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简支板梁桥铰缝监测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3

装配式简支板梁桥铰缝监测技术研究

谭明 宋文杰

武汉汇科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装配式简支板梁桥因铰缝失效而引起的垮塌事故时有发生,而传统的铰缝监测手段具有局限性,无法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本文结合某装配式简支板梁桥的铰缝监测项目实例,采用铰缝监测系统对该桥进行为期一年的在线实时监测,并结合了人工定期检查结论,发现铰缝在线监测数据和人工检查数据相吻合,印证了铰缝监测系统的效用价值。

关键词:装配式简支板梁桥;铰缝;相对位移;铰缝监测系统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桥梁新兴建设工艺技术不断涌现,在桥梁建设的大浪潮中,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梁建设周期的缩短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故而简易的桥梁结构形式更加受重要。在简易桥梁结构中,简支板梁有点突出,自重轻性能好,制造周期短并且方便调配安装,成为了中小型桥梁中最常用的上部结构形式。

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下,随之而来的是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加,尤其近年,车辆超限超载问题日益严重,而预制空心板梁桥多为中小桥,其设计荷载相对较低,超重车辆导致梁板间需要传递的剪力大幅增加,梁板间铰缝在超载车辆长期反复作用下,由于无法承受如此大而频繁的作用导致铰缝破坏,从而形成了“单板受力”,单个的梁板无法将所承受的荷载横向传递出去,造成单片梁所承受的荷载超过自身的承载能力,最后导致桥梁的垮塌(如图1)。

627a2959479b5_html_533729e682d4889.jpg627a2959479b5_html_e59afea94cb91747.jpg

a纵缝产生 b碎裂带发展

627a2959479b5_html_82246bee47863f4e.jpg627a2959479b5_html_337a1da360fbb873.jpg

c单板受力 d桥梁垮塌

图1铰缝失效危害

近年来因铰缝失效而引起的桥梁垮塌事故也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加强对此类病害的养护维修迫在眉睫。而在所有的桥梁中,装配式中小桥梁占到了90%以上,按照常规的养管措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满足正常的养护水平[1]。因此如果开发一种低成本的智能铰缝监测系统,就能够大大提高地提高管养效率。

2、研究现状

针对空心板梁铰缝破损这一课题,国内学术界有着大量的讨论与学术成果,其中的一种观念是:在进行铰缝破损程度评定时,要综合多种维度评估,仅仅依靠外观检测的结果评定是不够全面的,需要引入别的参数来进行评定,国内一学者通过对大量铰缝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一个趋势[2],在板梁受到施加荷载作用时,两相邻板梁之间会产生相对位移,而相对位移的大小与铰缝破损存在关联,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引入一个新的参数值α来评估铰缝受损程度,公式如下:

627a2959479b5_html_8457d02c56c9a15e.gif

式中:627a2959479b5_html_f419e8be4dbd638b.gif 为实测相对位移(单位:m);627a2959479b5_html_ac843fb1bc1b6fc6.gif 为跨径(单位:m);10000为系数。

该方法能够对铰缝进行实时监测同时还能及时发现铰缝的破坏程度,同时能够及时反馈该桥梁是否存在单板受力现象,从而避免桥梁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对位移法”监测空心板梁桥铰缝破损情况的方式更加直观,测量数据与铰缝破损程度关联度更高,并且监测方式便捷,监测过程中不会造成城市交通拥堵与局部交通压力增大,这一优势与增加城市通行效率大趋势是符合的。并且在检测成本这一方面,“相对位移法”消耗更好,测量数据能够直接指导后期加固工作,大大降低了桥梁养护成本。


3、监测原理

现有相对位移法检测铰缝破损技术中,常采用两种检测方式,一种是采用电阻式位移传感器,该方法利用电阻随着位移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对电阻值与位移值形成公式对应关系,从而通过电阻值换算位移值,再判断相邻板梁的相对位移是否处于安全范围。静力水准仪则是利用水平原理,正常状态下储液桶内液面是水平的,当相邻板梁发生相对位移是,液面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变化值来换算相对位移值。但是这两种方法所采用的传感器使用起来都不方便,并且无法实现连续采集,数据精度也不够,自身重量大导致安装与移动都不方便。

