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2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研究

任雨露

身份证号码: 13072219940203****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当今时代,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我国开始逐渐认识到建筑工程所带来的污染严重问题。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当中会产生较大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政府开始倡导建筑企业应用节能材料。另外,由于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不可再生材料,建筑材料使用成本逐渐提高。因此,为保证材料能够达到与传统材料一样的作用,需要严格检测建筑材料的质量,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

引言

材料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构成。在建筑领域发展过程中,工程材料类型大幅度增加,而且材料性能指标也存在较大差异,给建筑生产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增加了工程建设风险。如果材料选择不当,使用了性能较低的材料,就会引发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通过有效的材料检测,可以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判定,在根本上消除工程质量隐患,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需要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落实。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概述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建筑行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较多,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即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其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一情况,相应的建筑企业就要重视建筑材料检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化的质量控制措施来保证建筑材料可以符合实际的施工要求,以此才可以确保施工工作可以正常进行,这对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而相应的建筑企业要实现建筑材料检测水平的提升,首先需要全方面掌握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要针对工程施工原料来展开全面科学检验,以此来保证建筑材料的实际参数可以满足建设要求。与此同时,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中的步骤较多,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所检测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相应的建筑企业还要制定合理性的检测步骤,使相应的检测人员可以按照相关标准来展开工作,这样才可以保证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有序性。除此之外,在实际的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相应的检测人员要对现场施工中所需要检测的建筑材料的原料进行取样复试检验,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所应有的一些相关构配件进行检验,以此才能够保证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的质量都满足实际建设需求。最后,建筑企业要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性,还要对建筑工程中的实体部门进行强度检测,确保建筑结构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证,从而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筑材料检测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一项有力措施,其可以保证施工现场建设质量,而相应的企业要发挥出其作用,就需要在建筑工程材料中不断创新技术,对于一些新型建筑材料要优化技术方法,以此才可以提升建筑材料检测的效率,最终实现建筑企业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

2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技术

2.1回弹检测法

抗压检测是混凝土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检测方法很多。其中,回弹检测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因为采用回弹检测法不会对建筑物造成损害,使用非常简单,可以直接反应混凝土的均匀性。回弹检测法的应用要求十分严格,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使用,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操作时应按使用标准将回弹仪放置到指定位置,同时,合理控制实验温度,使温度能在合理范围内。回弹检测法不仅可以检测混凝土材料,而且可以检测建筑质量,并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抗压强度、比例、成分等,使其与施工工艺保持一致,方便检测人员进行数据采集,从而合理评价混凝土强度。

2.2超声波检测法

超声波检测法不仅可以检测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而且可以检测材料是否有缺陷。检测人员用超声波对混凝土松散地区和位置进行检测,以获得相应的判断结果,这也是超声波检测法的一大优点,可以有效地减少检测人员的工作量。超声波检测法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很多检测机构采用回弹检测法与超声波检测法相结合,使检测结果更加精准,可以满足材料检测要求,加快检验速度。由于施工地区不同,制定的检测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当地方标准比国家标准更能直接反映出项目的特点,如工艺技术特点、气候条件特点、混凝土材料特点等,同时,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真正接近混凝土的实际强度。

2.3超声回弹综合检测法

超声回弹综合检测法是将回弹检测法与超声波检测法相结合的新型检测方法。该方法能更准确地检测混凝土的强度,能通过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获得材料的特性、了解材料内部的结构信息,采用回弹检测法获得混凝土表面的强度,并反映出材料的弹塑性特征。这种综合检测方法在检测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建筑工程材料检测优化措施

3.1保证取样的规范性

材料检测对结果的准确性有非常高的要求。为保证检测效果,必须要注重材料取样的规范性。具体来讲,在一个批次的材料中,要选择足够数量的样品,而且样品必须要具有代表性,可以体现出材料的整体质量和性能指标。通常情况下,材料取样一般采用随机抽样法,在不同的材料区域进行样本采集,如果是粉质材料和液体材料,样品要存放在干净的容器中,取样完成以后及时地封口,避免外界因素对样品性能产生影响,导致材料检测结构失真。样品在检测的过程中,也要保证检测流程的规范性,盛放材料的器皿必须要保持洁净。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全面促进建筑材料检测效果的提升,消除设备因素对建筑材料检测产生消极影响,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有力依据,保证工程品质,排除材料风险。

3.2控制温度和湿度

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必须要对检测环境进严格控制,合理设定各项环境参数,促进建筑材料检测精准性的提升。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空气的深度和环境温度,在建筑领域中,许多材料性能会随着湿度和温度的变化发生改变。在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为保证检测质量,就需要加强环境管理。常见的受检材料为混凝土以及防水材料,这些材料的检测,对环境参数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国家部门也对此提出了明确规定,规定中指出,混凝土结构在拆模以后,检测温度要位于18~22℃之间,空气湿度要适当增加,达到95%以上,对于一些特殊的混凝土构件,可以把其放置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但是温度同样要控制在18~22℃之间。为全面验证环境因素对建筑材料检测产生的干扰,需要在同一个混凝土样品中,选择三份相同的试件,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对其进行检测,可以发现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中,混凝土试件的强度出现了较大差异,在7℃温度中,混凝土试件强度要低于标准温度区间试件强度的13%左右,充分说明了温度和湿度对建筑材料检测结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检测工作开展中,需要根据试件类型,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参数,为建筑材料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材料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可以保证维持建筑物正常使用功能和环境质量的情况下,降低能源消耗,需要注意加强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以确保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永亮,龙志国.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7):28.

[2]夏冰.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7(6):67.

[3]司秀芬.有关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