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的影响

赵海波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央和国务院有关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文件的出台,拉开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大幕,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是以市场机制和制度建设为核心,通过梳理电力产业链条上垄断性环节和竞争性环节,界定政府和市场在各环节上的作用,以激活电力全产业链为目标,其核心内容为“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即: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改革的目的是期望达到加强电力行业尤其是电网的统筹规划,加强电力行业及相关领域科学监督,加强市场主体诚信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网企业;影响;措施

引言

在我国,电力企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迅速发展,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国家能源供应紧张,电力工业总体布局不合理、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需求压力限制了电力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也影响了宏观经济产业的供给发展。因此,这就需要电网企业认真分析了解市场需求,求实创新,全面监管电网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及时发现其不足和存在问题,不断调整生产经营策略,高质量地推动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的影响

1.1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市场的影响

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的影响之一是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市场地位的影响。新一轮的电改政策改变了电网企业对电力买卖的控制,社会资本可以投资增量配电业务。同时,发电企业和社会资本均可以售电。这样的背景下,售电市场就出现了竞争的局面,打破了以往电网企业独自经营售电业务的局面。这样的形式下,在售电方面,电网企业将面临着市场竞争的挑战。

1.2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投资的影响

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的影响之二是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投资的影响。电力改革的深入开展必然会给电网企业投资方面带来巨大影响,这就需要电网企业在投资方面做出调整才能实现积极的应对。在投资需求的提出、决策制定和执行阶段都要提高企业的掌控能力。

2电网企业对电力体制改革的应对之策

2.1在投资需求方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储备机制

相关电网企业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项目储备体系并适时进行维护更新,并注意提高与监管部门沟通的主动性、积极性与频率。除此之外,电网企业还必须着重分析电网储备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分析投资项目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分析投资项目直接在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提升供电质量与供电服务等方面产生的效益,筛选投资效益高、项目发展前景广的项目,并针对不同项目的建设管控模式对项目后续开展进行个性化的分析与规划。

2.2科学安排投资计划与规模

为了兼顾企业日后的有效资产规模及增长速度,且在满足用户基本用电需求的同时争取电力主管部门的认可,电网企业在进行投资前的分析工作时,必须尤其关注分析近期电力增长和电力负荷,对市场供需进行合理化的预测,进而确定投资规模。随着电力改革政策中输配电价制度改革政策的落实,国家电力监管机构势必要对电网企业的投资计划和规模进行严格的调控。因此,相关电网企业必须大力提升投资预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科学制定投资计划,同时加强企业对投资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以满足准确预测用户用电需求与用电负荷的要求,并基于此科学规划投资规模。


2.3深入研究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规则

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电力市场交易文件和意见,但由于全国各电网区域特点不一,各区域采取的电力市场交易规则也不尽完全一致。同时,由于每个电网区域的电力市场发展水平不一致,所以导致各电网区域的电力市场化进程也不尽相同。在此情况下,电网企业既要深入研究国家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精神,也要研究和执行好所在供电区域内电力市场交易规则。通过对具体实施规则的研究和分析,定位好、发挥好电网企业在电力市场化交易过程中的作用。

2.4加强电网企业成本管控

为进一步提高电网企业整体效益,电网企业应从企业内部管理出发,由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设备维护、物资采购、仓库管理等电网运维、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出发,分析各环节存在的瑕疵,找出问题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成本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2.5电网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外部动力方面,“社会环境压力”体现为“来自对自然垄断行业误解的舆论压力”和“来自对央企误解的舆论压力”两个方面;“技术变革推动力”体现为“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和“智能电网技术的兴起”两个方面;“政府推动力”体现为“中央企业改革动向”“国务院国资委管理创新要求”“电力体制改革动向”“电力监管趋势”四个方面;“市场需求拉力”体现为“社会用电需求增长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压力”;“市场竞争压力”体现为“客户服务要求和能源替代输送方式”。在内部动力方面,“效率效益驱动”体现为“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和“提高公司效益水平”两个方面;“科技积累与技术保障”体现在“科技创新的积累”和“特高压技术推动”两个方面;“管理创新支持力”体现为“企业家创新精神”“信息化的发展”“管理制度变革”“创新型企业文化”四个方面;“员工创新动力”体现为“公司员工创新热情”和“公司员工创新合力”两个方面。综上以上20个具体的细化驱动因素,构建出电网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动力机制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电网企业开展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动力源,对电网企业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2.6兼顾各方利益,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兼顾各方利益,提升企业经营绩效主要是:实施多维精益管理体系变革,统一数据标准,贯通业财链路,推动源端业务管理变革,实现员工开支、设备运维、客户服务等价值精益管理,挖掘外部应用场景,开展价值贡献评价,实现互利共赢。围绕资产全寿命核心价值链,全面推广实物ID,实现资产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等全环节、上下游信息贯通。建设现代(智慧)供应链,实现供应商和产品多维精准评价、物资供需全业务链线上运作,提升设备采购质量、供应时效和智慧运营能力。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研究,形成一个大型产业集群,使企业能够适应社会化生产要求,使整个企业生产达到“高利用率、低碳节能”的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部署,是网络强国战略在电网企业的具体实践,是落实中央部署、发挥央企带头作用的重要举措,电网企业应及时提出合理的目标规划,追求密集工业效益、助推绿色能源革命;大力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转变观念、强化管理、优化结构、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为电网运行更安全、管理更精益、投资更精准、服务更优质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电网独特优势,深入开展电网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突出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促使电网企业紧跟改革形势、迈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李壮.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5(5).

[2]马怀新.随感中国电力改革路漫漫[J].四川水力发电,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