本文介绍的铰缝监测系统通过在主梁底部安装拉绳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发射模块等硬件,将主梁的挠度数据实时发送到服务器,实时掌握桥梁的安全情况,同时,系统提供自动报警功能,一旦桥梁数据超过警戒值,系统将自动报警,实现了全天候对桥梁横向联系的监测功能。

3.1、监测系统简介

该系统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和客户端三部分组成。

传感器(图2)的工作原理是:由可拉伸的不锈钢绳绕在一个有螺纹的轮毂上,此轮毂与一个精密旋转感应器连接在一起,感应器采用绝对(独立)编码器,编码器把机械运动位移量转换成可以计量、记录且能传送的电信号,传给数据采集器。该传感器的钢丝绳采用进口不锈钢多股钢丝绳,使用时,向外拉出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由自卷弹簧始终收紧,由钢丝绳的直线位移转化成旋转量通过测量轮进行测量。因为钢丝绳测量轮、卷簧轮与传感器同轴联动,故连接误差可以降低至最小,该传感器的精度可达0.1毫米。由于该传感器与被测物体软性连接,所以抗震性能优越、使用寿命长。

此种传感器量程达到300mm,精度0.1mm,采样频率达到100Hz;结构简单、新颖,使用方便;采用机械式自动化检测的方法对相对位移进行直接的测量,具有数据精度高、抗干扰性强、数据可靠、量程大、采样频率高,体积小、安装方便等优点。

627a2959479b5_html_3a03ecb547135d3e.png

1—齿轮;2—编码器;3—钢丝绳;4—拉环;5—外壳;6—连接件

图2铰缝相对位移测量装置示意图

采集器原理如下:采用12V直流供电,功耗较小;采用RS485通讯协议,及时准确采集传感器数据;最多支持8通道,即可以对8个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单个传感器的采集频率:6~7Hz;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打包,并通过GPRS数据传输技术,每间隔3s向服务器上传一次数据包。

客户端可实时调取服务器的数据,实时了解桥梁健康状态。同时设置二级报警制度,用户可设置红色报警警戒值和黄色报警警戒值,传感器的数据一旦超过警戒值,软件将自动报警。并且实现历史数据实时查询,并可统计一定时间内的报警次数和报警级别。

3.2、监测方法

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连接,在不封闭交通的情况下,二十四小时不间断采集信号,

同时采集仪与电脑连接,将采集的数据输送至电脑存储,数据采用动态信号分析系统进行分析,找出相对位移绝对值最大的一个,用来评价该铰缝的损坏程度。

3.3、评估原理

空心板梁间的相对位移值主要与铰缝病害程度有关,其次还包括梁板自身的一些因素,其中跨径就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在相同病害情况下,随着跨径的增加,相对位移也随之增加,且按线性关系增加。因此,用相对位移除以跨径而得到的无量纲参数来表示铰缝病害程度,计算公式见式⑴,判定铰缝病害状态的界限值。

当铰缝的无量纲参数α<0.14时,认为铰缝完好;当铰缝的无量纲参数α介于0.14~0.57之间时,可认为铰缝损坏;当铰缝的无量纲参数α>0.57时,则认为铰缝已破坏。故本次检测将以此无量纲参数α的界限值作为板梁铰缝损坏程度的评判标准。

4、工程应用

某桥为三跨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梁桥,跨径组合为:22m+22m+22m=66m,该桥顺交角度约45度。横向布置为:0.4m(防撞墙)+8.0m(机动车道)+0.4m(防撞墙)=8.8m。该桥为装配式简支空心板梁桥,且跨径相对较长,此种类型桥梁可通过铰缝横向传递荷载,从而大幅度加强了桥梁整体的承载性能,而在长期重车荷载下极易造成桥梁横向联系损伤、失效,导致单梁受力,严重危害桥梁结构安全。

根据该桥的现场调查,选取病害较为严重的中跨跨中断面,作为铰缝监测断面,选取监测断面上8榀板梁间的7条铰缝作为测点。测点布置图。

通过一个月(2018年4月)监测可以发现,铰缝监测系统正常运营,未出现数据采集错误、铰缝传感器及采集仪异常工作、网络传输异常以及该模块软件客户端运行异常等异常问题,4月份的铰缝的监测数据(每日最大值)见表2。

2 20184月铰缝监测数据(绝对值)

