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案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案例

李娟

盐池县第三中学

一、案例概述

1、实施背景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途径和策略,根据《吴忠市教学(教研)共同体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吴忠市第九教研共同体各成员校决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主题研讨活动。活动由吴忠市教育局教研教培党总支吴忠市教研室主办,吴忠市第五中学党支部吴忠市第五中学承办,利通区郭家桥中心学校、青铜峡市回民中学、盐池县第三中学、同心县三中、红寺堡二中协办。紧扣活动主题,通过共同计划、协商策划、方案论证、集中研训、自主研修、集体备课、共同磨课、共同展课、共同送课、共同总结等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探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途径和策略。

2、教学目标及内容概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缺少了体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不完善的教育是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的。本课本着“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案设计中多以学生的兴趣为主体而设计,通过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2)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其内容简单、趣味、实用,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行进间变向、侧身探肩快、加速突然的技能,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突破上下肢协调和控制支配球这一技术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技能,在比赛与练习中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3、指导意义

此次活动响应国家形势政策,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将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建立在各类基础学科上。依据课标要求“从体育的角度,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展现当代中学生的朝气与活力,以此来磨练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的意志品质以及身体健康同时得到锻炼。培养良好的锻炼兴趣及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二、教学设计方案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学习及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教学中的展现

(2)认知目标:建立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概念,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3)技能目标:初步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与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2、教学内容

(1)准备部分:课堂常规、热身活动、球性练习;

(2)基本部分:原地左(右)手拍球、原地(1-3拍)变向换手运球、分组练习、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教学游戏(抢夺“国宝”)、课课练;

(3)结束部分:放松练习、教师点评、布置课后练习

3、方法策略

由于初二学生处于青春萌动期,好动、好学,模仿力强,兴趣广泛,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本次教学内容《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教学重点是动作连贯,蹬跨有力,侧身探肩快,加速突然。难点是上下肢协调配合及对球的控制支配力。在课的过程中采用观看视频自学、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纠错法、游戏比赛法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4、媒体资源

课前利用教育云平台观看相关视频课例,下载打印示范动作图例,课中利用平板电脑分组观看完整示范动作及分解动作教程。

  1. 教学实施过程

适逢两旦来临(国外的圣诞节、中国的元旦),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思想,提前购买了颜色为中国红且印有“新年快乐”字样的运动手环作为球托。课前按着一人一球一球托的原则根据课的内容摆好篮球。等待授课班级的到来,学生并没有提前到达授课场地,在上课铃响后才看见学生的身影。学生的迟到以及散漫态度很大的影响了我的情绪,自己整好队伍后对学生进行了批评,自己内心也进行了调整,在学生拿球并发现手环后,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喜悦心情,在接下来课的过程中学生都能积极主动配合练习内容。在分组练习中,有个别男同学及大部分女同学不能很好的进行练习。经过耐心的指导及语言鼓励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其中有一位比较内向的男生,练习认真,很快的掌握了动作方法。在游戏环节——抢夺“国宝”运球比赛中,开始由于语速太快,再经过了放慢语速并示范后,学生克服寒冷天气,精神饱满,积极参与比赛运球,在这里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制,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

比赛后的课课练环节,由于前面各种原因没有完成。可见时间把控能力还有待提升。

四、教学评价反思

通过准备进行了磨课,首先用的是其他老师所带的班级授课,找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讲解、示范动作、游戏设计环节等都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在课中就及时反复的实验,然后又在自己所带的班级进行了第二次授课,在这个班级中,配合程度比陌生班级要好一些,对于我的语速,讲课方式也比较适应,自己本身反而又多了几分随意,学生在球性练习的过程中,有个别能力突出的学生展现出了不耐烦的表现,让我意识到课堂兴趣的重要性,以及课的内容安排,怎么可以让这些学生在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还有很多同学在老师授课的过程中随意拍球,投篮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拿球前的要求,并对违法学生进行两个深蹲起的惩罚,因为这一要求不仅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也能在今后的行为习惯中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在经历了几次磨课,于18日下午三点半到达了吴忠市第五中学,因为很多老师需要提前在讲课班级对自己的课件进行调试,我很自信的只是去体育组咨询了一下我的上课器材是否需要自己准备,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和准备什么,对于他们我很期待,期待他们的表现,也期待自己的表现。可是在刚开始上课时我就懵了,因为我所执教的这个班级体委竟然不会整队,站在旁边等待课开始的我这时候有点慌乱。等了应该有二十几秒,走过去示意体委回到队伍里面,自己进行了课前的常规操作,然后开始课的内容,应该是由于自己语速过快,学生没有听清,在领跑后,后排学生没有按要求跟上我的步伐,在介绍篮球场上的线和区域时,竟然又犯了最为严重的错误——漏讲。在接下来的巩固性练习中在发出“底线”的指令后,大部分学生不知所措,只能给学生做出指示动作。由于对课的掌控能力不足,在教学中没有完成教案所设计的课课练内容......

在后面课的继续中还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使自己深刻的认识到了不足之处,假如,我所在的学校有这样一个机会承担这种大型共同体活动的主办方,我们的学生能不能够展现出自己所期望的样子,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没有每一节课都对学生严格的要求了课堂常规,因为相信该有的严对于他们的今后是有益处的,总而言之,这次的课对于我本人来说,收获非常大。不仅仅对曾经工作、生活、思想、为人处世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对于今后,也给自己制定了计划。所以,我需要积累,需要成长,更加需要转变,此次活动中、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体现着学生使教学的中心、分层次教学、任务型教学、情境探究等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和迁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和谐、友善、民主等。利用多媒体授课打破单一化、简单化的授课模式,不仅能使学生接触更多更好更深层次的知识,更能调动学生上课的兴趣。信息化大环境下的德育与体育相结合,相信祖国的花朵更加茁壮成长!