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问题与监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问题与监管策略

蒋昕瑾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地铁建设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地铁系统管理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在地铁安全管理中,存在一些重要的问题,它们对地铁客运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力度,对地铁突发事件进行管理和控制,形成一个安全稳定的地铁客运环境,提升我国地铁安全管理的水平,使地铁事业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使城市地铁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的生活。
        关键词: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监管策略


1地铁客运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铁客运安全管理模式越来越受重视。安全管理模式以整体、系统安全的概念,从安全管理理念为基础,来系统管理、调度行车安全因素;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开发先进行车安全监测设备,从手段上实现安全远程集中管理。安全是地铁客运最为关心的问题,车辆段运作安全是地铁运营安全的前提,同时是安全运营的核心部分。目前车辆段作业主要采用人工控制为主,受作业环境、作业性质及作业类别等客观限制,安全性、可靠性不足。一套适合车辆段运营管理的作业安全卡控系统需要有待开发,需要设计从各个环节严把安全关,使车辆段运作更安全、自动、高效,并提出阶段安全评价与安全过程控制相结合,是保障地铁系统安全的基础。从事故预防、安全保障、事故应急救援等系统论观点,搭建安全研究的组织构造。

2 地铁客运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地铁客运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客运地铁建设由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和后期运营三个重要环节组成。目前而言,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存在着各环节严重脱节等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更加深入地完善地铁安全管理体系。有些城市地铁建设中期出现严重问题,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工程进度受阻,究其原因时发现,项目在前期的规划中就出现了隐患。如何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就需要全面、科学,完善对各个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并在工程建设和后期运营中严格执行。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保证地铁客运安全运营的根本所在。管理体系不完善,运营中一旦有问题发生,事故责任无法划分,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等等问题严重影响地铁客运的稳定运行。
2.2地铁工作人员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不强
人员最为集中的地铁站是地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地铁安全事故的重灾区。安全隐患极大。例如上下班高峰期,人员密集程度大,易发生拥挤造成乘客摔倒,甚至发生踩踏事件。一旦发生事故,抢救和组织人员疏散十分困难,原因在于地铁站是一个封闭性和隐藏性极强的地下空间。因此地铁工作人员日常必须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并牢牢掌握安全技能,才能有效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如果工作人员平时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不强,安全事故一旦发生根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可能导致更严重事故的发生。
2.3应急预案未落实
地铁客运运营过程中,意外事故突发,如何做到最大限度的减低意外事故发生后造成更严重后果的风险。那就是在事故发生的最短时间内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门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各相关人员立即就位,各司其职,完成突发事故的排除,保护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现实当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这种操作很难实现。平时无法做到定期演练,致使实操能力不够,遇到紧急情况,无法实现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致使安全事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2.4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为了我国地铁建设、运营和安全管理更加完善,更加规范化,就需要完善安全管理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地铁的安全建设和运营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目前我国出台的《城市轨道运营的办法》不够健全,在安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各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依法依规办事,是地铁客运安全管理和运营的法律基础,想要做到这些,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3 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的监管策略
3.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及技能培训
鉴于上述对地铁客运安全人员因素的影响,具体的监管体系构建中,需要注意对地铁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体系,反复强调地铁客运安全意义及重要性。成立定期培训机制,定期展开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包括每周的客运安全总结会议,提出并研究当前地铁客运安全问题,达到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发放安全手册,要求工作人员,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增强客运的安全效果。当地铁安全事件发生时,车站工作人员能够保持镇静,并正确的引导乘客疏散,从而避免拥挤所致的踩踏事件,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再进一步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定期实施考核,从而达到增强地铁工作人员的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方式,提升地铁客运安全水平。如:实施演练计划,以月为周期,每个班组进行跑位演练,并制定相关的演练评估报告。要求全员覆盖。确保车站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演练内容,提升业务技能。
3.2构建完善地铁客运应急预案体系


客运安全管理监管中,需辅助安全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的地铁安全应急预案,借助应急预案可保障地铁工作人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可遵循应急预案实施相关疏散策略,从而达到“有准备、有方案”的目的。其中,应急预案是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分析与研究,并预测其对地铁客运安全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处理方案。预案中需要囊括具体预测、预警、报警、接警、处置、结束、善后等全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具体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科学设计预案内容。从而保障突发事件发生后,所有人均可以按照预案实施,突出各个部门的功能与责任。借助科学的方法,对应急预案的可靠性、可行性进行分析,确保应急预案可以符合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的需求。另外,构建应急预案体系时,需保障结构的合理化,确保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保障上下部门预案的完整性,从而提升管理的协调性。再结合实际情况,确保信息的有效流通,并展开资源整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使得预案可以得到有效实施。注意定期实施客运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强化安全教育,提升地铁客运的安全性。
3.3强化设备安全检查
地铁设备是保障地铁功能的关键,如果地铁设备不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样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地铁设备,需要结合监管工作,成立设备维护小组,由维护小组针对地铁设备状态展开检查,每日地铁客运完成后,则展开对地铁设备检查,确认合格后,便进行日常维保。并设定大型检修日期,确保地铁设备能够在使用周期内,得到有效的维保,进而规避由设备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需要合理的对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引进,确保地铁设备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全面为地铁的安全客运提供基础,实现城市的服务性体现。
3.4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针对地铁安全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监管小组。例如: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监管体系中,监管组长1名、副组长2名,组员15名,均有地铁客运管理人员承担。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对应急预案的审核、设备维保状态的检查、日常维护效果评定、安全责任划分等内容,促使地铁客运的各个部门职权划分清晰,责任明确,为保障地铁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达到综合提升地铁客运安全系数,降低隐患,达到提升地铁客运整体服务质量的目的,增强乘客满意度。

4 总结
地铁客运安全管理是一个涉及学科面广、系统复杂多样的综合管理问题,它要求地铁系统的每一个环节之间都要紧密配合、统筹协调。地铁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是减轻地面交通拥堵的重要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各个部门积极努力,保障地铁客运安全,让人们的出行更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本文仅粗略指出地铁客运安全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并提出一些监督策略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地铁管理者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秦健桃.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问题与监管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5):148-150.

[2]贺瑞鹏.地铁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7(2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