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研究

周莉莉

山东德标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企业在利用先进性技术的同时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使得社会竞争压力逐渐提升,同时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其对自身所居住环境的安全性也有了更深层次的关注,这给相应的建筑企业提供发展契机的同时,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建筑企业就必须重视建筑材料检测,同时还要对其现状进行全面化分析,后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予以应对,最终提高建筑企业在建筑材料方面的检验力度,为建筑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在应用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如实验数据处理不标准、取样操作不规范、检测过程中气温与湿度控制不当等。为尽可能防范相关问题,必须把握技术应用要点。

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概述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建筑行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即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其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一情况,相应的建筑企业就要重视建筑材料检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化的质量控制措施来保证建筑材料可以符合实际的施工要求,以此才可以确保施工工作可以正常进行,这对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而相应的建筑企业要实现建筑材料检测水平的提升,首先需要全方面掌握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要针对工程施工原料来展开全面科学检验,以此来保证建筑材料的实际参数可以满足建设要求。与此同时,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中的步骤较多,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所检测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相应的建筑企业还要制定合理性的检测步骤,使相应的检测人员可以按照相关标准来展开工作,这样才可以保证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有序性。除此之外,在实际的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相应的检测人员要对现场施工中所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的原料进行取样复试检验,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所应有的一些相关构配件进行检验,以此才能够保证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的质量都满足实际建设需求。最后,建筑企业要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性,还要对建筑工程中的实体部门进行强度检测,确保建筑结构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证,从而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筑材料检测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一项有力措施,其可以保证施工现场建设质量,而相应的企业要发挥出其作用,就需要在建筑工程材料中不断创新技术,对于一些新型建筑材料要优化技术方法,以此才可以提升建筑材料检测的效率,最终实现建筑企业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2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现状

2.1管理因素

建筑材料检测是一项系统化工作,有具体的检测流程,涉及到了许多的检测要点,需要利用严格的管理工作,保证材料检测的规范性,从而促进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提升。如果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材料检测流程中就容易出现各种不规范的行为,导致检测结果失真。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建筑生产中经常发生,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质量控制意识,对材料检测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知,工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出现了形式化问题,工作态度敷衍,这种情况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会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容易诱发各种质量风险。

2.2检测人员素质

检测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但是建筑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检测工作涉及众多材料的专业知识,检测人员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检测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错误,造成检测结果失真。此外,检测人员对于材料的取样敷衍,为了自己方便随便选取材料,导致选取的样品具有特殊性,无法精准反馈材料的质量,直接投入检测,导致检测结果失去意义,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发展。

3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有效策略

3.1规范检测流程

在建筑生产中,材料检测的强化和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站在项目自身角度还是在企业的角度上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为充分发挥材料检测的重要作用,就需要保证此项工作的规范性。实际上,在许多建筑工程项目中,材料检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不规范的检测方式,会增加工程隐患,如漏检。基于建筑工程项目品质的重要性,在材料检测环节,管理人员要安照行业规范和检测标准,对各种工程材料的合格程度进行判定,对于入场的各种材料,都需要选择一定量的样品,送往专业检测机构,对其性能参数进行分析。如果材料的量较大,需要选择多批次样品。在样品选择过程中,要保证样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待检测完成以后,管理人员要确定材料的性能指标是否可以满足建筑生产需求。通过规范性的材料检测,可以把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排除在施工流程之外,有效地消除了材料因素引发的质量缺陷。

3.2保证取样的规范性

材料检测对结果的准确性有非常高的要求。为保证检测效果,必须要注重材料取样的规范性。具体来讲,在一个批次的材料中,要选择足够数量的样品,而且样品必须要具有代表性,可以体现出材料的整体质量和性能指标。通常情况下,材料取样一般采用随机抽样法,在不同的材料区域进行样本采集,如果是粉质材料和液体材料,样品要存放在干净的容器中,取样完成以后及时地封口,避免外界因素对样品性能产生影响,导致材料检测结构失真。样品在检测的过程中,也要保证检测流程的规范性,盛放材料的器皿必须要保持洁净。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全面促进建筑材料检测效果的提升,消除设备因素对建筑材料检测产生消极影响,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有力依据,保证工程品质,排除材料风险。

3.3加强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

人才在任何行业的发展中都至关重要,现阶段我国对人才高度重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为此,相关部门需要与建设单位形成合作,大力培养人才,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为试验检测人员提升技能更新知识创造机会,使其能够全面学习材料试验检测技术,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将这些技能合理的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3.4控制实验室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由于不同建筑材料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此在实验室检测环境中,同样会因为温度、湿度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例如,相关资料显示如果将沥青防水卷材分成12组试件,分成不同组别,检测器纵向拉力,其中两组的试验环境为18℃和30℃,最后一组的实验环境温度为24℃。最后的结果表明,同样的卷材试件,在24℃的实验环境中,较之18℃的试件,强度低接近4%;较之30℃的试件,强度高超过3%。这也充分说明了试件强度,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因此为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将所有干扰因素排除,从而合理控制单一变量,也就是在检测过程中,保持温度和湿度恒定不变。通常情况下,检测混凝土和水泥,需保证温度环境为20℃,湿度约为95%,从而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说服力。

结语

建筑材料的检测和质量控制对于建筑企业的稳定性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实现其价值,相应的建筑企业就要对建筑材料检测现状进行分析,后续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来落实检测工作,不断创新,以确保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永亮,龙志国.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7):28.

[2]夏冰.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标准化,2021(6):67.

[3]袁海杰.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策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