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建筑企业责任文化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3

论国有建筑企业责任文化建设

夏早进

通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盛不衰的致胜法宝,而责任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有大型工程总承包企业,承担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重任,承担着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重任,责任文化的建设尤其重要,下面结合实际谈谈国有建筑企业责任文化的建设。

一、责任文化的特征

(一)以战略目标为导向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战略是决定其生死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战略目标的实施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也不能例外。所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文化建设也必须体现以战略目标为导向这一原则。也就是说,我们提倡的责任文化,是一种人人为战略目标的推进而认真履职的文化,是一种人人为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无私奉献的文化。2016年成立以来,通号建设集团确定了以“十三五”发展战略为主的一系列战略目标,经过广泛的宣传,这一战略目标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强烈认同,有力地推动企业的发展,这就是以战略引领责任文化建设,以责任文化建设推进战略实施的生动例证。

(二)以理念引领为前提

所谓理念引领,也可以说是“理念先行”。在我们的企

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 创新求进 安全至上 共创价值”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求实 创新 拼搏 奉献”的企业精神等理念大家都耳熟能详,那么,构建责任文化,就应该象企业文化建设一样,培育、提炼出适合自身企业特点的理念,让大家能够朝着我们倡导的方向前进。比如,通号建设集团根据集团公司实际情况提炼的“八大文化”体系,以及“企业为我发展提供舞台、我为企业建设添砖加瓦”、“人人思考企业兴衰、人人关心企业发展、 人人重视企业信誉”、“我与企业共成长、荣辱与共铸辉煌”、“爱岗敬业为企业作奉献、开拓创新为企业谋发展”等等,同时,要通过不同的方式,使这些理念都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以明晰职责为基础

毫无疑问,只有每一名员工都明确自己所处的岗位职责,他才能正确地履行和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所以,构建责任文化,要根据企业组织的责任结构、部门岗位,为每一个岗位确立明确、清晰和有限的岗位责任,并以完整有序、纵横交错的企业组织“责任链”,确保每个岗位责任都能落实到相应的员工头上,让每一位员工都清楚自己应该在本职岗位上“该做什么,负什么责,不负责的后果”。这样,既便于员工明确职责,按职履责,也便于企业对员工进行检查、考核和奖惩。

二、倡导责任文化的意义

(一)它是扭转不良风气的一剂良药

当前,在我们企业存在不少与责任文化建设相悖的现象,有的还演变成了歪风邪气。主要表现在:

1.不愿负责

有的出了问题不是积极地主动地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而是一味地寻找借口,推托责任,从而延误了最佳处理时机;有的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质量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态度上能拖则拖,能赖则赖;有的工作讲价钱、讲困难,就是不讲责任,找借口、找客观,就是不找办法;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整天打自己的小算盘。

2.不敢负责

有的明哲保身,怕担责任,怕得罪人,喜欢和稀泥,不敢动真格,缺乏基本立场和原则,遇到矛盾绕着走;有的阳奉阴违,瞒上欺下,对做老实人、干老实事、说老实话的不感兴趣,对坚持施工标准、严守工作规范的不鼓励、不支持,对违章违纪、偷工减料,乱计价、乱拨款等现象理不直气不壮,以至于正气不足,歪风盛行。

3.不能负责

有的不注重学习提高,业务没有长进,工作效率低下,缺乏责任心,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思路不清,情况不明,要么瞎指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要么分不清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自我感觉良好,下去发现不了问题,出了问题麻痹大意,或者习惯于捂盖子、封口子,拒绝批评和建议,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者惊慌失措,自乱阵脚,错招连出,最后扩大事端,小事捅破天。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甚至可以说,这些问题的存在正是当前国有建筑企业基础管理薄弱、现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责任的缺失。加强责任文化建设活动,更有利于在企业上下真正形成人人思考企业兴衰、人人关心企业市场份额、人人重视企业信誉的良好局面;有利于形成轻看利益、重看责任,碰到问题不推诿,主动应对,敢于负责,遇到困难不畏惧,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良好风气,可以说,这是从根本上扭转企业内部不良风气的一剂良药。

(二)它是提高战略执行力的重要保障

执行不力一直是困扰企业的一个难题,在我们企业,安全、质量、成本管理等各项制度不可谓不全面,然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质量隐患不断、项目赢利水平不高、队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归根到底,还是执行环节出了问题。好的规章制度执行起来走调变样,有的成了标准逐级降低、时间逐级延误、力度逐级减小的“上热下冷型”;有的成了你说你的,我该怎么做还怎么做的“视而不见型”;有的是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的“挑肥拣瘦型”;还有的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消极应付型”。国有建筑企业每年都要提出明确的发展规划,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激烈的竞争态势,要实现这些目标和规划,可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我们的战略执行力。执行力的形成包括工作态度、速度、准度和精度四个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态度,也就是责任心的强弱。所以说,推进责任文化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它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当前制约企业的发展瓶颈不少,如市场经营的瓶颈、资金紧张的瓶颈、人才紧缺的瓶颈等等,但最大的瓶颈还是管理上的瓶颈,尤其是项目管理中劳务分包管理、物资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基础管理等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乱象,这些问题固然有其客观原因,但最大的主观原因还是责任不到位。责任的缺失导致制度的失守,制度的失守引发管理的混乱,这就是症结之所在。一个企业经营上有困难,财务上有危机,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责任文化传承,没有起码的责任心,对什么都无所谓,这才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当前在国有施工企业推行责任文化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四)它是凝心聚力渡难关的强大力量

