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浅析加强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措施

黎桂东

45010319731203****

摘要港口航道信息化的建设发展是港口发展建设的必然要求,有助于促进船舶运输业更好地发展。港口航道工程的建设,伴随各领域科技的不断发展,注重对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性,对于评价港口的通航能力、保障航道运输的顺利运行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其促进了港口航道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迈进,推动我国航运事业的健康、持久发展。本文从港口航道信息化建设的角度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港口航道;信息化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大大推动了港口航道工程大型化、联盟化的迅猛发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全国各地的港口航道工程建设在追求高效益的同时,不断谋求对己有利的竞争环境和竞争地位。在现代港口航道工程竞争因素多元化、港口航道工程经营国际化、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的今天,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无疑为提高港口航道工程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而强化整体竞争实力提供了重要手段。

1.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港口航道工程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展开宏观调控,方便港口货物吞吐与工程建设管理,有利于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与建设规划,是推动港口管理与服务升级的重要助手。港口航道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准则是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合同控制为主线联合其他多部门、企业完成成本管控与服务管理,满足不同阶段港口建设发展目标,尤其是京杭运河作为国内重要航道,加强沿线港口信息化升级管理有益于全面提升港口竞争实力与项目管理水平,满足经营需求和管理需求,是一种具有多重优势的建设实践。当前我国工业产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与世界的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抓住发展机遇进行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是构建数字航道与和谐航道的必然要求,可全面提升航道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有利于航运更好地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

2.目前港口航道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相关信息系统存在不足

港口航道建设工作本身是一门涉及众多领域的综合性工作,涵盖的领域也比较多,对于管理方面也较为繁琐。但是现阶段我国信息化建设工作,普遍只能处理单一的信息,例如对于港口航道工程的模型建设、过程监督等方面进行单一的处理,没有全面性、科学性的信息建设。我国地域辽阔,虽然有丰富的资源条件,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性,使得各地区信息系统难以统一,港口航道信息系统建设不够健全,难以满足目前港口航道信息化的建设。

2.2信息化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技术人员的全程参与。例如对于信息建设的规划、实施、技术分析等工作,都需要有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参与。但我国港口航道建设工作起步较晚,人们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社会上港口航

道信息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严重缺失,人才缺乏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对于港口航道信息化建设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化程度低,现代化设备不足,难以应用到港口航道的建设中,也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正确认识和应用,

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3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

现阶段我国港口航道建设逐渐起步,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化、智能化等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使得港口航道信息化的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实际中,这种信息化发展不够均衡,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港口航道工程建设本身发展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行动力,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也导致了信息化建设的局限性,难以拓展国内外的经济市场,阻碍了港口航道的正常发展。

3.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措施

3.1港口管理信息化建设

港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指要求对港口航道的自身运营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从而才能够为涉及到港口航道运输的相关企业和行业提供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服务。第一,要求能够加强港口航道的信息化集成管理。即要求能够对于港口航道工必要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如提供计算机、遥感监测监督设备等,对于航道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收集,并且提供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所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管理,提取有效的信息展开综合分析、整合和拓展,使得港口管理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有深度的信息内容。第二,要求做好港口航道信息平台的建设。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企业的战略规划目标等,设置具有当地功能特点的港口航道的信息管理平台,做好该平台的建设必须能够加强港口管理信息内容的推广和宣传,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对于信息、数据的重视程度,从而才能够基于发展需求提供有效的数据、业务等等。

3.2客户服务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的标志在于其对于大数据技术的运用管理,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当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于能够实现柔性管理,即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对于港口航道工程管理而言,要求能够展开对于相关运输企业的服务管理,如充分掌握企业的需求以及发展规模,为其提供最佳的运输管理方案,才是支持航道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甚至于还能够实现对航道运输的生态发展。第一,要求能够实现港口航道工程的客户群的系统的构建,实现客户信息化的集成发展,通过各行各业所设定的发展目标,结合航道运输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明确港口航道工程的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提出航道发展的总目标和总路线方针,该方针和路线是符合所有客户的发展需求的,因而其所提供的服务将会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特点;第二,要求能够做好航道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只有对称公开透明的信息共享,才能够将信息转化为发展的优势而非是劣

势。如航道运输将航道运输路线中的具体情况公开呈现在企业面前,一方面可以取信于企业;另一方面是有利于所有信息的统筹管理,企业在展开经营活动时,能够按照航道信息内容作出最佳的反应,避免因为港口航道运营情况导致的企业的效益的损失。

3.3信息全球化的建设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不论是港口航道工程还是企业的经营发展都受到影响。实现信息全球化的建设发展能够为两者的信息化进程建设,以及发挥信息化工程的积极作用奠定基础。当前实现信息全球化的建设首先要求能够依托于大数据的技术手段,目前全球发展中的信息都是呈现出半公开的现象,许多信息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的特点,因而要求能够提高大数据的分析能力,从海量的全球化信息数据中提取能够为港口发展的信息数据来;其次,要求能够依托于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即只有专业的人才才能够寻找到全球信息中关乎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数据,并且将其通过数学模型的科学分析,纳入数据库中,支持港口航道工程的信息化发展。

3.4其他建议

加强对港口航道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而言,不仅要求从港口航道自身的信息化管理入手,还要求对相关企业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大环境下的信息化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求国家相关部门能够提供给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必要的资源,如物力支持,加强对信息化工程建设中必要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种检测仪器、现代化港口的建设等),还要求拥有提供人力资源和财力支持。

结语

我国港口航道信息化建设,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是随着各领域科技的不断发展,作为施工的信息载体,已经开始应用在相关的工程建设中,因此对于港口航道信息化的建设,应得到相关部门和行业内的重视和应用。通过新技术发展,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方式,做好对于港口航道工程的监督工作。提高设备的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做好相关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港口航道信息化的价值,保障航道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工期符合设计的要求,进而更好地促进海上航运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小迟.加强港口航道工程信息化建设[J].中国水运月刊,2014(1);30-31,33.

[2]夏启兵.港口航道图测量工作量自动计算系统研究[j].海洋测绘,2013(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