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处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处理措施

朱天成

中建 -大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012000

摘要:作为工程建筑中一种多发、常见现象,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要不仅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更会对建筑今后的安全性及耐久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导致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如此才可切实保障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关键词: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措施

可以看到在近几十年的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该结构的应用对于任何工程建筑来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混凝土裂缝。因为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不论是对建筑质量还是其使用寿命,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与威胁;所以,必须要积极需要有效规避和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下面,本研究将对导致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原因开展深入探究,并提出几点有效解决措施,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帮助。

  1. 导致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原因

  1. 建筑结构设计原因

经实践及深入研究证实,导致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简单来说,就是相关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构件的预应力因素;又或者是未深入分析构件的预应力因素,从而导致混凝土施工中产生裂缝。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某一处存在断面情况,那么在后续施工中,由于受到结构力学影响,这些断面则会发生突变,并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缝。除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种因素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那就是建筑施工中所使用混凝土不符合标准,存在等级过高或过低的情况;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导致用灰量的增加,随之加快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分的蒸发,使混凝土体积缩小,从而形成裂缝[1]

  1. 混凝土材料及其配比原因

除了建筑结构设计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最容易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那就是混凝土材料(如水泥、砂子、石子)质量及配比。众所周知,混凝土通常都是由一定比例的水泥、砂石等材料混合而成的,而具体的配比都是根据工程建筑的需求、特性及水泥的类型决定的;虽然同样是混凝土,但是其所使用材料及配比都是不同的,因而其收缩变化大小也是各不相同。而在进行混凝土材料配比过程中,如果比例不适,那么则会对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强度造成影响,进而导致裂缝的产生。譬如水泥过量过多、水灰比失调以及含砂率控制不到位……都会导致混凝土比例不适,进而产生裂缝。

  1. 混凝土施工工艺和养护措施原因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配比过程中会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2]:(1)混凝土的均匀度;(2)混凝土的拌和时间;(3)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此外,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还会因浇灌顺利的不合理,又或者是浇灌速度过快等情况发生改变;当然,若在混凝土振动过程中,施工人员未将其振动均匀,那么也会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而混凝土养护措施的实施则可以促使混凝土强度及水化反应速度的改变;如果施工人员将混凝土养护措施做到位,将混凝土的湿度维持在一定高度,降低其温度,且长时间进行养护,那么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混凝土的收缩,降低其裂缝产生几率。

  1. 预防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有效措施

综合上述原因,本文认为,针对预防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

在正式展开建筑施工前,相关人员应切实做好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例如建筑结构的设计,以及施工中所使用钢筋、钢筋网以及箍筋的设置。且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到混凝土和钢筋的收缩问题[3]。例如,针对一些可能会存在较大跨度的地方,可合理铺设一些钢筋或钢筋网,以此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另外,还应考虑到结构断面突变导致的应力集中,应切实做好各施工环节中的工种交叉施工,避免出现“尾巴”的现象;结合既往实践经验,可通过铺设临床活动跳板的方法来扩大一些极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的接触面,进而分散其应力,防止其上层钢筋因受到踩踏而发生变形。

  1. 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施工材料选择与配比

首先,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根据建筑工程特点及需求选择符合标准的混凝土材料。其次,应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事先设计与试配检验,确保配比的合理。在切实保证混凝土已达到设计标准时,可适当减少用水量。在拌制混凝土时,可酌情添加一定量的细粉煤灰,从而降低水泥用量。最后,对混凝土施工方案(如施工前、中、后浇筑总量、浇筑流程以及所需要预留施工缝等)内容进行合理规划,以此降低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需注意,针对施工缝的预留,应选择在一些剪力较小的地方。例如,在进行柱施工时,可在柱的顶端或底端位置预留施工缝;但有一点需要施工人员明确,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其一次性浇筑的厚度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做好其分层,可控制在500mm之内。若在工程建筑施工是冬季,那么则需保证分层厚度不能小于400mm。且如果施工时天气温差变化较大,或天气较为炎热,那么则需避免进行混凝土浇筑;若无可避免,则需做好粗细骨料的遮阳工作,并使用冷水浇筑混凝土。

  1. 注重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养护阶段质量控制

针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可以以下几方面入手[4]:(1)做好施工材料的选购,保证施工材料质量;(2)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调控,可大大减少裂缝的产生;(3)合理选择水灰比,在保证强度达标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水泥用量。针对养护阶段的质量控制,则要求相关管理人员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养护措施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整体质量,避免裂缝的产生。

  1.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严重影响建筑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需重视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和有效处理。实际施工中,可从建筑结构设计、混凝土材料与配比、施工质量及养护等方面作为重点,通过采取具有针对性质的解决措施来预防和治理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确保其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亚坤,刘洋,张有斌. 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原因及防治方法[J].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5):125-126.

[2]林兰芳,陈安. 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技术[J]. 砖瓦,2020,(12):161-162.

[3]周子情. 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技术[J]. 四川水泥,2020,(2):30-31.

[4]徐晟,黄建淞. 建筑混凝土裂缝形成的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J]. 工程技术研究,2020,5(3):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