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电施工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2

基于变电施工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王杰辉

江门市电力工程输变电有限公司 广东省江门市 529030


摘要:电力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能源,其稳定性影响巨大,与各个行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输变电线路与电力系统的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电力供给的主要部分,输变电线路的运行效率的提升将直接影响电力运行效率。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加强对输变电线路的重视,提升输变电线路的运行质量。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也要从新角度、新着力点去提高继电保护的性能,从而提高变电设备的可靠性。从施工技术与运行管理维护措施入手,针对输变电线路现状进行经验总结,提升施工技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升运行管理维护水平。基于此,本文将对基于变电施工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施工;施工技术;工程施工技术


1 变电工程施工的特点和原则分析

输变电项目与其他项目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输变电工程通常建在外地,远离城市,跨越不同的行政区域。例如本人参与施工的220kV 唐美站综合改造工程、220kV牛山变电站新建工程。工程跨越的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多样,需协调和接触的人员也相当繁多、复杂,都会影响输变电工程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建设高标准、超一流输变电工程,要求参建单位必须围绕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安全、质量开展各项工作。首先选择专业水准较高的作业队伍,同时还要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参建人员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现场操作失误,最大程度减少输变电工程的安全、质量隐患。此外,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过程相当复杂,具备应对意外事故的发生应急处置能力,参建单位在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前应做好充分的应急工作,建设好应急处置力量,必备无患。

2 基于变电施工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 基础施工

输变电工程建设中有一些基础性工作。基础工程主要包括地下工程,即杆塔的埋设。杆塔是输变电线路的重要支撑,杆塔下埋工程的隐蔽性工程的质量对于输变电线路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杆塔的稳定性决定了输变电线路的稳定性,杆塔下埋施工技术主要根据区域情况进行选择,如在大板基础、岩石嵌固基础等,这类基础施工根据不同区域情况进行科学计算与选择。要加强日常运行管理维护,保障杆塔稳定性,提升基础施工质量,降低坍塌事故出现概率,保障输变电线路正常运行。

2.2 继电保护技术

对于供配电系统来说,继电保护系统是保护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环节。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发生短路、过电压、接地故障等异常情况下产生的电气参数变化实现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有效避免恶性问题的蔓延,维持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在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任务是全过程监视设备运行状态,为值班人员运行维护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当供配电系统出现异常故障问题,比如单相接地故障时,继电保护中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能够迅速定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线路,及时发出报警信息,帮助电力值班人员快速消除故障点,减少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采取智能化变电站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采取智能化变电站技术。智能化变电站技术对比原有技术,大大减少了电缆的用量,提高了保护装置的集成度,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继电保护方面的可靠性。

2.3 杆塔结构及形式的选择

由于输变电线路分布区域广,分布区域复杂,作为支撑部分,需要根据输变电线路分布区域的实际情况调整结构和情况的选择。常见的杆塔结构和形势为预应力混凝土杆塔结构和铁塔结构,其中在垂直距离变化较大的输变电线路中,适宜选择铁塔结构进行支撑。在丘陵平原地区,最常见的是混凝土杆塔机构。而施工队伍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用施工技术提升杆塔稳定性,保障输变电线路正常运行。同时,在平时也需要加大运行管理维护措施,保障杆塔的稳定性。而在施工中,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施工方式,分解组立和整体组立,两种施工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施工情况,整体组立适用于高度较低的杆塔组装,而分解组立则适用于高度较高重量较大的杆塔工程,采取分段式施工方式,来提升施工效率。

2.4 保证输变电工程招投标制度的落实

输变电工程实施质量管理,必须有规范、科学的市场体系支持,必须实行招投标制度。只有严格限制员工的全部行为,才能创造更规范的市场环境,减少投标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此外,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明确对各方的责任,固定评审制度。如有欺诈行为必须严惩。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规范确定后,应重点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以体现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顺利开展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上述工作完成后还要严格控制工作,确保所有施工阶段依法进行,对员工进行适当的检查,使员工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监理人员有违法行为应取消其资质。

2.5 架线技术的选择

架杆技术是输变电线路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方式的选择也是输变电线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中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张力展放和拖地展放两种施工方式,这两种架杆施工技术分别对应不同施工情况。拖地展放施工技术适用于线路较长的输变电线路,需要较多运行管理维护措施。其中防线滑车技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导线及滑车沟槽的适应,对控制力要求较高,极易出现坍塌及人员伤亡事故。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输变电线路的电压承载实验,在实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拖地展放施工技术虽然危险系数较高,但是其适应于线路较长的情况。而张力展放施工技术可以避免线路与地面的摩擦,是线路离开地面,减少线路磨损。但是张力展放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操作复杂,工程成本投入较高,只适用于较短的输变电线路。

2.6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应制定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使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根据项目过程,应从四个方面制定相应的规则:输变电项目管理部门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责任规划规则,将每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即使发生事故也能找到具体负责人,从每个细节出发提升监督制度,从而保证员工按照安全章程进行日常施工。在章程建立的基础上要定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相应的安全施工内容考核,确保员工能在学习中发现施工中的安全漏洞,向企业内员工公布相应的考核结果,增加考核制度的公正性、公开性和透明性。建立明确的安全奖罚机制,对安全施工工作做到位的相关部门或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而对施工过程中产生重大安全事故或重大失误的相关部门或个人给予一定的惩罚,从而有效提升员工对安全施工的重视程度。此外,当安全事故在输变电工程中发生后,要依照事故具体内容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拆解、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同样的事故二次发生。

2.7 雷电防护技术

在供配电安全管理控制系统中,防雷技术也是非常关键的。根据标准规范和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和配置合理、科学的防雷方案。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单一的防雷装置来防止雷电侵入建筑物。这种单一化的防雷模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要想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水平,需要将防雷保护工作和易燃易爆品管控工作结合起来,规避防护工作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雷电流入侵事故中,高强度直击雷是较为关键的事故诱因。在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中,在对短路等故障问题予以综合考量,配置合理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同时,变配电建筑应尽量采用无窗封闭结构和屏蔽笼基础等结构防护措施。

3 结束语

总之,要保障输变电线路平稳运行,需要通过对输变电线路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总结施工技术发展方向,确保施工效率的有效提升。同时,电力企业方面需要从管理模式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如建立完善运行机制等,促进企业日常运行管理维护的工作效率提高与施工技术提升。

参考文献:

[1]沙俊强,鲁延辉,凌宇辰,聂麟鹏,叶嘉雯.输变电工程造价咨询工作价值工程分析[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24):72-73.

[2]甄立民.和田电网辉煌巨变助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N].和田日报(汉),2021-08-16(002).DOI:10.28335/n.cnki.nherb.2021.000521.

[3]吴斯阳,刘晓东,陈志安,蒋成,吕刚.基于区块链的输变电工程见证取样及检测管理系统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16):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