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的精度控制和流程控制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船舶制造的精度控制和流程控制探析

徐军

上海繁金实业有限公司江都分公司 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在船舶制造当中,其对于工艺精度有着极高要求,故而,在船舶实际制造当中,需加大对精度控制的关注力度,确保精度管理能够得到更深层次贯彻落实,从而大幅度提升船舶制造水平,以及促进船舶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如何在船舶制造过程中有效进行精度控制与流程控制展开相关探讨分析。

关键词:船舶制造;精度控制;流程控制

引言:在实际作用当中,精度管理主要是通过科学化的理念与方法,针对整个制造过程加以严格控制,从而能够在实际工作当中有效避免不同类型质量问题,大幅度降低制造产品修整数量,从而促使制造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确保整体生产质量。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精度管理,主要是依托精度控制技术,促进制造可持续发展以及效益的提升。

1精度管理概述

船舶制造精度管理主要分为一下内容:对补偿量进行仔细分析计算、严格管控制作过程、实现精度标准,在此三方面当中,收缩量统计是补偿计算当中最为袁术的数据集,其具体过程是对整体收缩量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隋婵产生诸多不同类型补偿数据,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将相关补偿量落实精确的目的在于代替生产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余量[1]。当完成变形量测量工作后,需对补偿量进行准确计算,最后切实做到精确分配,这一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收缩量对补偿量进行确认。在完成这一部分工作过后,便正式进入到管控阶段,在此阶段,需对零部件进行整修,将相关精度标准作为整修基础,随后在制定标准计划与切实可行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需加注意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有效方式避免技术尺寸的偏差。除此之外,收缩量为补偿量数据的重要依据,其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故而,在船舶实际制造管理过程中,为确保所有数据的精确性,需针对环境数据加以全范围明确,熟知环境条件对每一道工序的影响,提前制定可能发生的变形量,同时将变形量在数据库当中精准录用。

2造船精度控制的内容及实施步骤

根据工程施工中的收缩量统计,确定并进行了相应的补偿。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同,补偿量的大小也不同,所以可以根据产品的收敛量进行统计和计算,以便于后续的工艺安排,以达到补偿量替代余量的目的,达到“零余量”的目的。在实际生产中,要对各工艺的生产构造进行细致的测量,并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保证在下一步生产开始之前,超过精度的变形量就会消失,并把实测的变形数据录入数据库[2]。船舶制造企业应把精度标准的制订与执行作为公司的工作目标,只有达到合理的船型精度,才能确保科学的管理规划,达到合理的精度要求,避免因尺寸误差而影响到特定的技术执行。在船舶工程技术中,进度控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在这里面。其理论依据是复杂的数据统计与尺度理论,其管理内容是完善精度,确保相关系统的合理设置,以及尺寸补偿的关键技术。

3船舶制作工作中的过程管理技术

3.1精度检测技术

在船舶制造过程当中,检测工具直接关系到制造精度,测量工作侧能够为计算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这也是船舶制造质量管理当中的关键环节,并且,在船舶制造过程中,监督是开展精度控制的基本方式,现如今,伴随测量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船舶制造测量方式也由传统接触式转变为非接触式,通过远距离长相科技,可对船舶制造当中的收缩量进行测量,随后得到相关数据信息,并且,通过现代化技术与测量技术,能够令船舶制造精度检测得到有效提升[3]

3.2精度管理方式

在船舶制造控制过程,精度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其控制工作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主动与被动两种,其中,主动控制为针对船舶制造过程中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若其中出现精度问题,需制定预先解决措施,这一方式可以有效避免精度出现问题。而被动控制是在船舶制造过程中,处理其他因素引发问题,此类问题属于意外情况,因此需要借助应急错数,促使精度目标具有更强科学性。若在船舶制造过程中出现精度问题,便需对其加大重视力度,借助精度测量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对精度控制加以完善,并且,在测量进度达到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可通过工序补偿计算,泛指则需对偏差部分进行适当修正。

3.3精度控制方案

在制造船舶过程中,精度控制的开展本质便是将制造技术与管理工作进行结合,而其中精度标注便需要成熟的技术与先进的设备作为支撑,且也需要具有更强专业性的团队进行管理。在制定精度标准过程中,需着重考虑经济性,若船舶在制造过程中,某一工序自身精度降低,其成本也会降低,但是对于后续工序而言,而导致修正成本大幅度提升。在制定精度标准过程中,质量与经济性是需要得到综合考虑的,二者之间需要一个平衡点,而这一平衡点便与企业自身需求成正比[4]。因此,需与企业实际技术、财务、人力等各方面实际水平相结合,制定出具有更强合理性的控制方案,由此不难看出,在船舶制造精度当中,精度标准有着一定复杂性,故而需对其中相关因素加以全方位综合考虑。

4对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及流程控制技术的改善

4.1强化补偿量的计算与分配

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补偿量的计算和分配仍有一定的偏差,为了降低这种误差,必须将手工操作转换成自动化,以节约人力;同时降低了人工误差,降低了误差,确保了船舶生产的质量。同时,也要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新的理论,特别是关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知道如何进行补偿,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料,才能够更好的理解如何进行补偿,同时,也可以将错误降到最低,因此,从概率和数理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必要的。将这些理论和技术应用到补偿量的计算和分配中,进一步降低了误差,使生产的产品达到了合格的要求。

4.2完善船舶制造过程

在船舶生产中,为了确保所生产的船的质量,船体的精度检测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但目前为止,船体的精度还不够高,即使有了动态控制,也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使船舶精度测试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必须把动态容限控制方法与现有的船舶精度检测技术相结合,以确保船舶的测量精度,提高船舶的质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船舶制造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目前我国船舶生产的精度管理和工艺控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并采取以上措施,使其达到更高的要求,从而达到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断地发现和改进船舶生产的精度和工艺控制中的不足之处,同时要注意新的理论和技术的运用,以推动船舶工业的发展。此外,与计划性检修相应的还有非计划性检修,非计划性检修属于干应急检修,当设备发生故障,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转时,所制定的维修计划。非计划性检修按其检修状况可划分为一般性故障检修和事故修复,前者是由于干作业不当造成检修质量降低而造成的整体检修。这种维修方法在提高设备维修效率的前提下,不会对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任何的影响,有着较强实用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船舶制造是具有较强复杂性与专业性的领域,故而,企业需针对船舶制造过程的精度控制加大关注力度,站在现阶段角度上来,船舶自造当中精度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相关技术也在趋于完善,精确性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和持续发展的领域,在发展过程中,精确性的控制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一个合理的精确度标准,并严格遵守船舶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船舶生产的整体品质。

参考文献:

  1. 黎锌. 精度管理及过程控制技术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 冶金管理, 2020(7):2.

  2. 许春明. 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及过程控制技术[J]. 科技资讯, 2020, 18(22):3.

  3. 赵凌凌, 张仲. 船舶建造过程中平面分段精度控制工艺研究[J]. 船舶物资与市场, 2020(3):2.

  4. 张德闯. 精度造船管理在船舶制造中的实践应用[J]. 船舶物资与市场, 2021, 2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