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编制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编制及应用研究

邵娜

新疆全统工程造价编审有限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随着工程造价改革的推进,工程造价指标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本文从指标编制前的数据收集整理方法、明确定额和费率、建立工程造价指标等几个方面对指标的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指标的应用实践,为项目建设各阶段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提供思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编制;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状况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影响巨大。工程造价对建筑质量和企业效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成本控制不力,导致企业效益下降,就会降低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失去生存空间。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只能从材料中扣除成本,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如果是轻的,会让企业失去信誉和生存空间。情节严重的会造成安全事故并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在工程建设中,成本控制极其重要。只有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为了保证成本控制的顺利实施,我们必须更加重视项目预算。企业只有将预算付诸实践,才能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最终的胜利。

1工程造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1)建设项目综合成本指标。它是一个通用的投资指标,主要反映建设项目的整体规模,是具体建设条件下的整体工程造价水平,包括定价规定、建筑面积、结构形式等因素。(2)单项工程成本指标。是指一个独立的单项工程在整体工程中的成本指标。不同的单项工程可能有不同的工程特点,因此成本指标也可能不同。(3)单位工程造价指数。是在单个项目成本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专业项目,表现为各专业的分布比例。(4)分部工程造价指数。该指标是将单位工程按不同专业合理划分,计算出各专业的成本指标,表示为工程数量指标和单方成本指标。(5)工程成本要素消耗成本指数。该指标反映了建筑每平方米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消耗指数。

2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编制及应用

2.1完善预算编制工作流程

预算是工程预算的基础,与建筑相关的一系列信息,如设计、面积和材料,都包含在施工预算中。预算编制者必须对图纸进行详细的学习和分析,充分掌握各种定额,从而达到有针对性的目标。只有充分掌握和熟悉图纸,才能在接下来的实地考察中心中有数,最后在编制时,要依靠自己的工程图纸,合理使用各种定额,保证定额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避免漏项、重复计算,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2.2工程造价指标的收集和整理

在编制工程造价指数之前,需要对工程造价数据进行收集、分类、核对和处理。(1)工程造价数据的收集。成本数据的收集和积累是编制工程造价指数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编制工程造价指数的可信度和真实性。采集工作中应注意几点:一是所选数据要真实、完整、有代表性。二是可以收集投资估算、概算、预算、招标控制价、投标价、合同价等工程造价信息。第三,收集的内容应包括项目完整的技术经济数据。第四,收集应尽可能详细地分成部分项目,以便于分析和统计。(2)工程造价数据的分类。采集完成后,将采集到的工程造价数据按照造价指标分类的标准体系,按照不同专业、不同功能、不同建筑高度进行分类,形成造价文件体系。比如建筑工程可以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构筑物等等。(3)工程造价数据的审核和处理。由于编制时间、计价依据、人员和机器价格、编制者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指数编制前应对成本数据进行审核和处理。数据合理性审查。首先要保证造价文件符合国家、有关部门和地区的有关工程计价规定。复检的内容如下:一是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依据、定额应用依据、费用计算依据是否正确;二是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的项目是否准确;三是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第四,配额申请,措施清单中的项目是否正确等。第五,工程造价计价程序是否正确。数据技术处理。技术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统一工程造价计算中使用的基础数据或标准,保证不同项目指标数据的可比性。比如去掉其他项目费用,统一人、料、机单价;统一利费税等。二是要对工程概况、工程量清单等做更详细的说明。比如项目中有些楼层是装修的,应该标注楼层的装修建筑面积。

2.3明确定额和费率

通过明确建设项目的定额和费率,有助于提高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而给施工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审计人员需要对当地建材市场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预测建筑建材价格的波动趋势。在审核工程预算和结算时,应按规定的定额审核工程量。明确定额项目是否与工程方案一致,明确具体定额价格进行折算。对于缺乏定额依据的项目,应及时制定相关依据,以补充后期编制方法。此外,在审核施工计价时,应严格按照真实的市场价格进行准确计算,并认真核对每个项目的单价,确保审核结果客观真实,避免虚假申报和修改采购信息。对于已经存在的价差,需要进行科学的调整,避免后期审计时难以在项目实施范围内进行汇总。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项目的取费基数与实际项目一致,工程量清单在核算过程中意义重大。施工期间的费用提取按单位工程报价执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量清单可以根据市场价格进行预算,不存在人为造成的客观因素。预结算编制价必须通过审核,工程造价只有在保证其编制合理性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2.4工程造价指标的建立

施工分为四类:建筑安装费用、施工其他费用、储备费用和专项费用。其中,其他建设费用、储备资金、专项资金大部分是以建筑安装费用为基础,乘以一定的费率,只能达到估算公里指标。本文重点研究建筑安装成本指标的建立。指标的建立首先要明确指标结构,指标结构是指标建立的基础,决定了指标分析的方向和范围。建筑工程专业很多,涉及数据量大。概算是指标的来源,清单是指标的最低数据。索引代码应该覆盖从预算估计到列表的整个数据链。从国内大多数建设项目的概算管理经验来看,目前大多数建设项目都涉及概算以下的第三层,即单位工程。因此建议指标代码预算占用三级,每级代码两位数。

2.5指标分析与运用

指数分析主要有两种方法:类比法和均值法。类比是最常见的指数分析方法。通过对同类项目指标的分析,结合项目特点,得出不同专业的指标及调整系数。均值法是指数分析的另一种方法,是指数类比法的补充。针对没有相似指标参考,或者相似指标较多,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使用相关指标进行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得到相应的参考指标。通过分层指标展示和类比,总结各专业的主要差异,分析影响因素,确立各影响因素的比例,建立指标调整系数。每个专业的指数价格可以乘以一定的调整系数,然后计算出相应项目的参考指数。通过阶段性指标展示,可以了解各阶段的成本管理水平,对阶段性指标的异常项目进行预警,严格控制投资异常的发生,不断提高过程成本管理水平。

结束语

在工程造价改革的浪潮下,工程造价指标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其作用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工程造价指数的建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行业政策的推动、建设各方的配合、造价从业人员的努力,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建立起工程造价指标。

参考文献:

[1]金志成.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编制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20.DOI:10.27108/d.cnki.ghelu.2020.000397.

[2]赵海霞,征茂顺,孙睿.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指标方案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01):85-86.

[3]陈慧.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编制方法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2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