当前,国有建筑企业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可以说是“外危”与“内困”相互交织。从“外危”来看,全球经济形势不乐观,对企业盈利带来较大影响,另外,由于地方政府资金紧张、融资困难,导致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等领域的投资受到制约,对企业保持规模发展的趋势不容乐观。同时,企业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内困”,比如资金紧张、市场发育不全、资源整合能力不高等等,致使企业的凝聚力不强。企业犹如一个生命体,由无数细胞组成,这个生命体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做到每个细胞各司其职,每个细胞充满活力,而责任正是凝聚各方力量的纽带。所以,通过加强责任文化建设,可以增强每一位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将员工的忠诚、责任和热情内化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与企业同甘共苦、共渡难关的强大动力。

三、如何推进责任文化建设

培育责任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系统的思维和统筹的方法去推动落实。

(一)加强宣传引导,提升责任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责任到位。要在建筑企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战略高度领会责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工作主动性与紧迫感。首先要通过企业内部宣传阵地,大力宣传责任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营造勇于承担责任的氛围,形成责任共担、休戚与共、不找借口、不打折扣的干事风气。其次,要挖掘提炼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责任理念,通过征文、研讨、演讲等形式,使责任理念深植员工心中,并逐步转化为自觉行为。三是要结合主题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广泛宣传企业的发展目标,使广大员工认清当前形势,明确发展任务,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四是要进行典型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们企业,每个岗位都有许多忠于企业、爱岗敬业、视责任如生命的先进典型,同时,也不乏因不负责任,玩忽职守,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的人和事,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这些责任案例,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广泛开展责任意识教育,

让大家学有榜样、比有事例,全身心地履行职责。

(二)完善责任体系,确保责任落实

1.首先要落实责任目标

责任目标有两个层次的意思,一个是集团公司、子分公司、项目部的经营责任、管理责任、创效责任。另一个是各业务口每个具体岗位的责任。关于第一个层次,现在我们企业明确规定:集团公司为投资中心和经营主体;子分公司是利润中心,资源的归集地,主要职责是管好在建工程;项目部是成本中心,主要职责是干好项目,完成各项管理目标,履行合同,兑现承诺。关于第二个层次,由发展规划部牵头,完善制订各岗位的说明书,细化、量化岗位责任,确保每个岗位上的每名员工都清晰明了本岗责任和履责要求,彻底扭转岗位职责不清、岗位职能交叉、遇事推诿扯皮的局面。

2.其次要完善责任流程

要认真梳理生产经营各业务口的工作,重点对经营开发、责任成本、财务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专项工作进一步明晰业务流程,建立层级流程责任制,确保每个工作流程都有责任目标、有责任主体、有责任考核,即“责任链”从头到尾的每个环节都能够环环相扣,最后闭环。只有每个工作流程的流程责任都实行闭环管理,整个“责任链”才会完整,才不会“掉链子”。

3.再次要落实问责制度

各项责任目标都是靠人去实现的。要调动责任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必须依靠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因此,责任考核成了责任落实的重要一环。在责任考核这一环节中,我们就要思考以下问题:我们的责任考核的合理性、科学性、公正性、真实性到底有多大?责任考核的效力和权威性到底有多大?对发挥好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作用影响如何?就拿子分公司对项目及项目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考核来说,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就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受各种条件限制,如果职能部门工作浮于面上、考核流于形式,尤其阶段性考核,考核工作稍微不深入、细致、扎实、严格,项目部又稍微动一点心思,就无法掌握真实的情况,给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而考核结果的不真实势必

影响兑现奖罚的效力和激励作用。因此,严格责任考核,要努力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第一要增强责任考核的权威性,要大力支持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真正把职能部门考核结果,作为抓责任落实工作的参考依据,尤其在奖励、处罚、提拔、任用、处分各级责任人时,都必须以责任考核结果作为主要考察依据;第二要提高职能部门及人员的履职能力,努力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采取必要措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三要不断改进监控手段,使考核工作透明度更高,效率效力更强。

(三)立足企业实际,做好结合文章

责任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实脚点都是为了促进生产经营,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加强责任文化建设,要结合企业的各项工作,有的放矢地进行。

1.要与企业文化建设和形势任务教育相结合

责任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在积极倡导广大员工对本职岗位尽责、对企业尽责,努力营造“负责任”的浓厚文化氛围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文化理念体系。要认真开展“我与企业共成长”的企业文化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员工坚守责任,强化执行,创造业绩,体现价值。企业每年都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活动,要把责任文化建设的活动,融入到其具体内容中,使员工在认清当前形势、明确当前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发展企业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投身企业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要与生产经营相结合

推行责任文化首要目的就是促进生产经营管理,确保经营指标和战略目标全面实现,因此,推行责任文化必须贯穿从战略制订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凡是生产要素和管理触角延伸到的地方,都是责任文化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地方;生产经营的前沿阵地,就是责任文化建设的主战场。大到企业战略规划、市场运营、投资决策,小到项目资源配置、安全监控、质量监管、员工考核奖惩及日常行为规范等等,这些生产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与责任文化建设脱钩,就等于无的放矢,失去了目标和方向,不可能收到实效。因此,一定要把责任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3.要与企业管理提升活动相结合

根据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最大的短板和瓶颈就在项目管理上,而项目是施工企业的效益之源、人才之基、信誉之窗,是一切管理工作基础的基础。因此,针对项目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以责任文化建设为抓手,以提升施工能力为核心,把责任文化建设融入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着力在项目开篇布局、过程控制、降本增效等环节夯实责任基础,落实责任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融入具体项目建设目标,落实到每位员工、每个岗位、每道工序上,转化为共同的价值追求与自觉行动,从根本上改变项目管理乱象,开创全面建设新局面。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