日期

1#

mm

2#

mm

3#

mm

4#

mm

5#

mm

6#

mm

7#

mm

2018-4-1

0.0

0.2

0.2

0.5

0.2

0.3

0.0

2018-4-2

0.0

0.2

0.2

0.4

0.2

0.4

0.0

2018-4-3

0.0

0.2

0.3

0.4

0.2

0.3

0.0

2018-4-4

0.0

0.3

0.1

0.4

0.2

0.4

0.0

2018-4-5

0.0

0.2

0.2

0.4

0.2

0.4

0.1

2018-4-6

0.0

0.2

0.2

0.4

0.2

0.3

0.0

2018-4-7

0.0

0.1

0.3

0.4

0.2

0.2

0.0

2018-4-8

0.0

0.2

0.2

0.3

0.2

0.4

0.0

2018-4-9

0.1

0.2

0.1

0.4

0.2

0.3

0.0

2018-4-10

0.0

0.2

0.3

0.4

0.2

0.3

0.0

2018-4-11

0.0

0.1

0.2

0.4

0.2

0.4

0.0

2018-4-12

0.0

0.2

0.1

0.4

0.2

0.3

0.0

2018-4-13

0.0

0.2

0.2

0.4

0.2

0.4

0.0

2018-4-14

0.0

0.2

0.2

0.5

0.2

0.4

0.1

2018-4-15

0.0

0.2

0.1

0.4

0.2

0.3

0.0

2018-4-16

0.0

0.2

0.2

0.4

0.2

0.4

0.0

2018-4-17

0.1

0.3

0.2

0.5

0.2

0.4

0.0

2018-4-18

0.0

0.2

0.1

0.4

0.2

0.4

0.0

2018-4-19

0.0

0.3

0.2

0.4

0.2

0.2

0.0

2018-4-20

0.0

0.2

0.2

0.4

0.2

0.4

0.0

2018-4-21

0.0

0.2

0.2

0.4

0.2

0.3

0.0

2018-4-22

0.1

0.2

0.1

0.6

0.2

0.5

0.0

2018-4-23

0.0

0.2

0.2

0.4

0.2

0.4

0.0

2018-4-24

0.0

0.2

0.2

0.4

0.2

0.4

0.0

2018-4-25

0.0

0.2

0.1

0.4

0.2

0.3

0.0

2018-4-26

0.0

0.1

0.2

0.3

0.2

0.4

0.0

2018-4-27

0.0

0.2

0.2

0.4

0.2

0.2

0.0

2018-4-28

0.0

0.2

0.1

0.5

0.2

0.4

0.0

2018-4-29

0.0

0.2

0.2

0.4

0.2

0.4

0.1

2018-4-30

0.0

0.2

0.2

0.4

0.2

0.3

0.0

由表2计算可得该桥铰缝损坏两侧梁板相对位移的临界值为0.31mm,而铰缝破坏时临界值为1.25mm。

通过对比临界值与4月份的监测数据发现,该桥中跨1~7#铰缝除4#与6#铰缝外其他5条铰缝的监测数据均小于铰缝损坏的临界值0.31mm,监测数据均在安全范围内变化,铰缝完好,无损坏迹象;而4#与6#铰缝两侧相对位移均有大于铰缝损坏临界值0.31mm的现象但小于破坏的临界值1.25mm,且4#铰缝监测数据均大于6#铰缝,说明4#及6#铰缝均已产生铰缝损坏的迹象,且4#铰缝损坏程度较6#铰缝严重。

5、结论及建议

截止目前,已有大量的桥梁正逐步进入老化期,梁桥的养护加固任务也逐渐加大,传统的目测和荷载试验,周期长且需要大量人力财力,而利用“相对位移法”的铰缝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对铰缝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在桥梁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从而为桥梁的安全奠定了坚实的保障基础,同时又避免了对正常交通的影响,是一种经济、高效的铰缝检测方法。

铰缝“相对位移法”检测技术还处于初步应用推广阶段,随着铰缝专项检测技术的日趋成熟,市场认知度的提高及规范化的加强,相信铰缝专项检测的市场需求会逐渐加大。

本文中的铰缝监测系统采用的是机械式传感器,与电阻式和静力水准仪相比,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并且采集频率高,大大提高了监测数据的精确性,为准确判断铰缝的工作状态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DG/TJ 08-2194-2016 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程[S].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2] 钱寅泉 周正茂等. 基于相对位移法的铰缝破损程度检测[J]. 公路交通科技,2012,29(7):7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