺利完成,不仅要做好人员培训工作,还需要为其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并确保该装备能满足当下各种火灾救援需求,以现代科学技术来替代人工救援的方式,从根本上减轻火灾所带来的人员及财产损失。

3.2加强相应装备的购置及日常熟悉演练的开展

消防部门应完善消防装备更新,及时修复和购买,避免因装备问题而影响消防员的救援效率。各地消防部门要重点对本辖区内的火灾特点进行分析,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先进的消防救援装备,不断提高消防作战能力,确保消防救援队伍都配备先进好用的装备。如果辖区内存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辖区消防部门应加强应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装备购置及针对性的演练。对于辖区内的高层建筑,在开展现场熟悉过程中,应检查其火灾报警系统是否完整好用,安全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消防供水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是否正常。对于消防设施陈旧老化的地方,要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更换维修。此外,消防员在每次训练和出警后,也要对器材装备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确保各类器材装备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完整好用。

3.3准确评估现场的基本风险

为了减少在灭火救援中消防人员伤亡的次数和概率,在实际灭火救援工作实施之前,需要多方面评估灭火救援现场的基本特点和很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和预防方案,保证灭火救援工作中消防人员能避免出现伤亡的问题。对大多数灾害事故来说,火灾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不同事故现场所面临危险是不同的,比如在液化石油气泄漏火灾事故中很容易会出现爆炸,建筑火灾事故中很容易会出现坍塌的问题,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事故现场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消防人员需设置安全员现场观察和询问,也可以通过仪器检测的方式来全面了解灾害现场的风险,在灭火救援工作中要指派相应的专家组成员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监测,一旦发现风险因素的话,需要马上撤离灾害现场,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另外,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力度,适当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防护方面的经验和主要方法,加强消防人员防护的力度。在实际消防救援工作中还可以根据现场的概况提前设定撤退的路线,通过三维模型的构建,多方面了解现场的概况,以及有可能出现的风险性因素,从而为后续灭火救援工作的有序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语

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火灾事故类型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消防救援工作本身危险系数就在不断升高,为了规避和减少消防人员出现事故的概率和次数,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来降低消防人员所面临的危险因素,比如加强相应消防装备的投入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工作,使消防人员可以结合现场的情况识别风险,提升消防员的灭火救援能力。

参考文献

[1]鞠浪.消防员灭火救援伤亡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今日消防,2021,6(01):63-64.

[2]秦圣义.刍议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原因与预防举措[J].今日消防,2020,5(06):48-49.

[3]刘宏晖.消防灭火救援中消防员伤亡原因及策略分析[J].今日消防,2020,5(1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