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职业高级中学遗传与良种繁育课程教学质量之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浅谈如何提高职业高级中学遗传与良种繁育课程教学质量之探

杜海霞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遗传与良种繁育是职业高级中学种植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内容为作物遗传和良种繁育,知识覆盖面广,理论性强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从遵循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

入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遗传与良种繁育;教学质量

职业高级中学生物学是中职农业和医学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包含自然、物种、解剖等方面,知识涉及很广泛,同时生物学业注重实践。在职业高级中学课程教学中,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教师的教授方式方法原因,生物学课程教学困难,教师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吸收不够充分亦难记忆。遗传与良种繁育是种植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要实现培养日标和教学日标,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心理,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是成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二是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参考资料,使学生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三是通过各种数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四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

二、遵循教学原则,创新教学方法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专业课课堂效率,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实践,以下是笔者的几点体会:

1.要善于精选教学内客。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主要工具,但每门课程的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适应教学的需要,特别是遗传与良种繁这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又需要充分结合生产实际的课程,如何在教学中利用好教材,是关系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活驾驭教材的能力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结合地区特点和生产实践,挖掘教材内涵,精选教学内容,做到精讲,多练,实用,够用。

2.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要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手段要现代化,可视化。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这同时也是直观性教学的具体体现。融、图、文.声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迅速掌握所学的知识。特别是本课程中遗传学基础知识部分内容的教学,更需要重视直观性教学,如DNA分子结构,遗传的基本规律等较抽象的理论教学。

3.遵循教学原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和方向,要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师要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寓教于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好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动态和需求,遵循直观性原则,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学过程直观、生动形式多样。要做好学生思想的稳定工作。由于招生与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会的影响、现在的中职生学农,爱农,献身于农业的思想比较差,大多数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对自身的学习成长和教师的教学工作都有极大的影响,许多教师都感到现在的学生难教,不努力学习,学习积极性差。因此,稳定和巩周学生的专业思想、树立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既是教学的要求,也是教书育人的要求。为此,在教学中笔者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如利用教学内容,利用农业战线上的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等。在讲授杂种优势利用时,通过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降平、主米种家李登海等人先进事迹以教激励学生。

三、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既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木课程教学的基木要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根本保证。同时,实践教学又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片色。在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践条件,充分利川社会资源,如以当地的农科所、农技站、农业企业等作为实践基地,满足实践教学的

需要。前面有提到学生要想提起对生物学的兴趣,就需要亲自动手实验。学生因为受到自身所学知识的限制,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不懂的问题,比如在《蛋白质与核酸》课程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对核酸或蛋白质并不了解,在学生的印象里是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实体化。是以,要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深刻的记忆,就需要让其将脑中概念的内容实质化。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可以合理安排学生到户外进行实验原材料的收集活动。如采集本课程所需要的藻类植物和无脊椎动物或含有蛋白质的动植物等。让学生在材料收集的户外活动中分辨两种物质存在的环境,并了解自然物种类型及其维持生存所需食物等,更能帮助学生在后期解剖实验中提供参考。也可以锻炼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组织协作与沟通表达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职业或更高一阶学习做准备。

四、结合本地区实际,培养实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课程教学必须与当地的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必须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达拉特旗是典型的农业旗县,农业提质增效、建设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建设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基地,是实现农业兴旗农业稳旗的基础和保证。

“十四五”期间,我旗确定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这是我们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动力,也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因此,在专业和课程教学中,应结合课程特点,紧密联系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实际,把地区性的特点贯穿在教学中,培养出“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的人才。种植业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实际。如在讲授品种,制种技术,良种繁育技术等内容时,应选用本地的实例,缩短学生的适应期,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大理州年鉴》编委会大理州年鉴(201l)[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

[3] 胥继梅.浅谈中职生物教学成效的提高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3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